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重力式劲性复合吸力式沉箱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14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力式劲性复合吸力式沉箱基础,包括吸力式沉箱基础、顶部预制混凝土重块与水泥土固体组成重力式劲性复合吸力式沉箱基础。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的下端开口,且上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置有导缆孔以及排水阀,所述排水阀与吸力式沉箱基础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顶部设有混凝土重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吸力式沉箱基础下沉前的地基处理,使吸力式沉箱基础与水泥土固体形成整体,并在吸力式沉箱基础顶部设有预制混凝土重块,达到提高吸力式沉箱基础的竖向与水平承载能力。

A gravity type rigid composite suction caisson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式劲性复合吸力式沉箱基础
本专利技术涉及漂浮式海上平台以及海上漂浮式风机锚固基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力式劲性复合吸力式沉箱基础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吸力式沉箱基础是海上风电基础以及海上平台常用的基础形式。由于浅层土体多以淤泥、粉砂土为主,土质相对较差,吸力式沉箱基础承载特性受浅层土体影响较大。同时在复杂海洋环境下,受风、浪、流等因素的影响,以及长期的上拔荷载作用,吸力式沉箱基础产生较大的水平与竖向承载力和变位,威胁上部结构安全。吸力式沉箱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漂浮式海上风机基础形式,满足深海领域风机建设的需求。该类基础形式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其施工方法为沉箱基础在自重及负压作用使基础预先达到一定的深度,当吸力式沉箱基础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其抗拔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沉箱筒壁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和基础自重,承载力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吸力式沉箱基础抗拔承载力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重力式劲性复合吸力式沉箱基础及其制备方法,大大提高的提高了吸力式沉箱基础的竖向抗拔承载力。为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式劲性复合吸力式沉箱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力式沉箱基础(1)、位于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顶部的预制混凝土重块(2)、包裹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外表面的水泥土加固体(12);其中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与水泥土块(12)形成整体;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呈筒体状,所述吸力是沉箱基础(1)的上端设有封盖(3)和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封盖(3)上设有排水阀(11)和钢筋(6),所述钢筋(6)与封板(3)焊接并埋设在预制混凝土重块(2)的内部,使预制混凝土重块(2)与下部吸力式沉箱基础(1)形成一体;所述钢柱(5)的顶部设有导缆孔(4);所述排水阀(11)与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的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式劲性复合吸力式沉箱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力式沉箱基础(1)、位于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顶部的预制混凝土重块(2)、包裹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外表面的水泥土加固体(12);其中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与水泥土块(12)形成整体;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呈筒体状,所述吸力是沉箱基础(1)的上端设有封盖(3)和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封盖(3)上设有排水阀(11)和钢筋(6),所述钢筋(6)与封板(3)焊接并埋设在预制混凝土重块(2)的内部,使预制混凝土重块(2)与下部吸力式沉箱基础(1)形成一体;所述钢柱(5)的顶部设有导缆孔(4);所述排水阀(11)与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的内腔相通且另一端与排水通道(8)连接固定;所述排水通道(8)设置在钢管套(7)的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劲性复合吸力式沉箱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3)上设置有钢柱(5);所述钢柱(5)的高度大于等于与所述预支混凝土重块(2)的高度;其中所述钢柱(5)的上部与导缆孔(4)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劲性复合吸力式沉箱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6)高度低于所述预制混凝土重块(2)的高度,所述钢筋(6)的直径小于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的直径;所述钢筋(6)的形状呈圆形或其他任意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劲性复合吸力式沉箱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重块(2)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吸力式沉箱基础(1)的直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国亮朱文波龚维明高鲁超郭庆郭晶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