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底板沉降监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深底板沉降监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说,产生沉降的原因有多种,例如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荷载的不断增加,大面积地基的不均匀性以及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会使建筑物本身在垂直方面产生伸缩,这些因素均会造成建筑物发生沉降的现象;因此,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出现不均匀地沉降现象,工程人员采用沉降监测技术加强对施工工程的监控,从而利于合理地指导施工工序,并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反馈,避免因建筑物沉降问题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对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底板沉降的监测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对底板沉降绝对值的测量方法有水准测量法、静力水准仪法、全站仪测量法等,这些传统的测量方法其监测过程比较繁琐,需要人员定期进行测量,尤其对于深底板沉降绝对值的监测,由于绝对基准点一般设置在建筑之外,对深底板沉降绝对值的监测需要引测,工作量大,测量成本高等问题。基于上述深底板沉降监测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底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标高层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轴向变形自动监测子系统以及深底板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所述标高层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设置于一绝对基准点G0处,用于检测另一标高层监测点G1相对所述绝对基准点G0的高度变化值Δ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底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标高层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轴向变形自动监测子系统以及深底板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所述标高层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设置于一绝对基准点G0处,用于检测另一标高层监测点G1相对所述绝对基准点G0的高度变化值ΔH2;所述标高层监测点G1设置于深底板的建筑结构上;所述轴向变形自动监测子系统设置于深底板的建筑结构上,用于检测所述建筑结构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变化值ΔH1;所述深底板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设置于深底板表面上,用于检测所述深底板表面监测点相对另一相对基准点P0的高度变化值ΔHki;所述相对基准点P0设置于所述深底板的建筑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底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高层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包括三个或四个静力水准仪,所述静力水准仪设置于远离所述建筑外;所述建筑结构外设有两个或三个静力水准仪监测点,作为所述绝对基准点G0;所述标高层监测点G1安装时,与所述绝对基准点G0处于一个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底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变形自动监测子系统包括预埋件和检测杆;所述预埋件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建筑结构上下两端;所述检测杆一端设置于所述建筑结构上端的预埋件上,所述检测杆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建筑结构下端的预埋件上;所述检测杆用于检测所述建筑结构上下两端之间的轴向高度变化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底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底板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包括多个静力水准仪,所述多个静力水准仪设置于所述深底板的表面上;所述深底板表面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多个表面监测点;所述静力水准仪用于检测各个表面监测点相对于所述相对基准点P0的高度变化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底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为钢管或拉索;和/或,所述建筑结构为柱子或剪力墙;和/或,所述标高层监测点G1与所述相对基准点P0设置于同一建筑结构上,并且在一平面内位置重叠;和/或,所述标高层监测点G1安装于所述建筑结构下端的预埋件上;所述相对基准点P0安装于所述建筑结构在深底板的表面预埋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底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终端,所述监测终端为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分别与所述标高层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所述轴向变形自动监测子系统以及所述深底板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计算机用于接收所述标高层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所述轴向变形自动监测子系统以及所述深底板静力水准仪自动监测子系统的监测数据,并计算所述深底板的绝对沉降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底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变化值ΔH2为第k次不均匀沉降后标高层监测点G1相对于绝对基准点G0的高度变化值;ΔH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ΔH2==()-();其中,所述为标高层监测点G1处静力水准仪的初始液面高度;所述为绝对基准点G0处静力水准仪的初始液面高度;所述为第K次不均匀沉降后标高层监测点G1处静力水准仪的液面高度;为第K次不均匀沉降后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地,张永宏,邹仙德,陈柏宏,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