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开防盗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179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开防盗锁体,包括:锁壳,具有斜舌和方舌,所述锁壳内设有与所述方舌相连接的方舌机构,所述方舌机构与所述锁壳相对滑动;拨舌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拨舌件与所述方舌机构相联动;下拨齿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下拨齿件的一端与所述拨舌件相抵接,另一端与钮旋件相啮合;钮旋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钮旋件的一端往所述斜舌所在方向延伸并抵持于所述斜舌的端部;所述钮旋件外接有解锁设备,所述解锁设备带动所述钮旋件旋转,使处于已经弹出所述锁壳外状态下的所述斜舌、所述方舌同步缩回所述锁壳内,从而简化解锁开门步骤,提高用户体验感。

A fast opening anti-theft lock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开防盗锁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盗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快开防盗锁体。
技术介绍
目前,防盗锁由于安全性高,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合。现有的防盗锁均具有斜舌和方舌,其中斜舌一般可由把手带动,当把手下压时即可斜舌缩回锁壳内,松开把手即可将斜舌恢复到弹出锁壳外的状态;而方舌一般则由钥匙或旋钮拨片带动,通过钥匙或旋钮拨片即可将方舌弹出锁壳外或缩回锁壳内,实现锁门或解锁动作。可见,现有的防盗锁在解锁开门时一般需要两个步骤,一是利用钥匙或旋钮拨片将方舌缩回锁壳内,实现解锁;二是将把手下压将斜舌缩回锁壳内,实现开门动作。但是,该解锁过程繁杂,斜舌和方舌需要不同的解锁设备才可驱动,在解锁过程中容易遗漏某个解锁步骤导致锁体在未完全解锁的状态下被强行推开,对锁体造成撞击影响锁体寿命,使得用户的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开防盗锁体,可通过解锁设备将斜舌和方舌同时缩回锁壳内或同时弹出锁壳外,简化解锁开门步骤,提高用户体验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快开防盗锁体,包括:锁壳,具有斜舌和方舌,所述锁壳内设有与所述方舌相连接的方舌机构,所述方舌机构与所述锁壳相对滑动;拨舌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拨舌件与所述方舌机构相联动;下拨齿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下拨齿件的一端与所述拨舌件相抵接,另一端与钮旋件相啮合;钮旋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钮旋件的一端往所述斜舌所在方向延伸并抵持于所述斜舌的端部;所述钮旋件外接有解锁设备,所述解锁设备带动所述钮旋件旋转,使处于已经弹出所述锁壳外状态下的所述斜舌、所述方舌同步缩回所述锁壳内。进一步地,所述钮旋件包括孔轴、斜舌拨片和上拨齿,所述孔轴固定在所述锁壳内,所述上拨齿套装在所述孔轴外;所述斜舌拨片套装在所述孔轴外,所述斜舌拨片与所述上拨齿以所述孔轴为轴同步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斜舌拨片往所述斜舌所在方向延伸有抵持部,所述斜舌拨片通过其抵持部抵持于所述斜舌的端部;所述斜舌拨片还向外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上拨齿的一侧边上设有同步挡块,所述连接部通过其同步挡块与所述上拨齿相抵接,以实现所述斜舌拨片与所述上拨齿同步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持部分别位于所述孔轴的水平轴线的两侧;所述上拨齿的局部外轮廓往所述下拨齿所在方向延伸并设有多个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连接部处于所述孔轴的水平轴线的同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方舌机构位于所述上拨齿与所述拨舌件之间,所述下拨齿的轴心固定在所述方舌机构上。进一步地,所述下拨齿的局部外轮廓往所述上拨齿所在方向延伸并设有多个齿牙,使所述上拨齿和所述下拨齿相啮合;所述下拨齿的局部外轮廓往所述拨舌件所在方向延伸并设有用于与所述拨舌件相抵接的顶勾部。进一步地,所述顶勾部与所述下拨齿的齿牙对称分布在所述下拨齿的水平轴线的两侧。进一步地,处于所述上拨齿最外端的两个齿牙的外切点分别与所述上拨齿的轴心的连线之间形成30°~90°的夹角;处于所述下拨齿最外端的两个齿牙的外切点分别与所述下拨齿的轴心的连线之间形成30°~90°的夹角。进一步地,所述拨舌件往所述方舌机构所在方向延伸有拨块,并在所述方舌机构对应拨块的位置开设有拨孔,藉由所述拨块拨动所述拨孔以实现所述方舌机构进行往返滑动。进一步地,所述拨块的上表面设有拨舌挡块,藉由所述拨舌挡块以实现所述拨舌件与所述下拨齿的顶勾部相抵接。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钮旋件的一端抵持于斜舌的端部,另一端与下拨齿相咬合,同时下拨齿的另一端与所述拨舌件相抵接,拨舌件与方舌机构相联动;当解锁设备带动钮旋件转动时,即可抵持斜舌的端部使得斜舌运动,同时使得下拨齿、拨舌件等部件之间配合联动,拨动方舌机构使方舌运动,实现一步操作即可控制斜舌和方舌同时缩回锁壳内,简化解锁开门步骤,避免锁体在未完全解锁的状态下被强行开启,从而提高锁体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处于解锁开门前的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处于解锁开门前的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处于解锁开门后的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处于解锁开门后的状态);图5为本专利技术钮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拨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壳;2、斜舌;201、斜舌本体;202、连杆;203、挡板;3、钮旋件;301、孔轴;302、斜舌拨片;3001、抵持部;3002、连接部;303、上拨齿;304、同步挡块;4、推杆;5、方舌;6、方舌机构;601、连接片;602、方舌拨片;7、下拨齿;701、顶勾部;8、拨舌件;801、拨块;802、拨舌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由于现有的防盗锁一般需要两步或以上的步骤才可完成解锁开门动作,需要首先利用钥匙或旋动旋钮拨片才可将方舌5缩回所述锁壳1内,再通过扭动把手才可带动所述斜舌2缩回所述锁壳1内,导致整个解锁开门动作过于繁杂,且存在着用户在未完全解锁的情况下强行推门,导致锁体与门框发生激烈的撞击的情况,会对锁体本身造成损坏,严重影响着锁体的使用寿命。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快开防盗锁体,通过一个步骤即可将斜舌2和方舌5同时缩回所述锁壳1内,简化解锁开门步骤的同时还可减少锁体与门框刚性撞击的情况发生,提高锁体的使用寿命。如图1~6所示,所述快开防盗锁体包括有锁壳1,所述锁壳1的前面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锁孔,其中一个所述锁孔用于容纳所述斜舌2,另一个所述锁孔用于容纳所述方舌5,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斜舌2位于所述锁壳1的前面板的侧端,而所述方舌5则位于所述锁壳1的前面板的中间位置,斜舌2和方舌5的合理分布,可优化所述锁壳1内各零部件的联动位置,提高锁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所述斜舌2包括斜舌本体201和连杆202,所述斜舌本体201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杆202,并在所述连杆202所在的所述锁壳1上设有挡板203,所述连杆202的端部贯穿挡板203,并在连杆202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挡板203,另一端抵接所述斜舌本体201,使得斜舌2收到外力缩回所述锁壳1内时,弹簧被压缩;斜舌2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弹簧恢复原状态,从而带动斜舌2自动弹出所述锁壳1外。而在所述斜舌2对应的所述锁壳1上设有供所述斜舌2滑动的滑轨,所述斜舌2的端部可卡入所述滑轨中沿着所述滑轨往返移动,可提高所述斜舌2的移动稳定性外,还可限制所述斜舌2的移动路径,避免所述斜舌2弹出或缩回幅度过大,影响所述斜舌2的正常伸缩。而在所述斜舌2的一侧设有所述方舌5,所述方舌5的端部连接所述方舌机构6,所述方舌机构6可带动所述方舌5弹回所述锁壳1外或缩回所述锁壳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舌机构6包括方舌拨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开防盗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锁壳,具有斜舌和方舌,所述锁壳内设有与所述方舌相连接的方舌机构,所述方舌机构与所述锁壳相对滑动;/n拨舌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拨舌件与所述方舌机构相联动;/n下拨齿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下拨齿件的一端与所述拨舌件相抵接,另一端与钮旋件相啮合;/n钮旋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钮旋件的一端往所述斜舌所在方向延伸并抵持于所述斜舌的端部;所述钮旋件外接有解锁设备,所述解锁设备带动所述钮旋件旋转,使处于已经弹出所述锁壳外状态下的所述斜舌、所述方舌同步缩回所述锁壳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开防盗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具有斜舌和方舌,所述锁壳内设有与所述方舌相连接的方舌机构,所述方舌机构与所述锁壳相对滑动;
拨舌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拨舌件与所述方舌机构相联动;
下拨齿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下拨齿件的一端与所述拨舌件相抵接,另一端与钮旋件相啮合;
钮旋件,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钮旋件的一端往所述斜舌所在方向延伸并抵持于所述斜舌的端部;所述钮旋件外接有解锁设备,所述解锁设备带动所述钮旋件旋转,使处于已经弹出所述锁壳外状态下的所述斜舌、所述方舌同步缩回所述锁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防盗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钮旋件包括孔轴、斜舌拨片和上拨齿,所述孔轴固定在所述锁壳内,所述上拨齿套装在所述孔轴外;所述斜舌拨片套装在所述孔轴外,所述斜舌拨片与所述上拨齿以所述孔轴为轴进行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开防盗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拨片往所述斜舌所在方向延伸有抵持部,所述斜舌拨片通过其抵持部抵持于所述斜舌的端部;所述斜舌拨片还向外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上拨齿的一侧边上设有同步挡块,所述连接部通过其同步挡块与所述上拨齿相抵接,以实现所述斜舌拨片与所述上拨齿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开防盗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持部分别位于所述孔轴的水平轴线的两侧;所述上拨齿的局部外轮廓往所述下拨齿所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黄安川黄克洲夏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