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静脉注射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上方插接有衔接杆,衔接杆异于固定杆的一端熔接有插杆,底座的外部分布有多个吊杆,吊杆上挂接有吊瓶,底座表面上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通过电机对一侧的训练模具有一定的竖直方向上的角度调整,增加训练者对训练模具不同角度上的观察能力和注射的训练,辅助人员可用手摆动定位环一侧的握把,令相应的训练模具进行多方位的摆动,对训练者的及时反应力和注射稳定手法进行训练,通过多根吊杆于插杆上的环形分布,可吊接有多个吊瓶,令多名训练者同时进行平稳注射的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注射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训练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静脉注射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静脉注射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点滴″,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能够直接上手对病患的手臂进行相应的静脉注射,而是需要进行反复大量的训练过程,才能进行准确的静脉注射操作,此时就需要用到一种静脉注射训练装置来进行辅助训练,而现有静脉注射训练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能够较好的模拟患者肢体部分在注射前的竖直位置状态,并且静止状态的肢体结构,无法对训练者的瞬间反应力以及不同情况下的注射准确率进行一定的能力提升,同时不能够较好的满足多名学生同时进行训练的效果,整个装置也不具备较好的分拆移动调整能力,使得现有静脉注射训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脉注射训练装置,具有可对肢体位置进行模拟调整、提高训练者瞬间反应力、注射准确性、多名学生可同时配合训练以及整个装置具备一定调节能力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脉注射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上方插接有衔接杆,衔接杆异于固定杆的一端熔接有插杆,底座的外部分布有多个吊杆,吊杆上挂接有吊瓶,底座表面上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动杆,连动杆的一侧一体成型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训练模具,训练模具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训练模具通过限位槽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连动杆顶端的一侧熔接有定位环,底座上方异于气缸的一侧放置有连接盒。优选的,训练模具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调节块,调节块背于训练模具的一侧设置有握把,握把的端部熔接有转块,训练模具通过调节块和转块与握把卡合连接,调节块的端部为球状结构。优选的,插杆的表面上分布有多个插孔,两个插孔为一对且呈贯通结构,多个吊杆呈环状分布且吊杆的端部穿过对应的插孔中。优选的,连接盒的内部斜向开设有多个置物口,置物口的内部放置有训练模具。优选的,限位槽内部的纹路与电机输出端上的外部螺纹相契合。优选的,固定杆的表面上旋接有圆钮,衔接杆的表面上竖直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圆槽。优选的,训练模具的表面上设有拉链。优选的,吊瓶的一侧通过输液管连接有注射针,输液管上靠近注射针的位置处套合有针扁片,针扁片的上下表面及内部分别开设有竖直槽和水平槽,水平槽中卡合连接有辅助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电机对一侧的训练模具有一定的竖直方向上的角度调整,增加训练者对训练模具不同角度上的观察能力和注射的训练,辅助人员可用手摆动定位环一侧的握把,令相应的训练模具进行多方位的摆动,使得训练者在训练模具运动状态下将其快速的把控住进行注射,对训练者的及时反应力和注射稳定手法进行训练,通过多根吊杆于插杆上的环形分布,可吊接有多个吊瓶,令多名训练者同时进行平稳注射的训练,利用衔接杆与固定杆之间的伸缩性以及固定杆、连接盒与底座之间的可拆分性,使得整个装置也具备较好的分拆移动调整能力,增加了静脉注射训练装置的使用实用性和更多的功能性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连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训练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插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注射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针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杆;3、衔接杆;4、插杆;5、吊杆;6、连接盒;7、置物口;8、训练模具;9、吊瓶;10、气缸;11、连动杆;12、限位板;13、电机;14、定位环;15、限位槽;16、调节块;17、转块;18、握把;19、插孔;20、拉链;21、注射针;22、针扁片;23、竖直槽;24、水平槽;25、辅助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静脉注射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上方插接有衔接杆3,衔接杆3异于固定杆2的一端熔接有插杆4,底座1的外部分布有多个吊杆5,吊杆5上挂接有吊瓶9,底座1表面上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10,本实施例中,气缸10的型号为CQMB12-5,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动杆11,连动杆1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3,本实施例中,电机13的型号为YVP160M2-6,电机13的一侧设置有训练模具8,训练模具8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15,训练模具8通过限位槽15与电机1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连动杆11顶端的一侧熔接有定位环14,底座1上方异于气缸10的一侧放置有连接盒6,通过相应的训练组件和调节构件,增加了静脉注射训练装置的使用实用性。具体的,训练模具8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调节块16,调节块16背于训练模具8的一侧设置有握把18,握把18的端部熔接有转块17,训练模具8通过调节块16和转块17与握把18卡合连接,调节块16的端部为球状结构,使得调节块16与转块17之间具备一定的转动效果,在一端外力的配合作用下,定位环14起到支点的效果,转块17的外部形状与定位环14的内部形状相匹配且握把18可进行正常的小范围转动,令两个训练者相互配合,使得训练模具8在调节块16和转块17间的卡接作用下进行多方位的摆动,对训练者进行一定的训练效果。具体的,插杆4的表面上分布有多个插孔19,两个插孔19为一对且呈贯通结构,多个吊杆5呈环状分布且吊杆5的端部穿过对应的插孔19中,环状式的错开分布使得多个吊瓶9存在时互不干扰,方便多名训练者同时进行训练模具8平放在平台上时的平稳注射的训练。具体的,连接盒6的内部斜向开设有多个置物口7,置物口7的内部放置有训练模具8,连接盒6的快速放置,可方便训练中对多个置物口7中存放的训练模具8进行便捷的取放操作。具体的,限位槽15内部的纹路与电机13输出端上的外部螺纹相契合,通过电机13的传动作用,使得对应的训练模具8可进行一定的竖直方位性调整,增加了训练者对训练模具8处在不同角度上的静脉位置观察能力和注射的训练。具体的,固定杆2的表面上旋接有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注射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上方插接有衔接杆(3),衔接杆(3)异于固定杆(2)的一端熔接有插杆(4),底座(1)的外部分布有多个吊杆(5),吊杆(5)上挂接有吊瓶(9),底座(1)表面上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10),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动杆(11),连动杆(1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3),电机(13)的一侧设置有训练模具(8),训练模具(8)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15),训练模具(8)通过限位槽(15)与电机(1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连动杆(11)顶端的一侧熔接有定位环(14),底座(1)上方异于气缸(10)的一侧放置有连接盒(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注射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上方插接有衔接杆(3),衔接杆(3)异于固定杆(2)的一端熔接有插杆(4),底座(1)的外部分布有多个吊杆(5),吊杆(5)上挂接有吊瓶(9),底座(1)表面上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10),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动杆(11),连动杆(1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3),电机(13)的一侧设置有训练模具(8),训练模具(8)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15),训练模具(8)通过限位槽(15)与电机(1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连动杆(11)顶端的一侧熔接有定位环(14),底座(1)上方异于气缸(10)的一侧放置有连接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注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训练模具(8)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调节块(16),调节块(16)背于训练模具(8)的一侧设置有握把(18),握把(18)的端部熔接有转块(17),训练模具(8)通过调节块(16)和转块(17)与握把(18)卡合连接,调节块(16)的端部为球状结构。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素霞,苗晓琦,
申请(专利权)人:秦素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