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板组件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160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板组件及其施工方法,屋面板组件包括若干单块的屋面板;屋面板包括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第一屋面板为屋面板组件两端的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为屋面板组件中间部分的屋面板;第一屋面板的一端部与相邻屋面板的端部可转动连接,第二屋面板的两端部均与相邻屋面板的端部可转动连接。施工办法包括组装步骤、滑轨安装步骤、起吊步骤、摊铺步骤、固定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经一次吊装即可以将屋面板组件运送到屋面处,节省了吊装成本;另外,可以快速完成屋面板的安装施工,工序简单、省时、便捷,极大地节省了施工时间和人力,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所需要用到的施工人员数量大幅减小,避免了多人高空作业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A roof panel componen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板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屋面板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领域里,尤其是对于钢结构厂房的施工,房顶部分需要用到多块的屋面板来进行拼装式的安装固定,以完成屋面施工。屋面板多采用长度较大的钢彩瓦屋面板,通常情况下,其总长度超过50m,现在的施工工艺是将单块的屋面板起吊到房顶处,经过多次起吊后,将所有需要拼装的屋面板运输到位,再由房顶处的施工人员对屋面板进行逐一的拼装。这种施工方法存在着以下缺陷:一、用于施工的屋面板都是单块形式,因此需要进行多次起吊,带来了较高的施工成本;且屋面板采用的是柔性的薄钢板材质,起吊次数越多,出现扭弯变形的屋面板的可能性就越大,影响屋面施工质量;二、需要安排大量的施工人员在房顶处进行安装作业,对每块屋面板均需要进行拼装固定,施工时间长,且该作业属于高空作业,长时间、多人员的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屋面板组件,其通过对多块屋面板实现可折叠的转动连接,通过一次吊装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板组件,用于铺设固定在屋面钢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单块的屋面板;所述屋面板包括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板为所述屋面板组件两端的屋面板,所述第二屋面板为所述屋面板组件中间部分的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板的一端部与相邻所述屋面板的端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屋面板的两端部均与相邻所述屋面板的端部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板组件,用于铺设固定在屋面钢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单块的屋面板;所述屋面板包括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板为所述屋面板组件两端的屋面板,所述第二屋面板为所述屋面板组件中间部分的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板的一端部与相邻所述屋面板的端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屋面板的两端部均与相邻所述屋面板的端部可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呈螺旋状延伸的卷条结构,相邻的所述卷条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反,相邻的所述屋面板之间通过卷条结构的相互配合以实现可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屋面板上开设有膨胀螺丝孔,所述第一屋面板与所述屋面钢梁通过膨胀螺丝以实现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屋面板与所述第二屋面板的长度、宽度、厚度的大小规格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为钢彩瓦屋面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的宽度为200mm,所述卷条结构的宽度为15mm。


7.一种屋面板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装步骤:将屋面板端部的卷条结构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本刚冯少鹏陈慕贞李泽莫莉周杰英李城陈健诚叶成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