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277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腔并于空腔内布置有至少一个板翅结构的换热核心,所述换热核心包括冷侧流体进口和冷侧流体出口,所述壳体一侧设有热侧流体进口,壳体另一侧设有热侧流体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流动阻力小、补液效率高等优点。

A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翅式换热器具有较高的换热性能且结构紧凑,相对于管壳式换热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占用空间,但是现有的板翅式换热器冷凝侧流道尺寸较小,蒸汽补充效率较低,流动阻力大,容易发生汽堵和液堵。而常见的管壳式换热器虽然蒸汽补充效率较高、流动阻力较小,但是由于管侧尺寸较大,结构通常不够紧凑。此外,现有的各类换热器其换热核心受安装结果限制,更换与维护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流动阻力小、补液效率高的换热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腔并于空腔内布置有至少一个板翅结构的换热核心,所述换热核心包括冷侧流体进口和冷侧流体出口,所述壳体一侧设有热侧流体进口,壳体另一侧设有热侧流体出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核心一端设有连接部、且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凸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凸部的下方,所述连接部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空腔(3)并于空腔(3)内布置有至少一个板翅结构的换热核心(2),所述换热核心(2)包括冷侧流体进口(21)和冷侧流体出口(22),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热侧流体进口(11),壳体(1)另一侧设有热侧流体出口(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空腔(3)并于空腔(3)内布置有至少一个板翅结构的换热核心(2),所述换热核心(2)包括冷侧流体进口(21)和冷侧流体出口(22),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热侧流体进口(11),壳体(1)另一侧设有热侧流体出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核心(2)一端设有连接部(23)、且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凸部(24),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支撑部(13),所述支撑部(13)支撑于所述凸部(24)的下方,所述连接部(23)位于所述壳体(1)外并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冷侧流体进口(21)和冷侧流体出口(22)均延伸至所述连接部(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3)为法兰部、且法兰部与所述壳体(1)通过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核心(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法兰部为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壳体(1)和所述凸部(24)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核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磊马明冯钊赞李奎王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