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桁架筋连接件保温板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16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夹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桁架筋连接件保温板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连接件的固定、下层墙体的制作和上层墙体的制作,在聚氨酯板上开设连接槽,将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固定在聚氨酯板上,再浇筑混凝土制得夹芯保温板,施工周期短,现场湿作业少,且节约建筑材料,制得的夹芯保温板在外部荷载情况下不同材料之间能够互相传递剪力,形成受力整体,共同抵抗外部荷载,延性良好,安全性能可靠,对于夹芯保温墙板的深入研究和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eat preservation board with truss bar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桁架筋连接件保温板的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夹芯板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桁架筋连接件保温板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夹芯保温墙体不仅拥有良好的承重作用,而且保温性能、防火性能、耐久性能良好。随着我国对建筑产业化的重视和推广,夹芯保温墙体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板就是常用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板是由墙体两侧的混凝土板和中间层的保温材料组合而成的,然后通过连接件相结合共同受力的预制构件。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板具有承受荷载、保温和装饰一体化的优点,外部混凝土墙板能较好保护保温层材料,使其耐久性提高,可较大程度实现保温体系和主体受力结构达到基本同寿命的目的。中间层的保温材料可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与传统的构造形式相比,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热桥现象,并具有良好耐久性的特点。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板可替代砂浆砌块作为填充结构有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的空鼓、起壳和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同时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板施工简单,造价低。由于保温层存在于两侧的承重刚性墙体之间,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板抗震性能较差;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连接处的质量,否则会出现雨雪天或有漏水的情况下发生渗漏;由于墙体内外混凝土层有较大的温度差异,易产生不平衡温度变形,对墙体的结构形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桁架筋连接件保温板的施工工艺,制得的夹芯保温板在外部荷载情况下不同材料之间能够互相传递剪力,形成受力整体,共同抵抗外部荷载,延性良好,安全性能可靠。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桁架筋连接件保温板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连接件的固定:将聚氨酯板制作成3000mm×1000mm的尺寸,按照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的尺寸在聚氨酯板上开设连接槽,将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插入连接槽中,通过定位环固定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b)下层墙体的制作:向模具中浇筑混凝土,放入单层钢筋网片,继续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制得下层墙体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前将聚氨酯板放置在下层墙体混凝土上,边角对齐,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插入未凝固的下层墙体混凝土中,再次振捣密实;c)上层墙体的制作:向聚氨酯板上浇筑混凝土,放入单层钢筋网片,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位于单层钢筋网片的空格中,继续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凝固,养护24h以上。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包括承接套、插接杆、外接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插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外接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杆设有内限位圈,所述外接杆设有外限位圈,所述外限位圈的竖直截面内径小于内限位圈的竖直截面外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包括桁架筋槽、定位主槽和定位辅助槽,所述定位主槽的一端与桁架筋槽连接,所述定位主槽的另一端与定位辅助槽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主槽的数量是2。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与聚氨酯板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发泡剂。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在聚氨酯板上开设连接槽,将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固定在聚氨酯板上,再浇筑混凝土制得夹芯保温板,施工周期短,现场湿作业少,且节约建筑材料。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强度高,对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保温板进行抗剪试验,聚氨酯板与混凝土墙面之间的受力作用起积极的组合效应,在外部荷载情况下能够互相传递剪力,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起到积极连接聚氨酯板与混凝土墙面并传递荷载的作用,上层混凝土墙体、聚氨酯板和下层混凝土墙体不是单独作用,而是与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形成一个受力整体,协同作用,共同抵抗外部荷载,保温板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可靠的安全稳定性,对于夹芯保温墙板的深入研究和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2-聚氨酯板,3-定位环,4-单层钢筋网片,21-桁架筋槽,22-定位主槽,23-定位辅助槽,31-承接套,32-插接杆,33-外接杆,34-复位弹簧,321-内限位圈,331-外限位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具有桁架筋连接件保温板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连接件的固定:聚氨酯板2的厚度为70mm,将聚氨酯板2制作成3000mm×1000mm的尺寸,按照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的尺寸在聚氨酯板2上开设连接槽,连接槽包括桁架筋槽21、定位主槽22和定位辅助槽23,定位主槽22的一端与桁架筋槽21连接,定位主槽22的另一端与定位辅助槽23连接,将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插入桁架筋槽21中,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之间的间距为600mm,通过定位环3固定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定位环3包括承接套31、插接杆32、外接杆33和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的一端与插接杆32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4的另一端与外接杆33固定连接,按压插接杆32,插接杆32压缩复位弹簧34,插接杆32退至外接杆33内,定位环3插入定位主槽22,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被包围在定位环3与定位主槽22之间,承接套31和外接杆33插入至定位辅助槽23处,在复位弹簧34的作用下,插接杆32弹出卡在定位辅助槽23中,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与聚氨酯板2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发泡剂;b)下层墙体的制作:向模具中浇筑C30混凝土,放入单层钢筋网片4,继续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制得下层墙体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前将聚氨酯板2放置在下层墙体混凝土上,边角对齐,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插入未凝固的下层墙体混凝土中,再次振捣密实;c)上层墙体的制作:向聚氨酯板2上浇筑混凝土,放入单层钢筋网片4,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位于单层钢筋网片4的空格中,继续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凝固,养护24h以上,制作完成后,下层墙体和下层墙体的厚度均为60mm。实施例2一种具有桁架筋连接件保温板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连接件的固定:聚氨酯板2的厚度为70mm,将聚氨酯板2制作成3000mm×1000mm的尺寸,按照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的尺寸在聚氨酯板2上开设连接槽,连接槽包括桁架筋槽21、定位主槽22和定位辅助槽23,定位主槽22的一端与桁架筋槽21连接,定位主槽22的另一端与定位辅助槽23连接,将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插入桁架筋槽21中,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之间的间距为600mm,通过定位环3固定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定位环3包括承接套31、插接杆32、外接杆33和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的一端与插接杆32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4的另一端与外接杆33固定连接,不锈钢桁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桁架筋连接件保温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连接件的固定:将聚氨酯板(2)制作成3000mm×1000mm的尺寸,按照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的尺寸在聚氨酯板(2)上开设连接槽,将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插入连接槽中,通过定位环(3)固定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nb)下层墙体的制作:向模具中浇筑混凝土,放入单层钢筋网片(4),继续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制得下层墙体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前将聚氨酯板(2)放置在下层墙体混凝土上,边角对齐,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插入未凝固的下层墙体混凝土中,再次振捣密实;/nc)上层墙体的制作:向聚氨酯板(2)上浇筑混凝土,放入单层钢筋网片(4),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位于单层钢筋网片(4)的空格中,继续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凝固,养护24h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桁架筋连接件保温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连接件的固定:将聚氨酯板(2)制作成3000mm×1000mm的尺寸,按照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的尺寸在聚氨酯板(2)上开设连接槽,将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插入连接槽中,通过定位环(3)固定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
b)下层墙体的制作:向模具中浇筑混凝土,放入单层钢筋网片(4),继续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制得下层墙体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前将聚氨酯板(2)放置在下层墙体混凝土上,边角对齐,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插入未凝固的下层墙体混凝土中,再次振捣密实;
c)上层墙体的制作:向聚氨酯板(2)上浇筑混凝土,放入单层钢筋网片(4),不锈钢桁架筋连接件(1)位于单层钢筋网片(4)的空格中,继续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凝固,养护24h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桁架筋连接件保温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3)包括承接套(31)、插接杆(32)、外接杆(33)和复位弹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建王齐韩永康王帅万峰刘伟杨云龙丁敬丽朱实惠赵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润安景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