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戈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野外封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8176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野外封闭装置,包括立柱、横梁、上拦网、下拦网和牵引绳;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立柱的中部,下拦网安装在两根立柱之间;上拦网的底部设置有套管;上拦网的侧边框设置有挂钩;活动杆的中部与立柱铰接;上拦网的挂钩勾在活动杆的第一端头;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活动杆的第二端头,另一端从立柱的底部穿出后水平经过下拦网的前方再进入另一根立柱的内部并与另一根活动杆的第二端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野外封闭装置利用牵引绳触发上拦网的翻转,使得上拦网能够自动翻转而封闭动物破坏产生的破洞,避免动物逃离;同时,翻转之后的上拦网留下的缺口具有很强的醒目性,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发觉动物破坏的位置。

A field closing device for wildlife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野外封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保护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野外封闭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野生动物保护时,常常需要使用围栏等类似的野外封闭装置对野外区域进行区域划分,达到将野生动物集中保护或者将野生动物与危险区域隔离等目的。现有技术的野外封闭装置一般包括立柱和设置在立柱之间的拦网,尽管拦网多数由结实的铁丝网制成,但是经过野生动物不懈的撕咬和撞击之后依然可能产生破洞,造成野生动物脱离拦网的限制。虽然增加铁丝网的铁丝直径能够使得铁丝网抵抗野生动物的破坏,但是这种做法一方面增加了封闭装置的成本,另一方面显著增加了铁丝网的重量;野外封闭装置均安装在荒郊野外,机械设备难以到达和展开,铁丝网的安装普遍依赖人工,铁丝网一旦过重将造成工人无法人力安装。另一方面,野生动物破坏野外封闭装置的特点是:在铁丝网的边角处反复撞击破坏,使得铁丝网的一角掀起,然后形成可供逃离的破洞。这种破洞处于野外封闭装置靠近地面的地方,经常隐没于杂草中,很难被巡逻人发觉;一旦产生了一个破洞,在后续的时间里将有大量其他野生动物循迹而来,造成逃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野外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横梁(2)、上拦网(3)、下拦网(4)和牵引绳(5);/n横梁(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立柱(1)的中部,下拦网(4)安装在两根立柱(1)之间并且位于横梁(2)以下;上拦网(3)的底部设置有套管(301),套管(301)套在横梁(2)上;上拦网(3)的侧边框设置有挂钩(302);/n立柱(1)内部设置有活动杆(7),活动杆(7)的中部与立柱(1)铰接,活动杆(7)的第一端头(701)水平的伸出立柱(1)之外,活动杆(7)的第二端头(702)设置有限位机构;上拦网(3)的挂钩(302)勾在活动杆(7)的第一端头(701);/n牵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野外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横梁(2)、上拦网(3)、下拦网(4)和牵引绳(5);
横梁(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立柱(1)的中部,下拦网(4)安装在两根立柱(1)之间并且位于横梁(2)以下;上拦网(3)的底部设置有套管(301),套管(301)套在横梁(2)上;上拦网(3)的侧边框设置有挂钩(302);
立柱(1)内部设置有活动杆(7),活动杆(7)的中部与立柱(1)铰接,活动杆(7)的第一端头(701)水平的伸出立柱(1)之外,活动杆(7)的第二端头(702)设置有限位机构;上拦网(3)的挂钩(302)勾在活动杆(7)的第一端头(701);
牵引绳(5)的一端连接活动杆(7)的第二端头(702),另一端从立柱(1)的底部穿出后水平经过下拦网(4)的前方再进入另一根立柱(1)的内部并与另一根活动杆(7)的第二端头(70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野外封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戈
申请(专利权)人:王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