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河排污口溯源方法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为一种入河排污口溯源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河道内水污染问题仍将为严重,对水污染问题的控制需要提高企业偷排问题的整治成效,一方面需要加强地方环境监管、行政执法、刑事司法的联动性和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环境监测能力:能够在污染严重之前尽早发现问题,目前对企业工厂等污水排放的控制都是直接对企业内污水排放时进行抽检,但是,有的企业和工厂会进行进行偷排,因此需要对入河排污口进行污染源的溯源,从而通过污染物反向追溯排放源头,从而加以整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入河排污口溯源方法与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河排污口溯源方法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入河排污口溯源装置,包括监测船,所述监测船上固定安装防水箱,所述防水箱的外壁上固定安装微型泵,所述微型泵两端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安装在监测船的尾部,所述卷绕机构上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河排污口溯源装置,包括监测船(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船(1)上固定安装防水箱(2),所述防水箱(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微型泵(5),所述微型泵(5)两端连接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的一端连接卷绕机构(6),所述卷绕机构(6)安装在监测船(1)的尾部,所述卷绕机构(6)上连接吸水管(7)的一端,所述吸水管(7)的另一端安装吸水口(8),所述防水箱(2)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多个储水盒(3),所述进水管(4)的另一端伸入防水箱(2)内并连接储水盒(3),所述储水盒(3)的顶部外壁均安装检测仪(9),所述检测仪(9)的探头伸入储水盒(3)的内腔底部,所述防水箱(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河排污口溯源装置,包括监测船(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船(1)上固定安装防水箱(2),所述防水箱(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微型泵(5),所述微型泵(5)两端连接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的一端连接卷绕机构(6),所述卷绕机构(6)安装在监测船(1)的尾部,所述卷绕机构(6)上连接吸水管(7)的一端,所述吸水管(7)的另一端安装吸水口(8),所述防水箱(2)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多个储水盒(3),所述进水管(4)的另一端伸入防水箱(2)内并连接储水盒(3),所述储水盒(3)的顶部外壁均安装检测仪(9),所述检测仪(9)的探头伸入储水盒(3)的内腔底部,所述防水箱(2)的内腔顶板上固定安装主控芯片(10),所述检测仪(9)与主控芯片(10)通过RS485接口连接,所述防水箱(2)的内腔顶板上固定安装有无线通信单元(11)和定位单元(12),所述无线通信单元(11)和定位单元(12)通过RS232接口连接主控芯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河排污口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船(1)内设有内置电源,且监测船(1)的船尾底部安装有螺旋桨,所述进水管(4)位于防水箱(2)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分水管,且分水管底部通过多根出水管连接储水盒(3),所述储水盒(3)的外壁底部固定套接排水管(15),且排水管(15)贯穿至防水箱(2)的外壁,所述排水管(15)上安装有连接主控芯片(10)的电磁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河排污口溯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6)包括两块固定板(61),两块所述固定板(61)固定安装在监测船(1)上,所述固定板(61)间转动套接转轴(64),所述转轴(64)上固定套接卷盘(62),所述转轴(64)的一端贯穿固定板(61)并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转轴(64)的另一端和卷盘(62)的外壁间套接连接管(63),所述连接管(63)为L型结构,所述连接管(63)一端贯穿卷盘(62)的圆周外壁并固定连接吸水管(7),所述连接管(63)的另一端贯穿转轴(64)端面并转动套接固定管(66)的一端,所述固定管(66)和连接管(63)外壁间安装转接机构(65),所述固定管(66)外壁通过固定架(13)固定连接固定板(61)外壁,所述固定管(66)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坤荣,许文骏,吴双,雷育涛,丘志颖,廖伟笔,张一凡,王晓聪,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