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233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及加工方法,包括外层空心球体、内层、流通通道,所述外层空心球体内设有贯穿的内层,所述内层内设有供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所述内层的外壁与外层空心球体的内壁形成空心层,所述空心层内设有加强筋,以及一种抗变形球体的加工模具,包括球体钢模、砂芯、内层钢模,通过砂芯一体成型的加强筋,增强产品的整体强度,提高产品使用安全,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

An anti deformation hollow sphere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球阀领域,尤其是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如今,阀门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阀门球体是阀门中的启闭件,尤其是在球阀中是不可或缺的启闭件。阀门球体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实心球体,另一种是空心球体。实心球体通过实心棒料加工而来,加工余量大,产生废料多,材料成本浪费严重。实心球体重量较重,特别是直径较大的球体,安装于球阀内对阀座密封面的压力是长期的,因此容易造成对密封面的损坏,尤其是在浮动球阀当中,球体的重量限制了大口径浮动球阀的技术研发;另外,较重的球体也会给阀门的启闭带来不利影响,需要很大的启闭扭矩,操作非常迟钝缓慢,甚至造成阀杆或底座轴承的损坏,成本损失大。市场上多数采用空心球体,然而现有空心球体在长期压力下使用会出现变形,导致阀门在使用中出现泄漏甚至无法启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及其加工方法,解决空心球体在长期压力下使用会出现变形,导致阀门在使用中出现泄漏甚至无法启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包括外层空心球体、内层、流通通道,所述外层空心球体内设有贯穿的内层,内层为圆筒结构,内层的两端连接外层空心球体的球面,所述内层内设有供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所述内层的外壁与外层空心球体的内壁形成空心层。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层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由砂芯一体成型,加强筋一端设置在空心层的外壁,加强筋另一端设置在外层空心球体的内壁上,加强筋与内层中心轴垂直设置,加强筋呈环状排列,包括内环加强筋、中环加强筋、外环加强筋,内环加强筋、中环加强筋、外环加强筋呈同心圆设置,所述内环加强筋的直截面为三角形状,内环加强筋具体有8个,所述中环加强筋的直截面为正方形状,中环加强筋具体有14个,所述外环加强筋的直截面为圆形状,外环加强筋具体有12个,加强筋的尺寸与外层空心球体、内层的厚度,依据阀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而定,加强筋用于支撑外层空心球体与内层,以增强空心球体的整体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空心球体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供钢水注入的浇铸口以及用于安装砂芯的通孔,浇铸口与通孔的位置沿内层中心轴对称设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变形球体的加工模具,包括球体钢模、砂芯、内层钢模,所述球体钢模为可打开的两半球体结构,球体钢模合拢呈球体结构,合拢后的球体钢模的一端设有供砂芯固定的砂芯通道,砂芯通道为圆柱形结构,球体钢模的另一端设有供钢水注入的浇铸通道,浇铸通道为喇叭形状,砂芯通道与浇铸通道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砂芯设置在球体钢模内,砂芯的外壁设有与加强筋结构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内层钢模设置在砂芯内,内层钢模与砂芯通道垂直设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变形球体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一、将耐温涂料喷涂在球体钢模内壁与内层钢模外壁,二、将砂芯安装在球体钢模内,球体钢模合拢并锁紧,三、将内层钢模安装在砂芯内,三、将安装有内层钢模的砂芯固定,防止砂芯位置的偏移,四、通过浇铸通道向砂芯与球体钢模之间注入钢水,五、拆开球体钢模,最终得到成型的空心球体铸件,将空心球体铸件内的砂芯敲碎,做到砂的重复利用,六、在空心球体铸件的浇铸口进行开孔,形成阀杆安装槽,七、通过球面机床专机对球体表面进行切削加工;八、通过磨床对球体表面进行精磨加工后再进行抛光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砂芯一体成型的加强筋,增强产品的整体强度,提高产品使用安全,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C-C线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D-D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E-E线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加工模具中砂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F-F线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G-G线的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H-H线的剖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图13中J-J线的剖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加工模具中砂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层空心球体,2、内层,3、流通通道,4、空心层,5、加强筋,501、内环加强筋,502、中环加强筋,503、外环加强筋,6、浇铸口,7、通孔,8、球体钢模,801、砂芯通道,802、浇铸通道,9、砂芯,10、内层钢模,1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包括外层空心球体1、内层2、流通通道3,所述外层空心球体1内设有贯穿的内层2,内层2为圆筒结构,内层2的两端连接外层空心球体1的球面,所述内层2内设有供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3,所述内层2的外壁与外层空心球体1的内壁形成空心层4。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层4内设有加强筋5,加强筋5由砂芯9一体成型,加强筋5一端设置在空心层4的外壁,加强筋5另一端设置在外层空心球体1的内壁上,加强筋5与内层2中心轴垂直设置,加强筋5呈环状排列,包括内环加强筋501、中环加强筋502、外环加强筋503,内环加强筋501、中环加强筋502、外环加强筋503呈同心圆设置,所述内环加强筋501的直截面为三角形状,内环加强筋501具体有8个,所述中环加强筋502的直截面为正方形状,中环加强筋502具体有14个,所述外环加强筋503的直截面为圆形状,外环加强筋503具体有12个,加强筋5的尺寸与外层空心球体1、内层2的厚度,依据阀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而定,加强筋5用于支撑外层空心球体1与内层2,以增强空心球体的整体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空心球体1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供钢水注入的浇铸口6以及用于安装砂芯的通孔7,浇铸口6与通孔7的位置沿内层2中心轴对称设置。实施例二: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包括外层空心球体1、内层2、流通通道3,所述外层空心球体1内设有贯穿的内层2,内层2为圆筒结构,内层2的两端连接外层空心球体1的球面,所述内层2内设有供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3,所述内层2的外壁与外层空心球体1的内壁形成空心层4。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层4内设有加强筋5,加强筋5由砂芯9一体成型,加强筋5一端设置在空心层4的外壁,加强筋5另一端设置在外层空心球体1的内壁上,加强筋5优选为6个,6个加强筋5垂直设置在内层2的外壁上,且3个加强筋5为一组,3个一组的加强筋5与另一组加强筋5沿内层2中心轴对称设置,相邻的3个加强筋5之间的平行设置,所述加强筋5呈板片形状,加强筋5与外层空心球体1、内层2的厚度,依据阀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而定,加强筋5用于支撑外层空心球体1与内层2,以增强空心球体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包括外层空心球体、内层、流通通道,所述外层空心球体内设有贯穿的内层,所述内层内设有供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所述内层的外壁与外层空心球体的内壁形成空心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心层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外层空心球体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供钢水注入的浇铸口以及用于安装砂芯的通孔,浇铸口与通孔的位置沿内层中心轴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包括外层空心球体、内层、流通通道,所述外层空心球体内设有贯穿的内层,所述内层内设有供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所述内层的外壁与外层空心球体的内壁形成空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层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外层空心球体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供钢水注入的浇铸口以及用于安装砂芯的通孔,浇铸口与通孔的位置沿内层中心轴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由砂芯一体成型,加强筋一端设置在空心层的外壁,加强筋另一端设置在外层空心球体的内壁上,加强筋与内层中心轴垂直设置,加强筋呈环状排列,包括内环加强筋、中环加强筋、外环加强筋,内环加强筋、中环加强筋、外环加强筋呈同心圆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变形空心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加强筋的直截面为三角形状,内环加强筋具体有8个,所述中环加强筋的直截面为正方形状,中环加强筋具体有14个,所述外环加强筋的直截面为圆形状,外环加强筋具体有12个。


4.一种抗变形球体的加工模具,包括球体钢模、砂芯、内层钢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璋
申请(专利权)人:青田阿迪玛阀门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