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桩接柱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桩接柱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桩接柱的施工步骤包括施工放样、埋设护筒、钻机选择、开孔、清孔、下放钢筋笼、砼灌注等,钢筋笼下放操作中,使用吊机将待下放钢筋笼吊起并垂直下放至钻孔中,为保证桩接柱的施工质量,需要保证钢筋笼的轴线与钻孔的轴线尽可能的重合,现有技术中在对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常安排工人对下放的钢筋笼的位置进行手动调整,但是使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操作工人的安全存在隐患,另一方面通过人工去估测和调整钢筋笼的下放位置对工人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且存在的误差一般过大,若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剐蹭到钻孔的孔壁会导致孔壁的泥土落入孔底形成沉渣,需要进一步对沉渣进行清理,影响桩接柱的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同时,对于高度较大的桩接柱进行施工时,需要在下放钢筋笼的同时对钢筋笼进行搭接,对钢筋笼搭接时,首先将先下放的钢筋笼下放至指定位置,使钢筋笼部分露出地面并对其位置进行固定,再将另一个钢筋笼吊起并下放至其下端与先下放钢筋笼上端部分重合,保持后下放钢筋笼位置固定,工人对两个钢筋笼进行焊接,焊接工作完成后继续对钢筋 ...
【技术保护点】
1.桩接柱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平整施工场地,清除杂物,整平碾压;/nS2、施工放样,采用GPS和全站仪先粗略放出护筒位置,同时四周采用细钢丝加设护桩,采用“十字放样”的方式对桩基的中心点进行精准定位;/nS3、埋设护筒,采用挖掘机进行护筒基础开挖,并对护筒的边坡进行加固,并使用铅锤或水平尺测量垂直偏差;/nS4、钻机选择,根据地质情况及周围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钻机,并事先对钻机的性能状态进行检查,确保钻机工作正常;/nS5、开孔、安装导管,开孔时,使钻头对转桩位,预防孔斜和桩位偏差,在钻进过程中取渣和停钻后,及时向孔内补充水和制备的泥浆,保持孔内的水位高度、泥浆 ...
【技术特征摘要】
1.桩接柱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平整施工场地,清除杂物,整平碾压;
S2、施工放样,采用GPS和全站仪先粗略放出护筒位置,同时四周采用细钢丝加设护桩,采用“十字放样”的方式对桩基的中心点进行精准定位;
S3、埋设护筒,采用挖掘机进行护筒基础开挖,并对护筒的边坡进行加固,并使用铅锤或水平尺测量垂直偏差;
S4、钻机选择,根据地质情况及周围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钻机,并事先对钻机的性能状态进行检查,确保钻机工作正常;
S5、开孔、安装导管,开孔时,使钻头对转桩位,预防孔斜和桩位偏差,在钻进过程中取渣和停钻后,及时向孔内补充水和制备的泥浆,保持孔内的水位高度、泥浆比重及粘度;
S6、清孔,检查确认钻孔合格后,即进行清孔,将钻斗留在原处机械旋转数圈,将孔底沉淀物装入旋挖斗内,提钻甩渣;
S7、下放钢筋笼,使用吊机将钢筋笼吊起,起吊点关于钢筋笼的轴线对称设在钢筋笼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处且起吊点的连接线穿过钢筋笼的轴线,钢筋笼垂直下放至钻孔内;
S8、水下砼灌注,导管内部注水,并利用空压机进行打压同时检查导管有无漏水点,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30cm~50cm的距离,检查沉渣厚度,同时对孔内泥浆进行循环,并对泥浆进行检测,计算首盘混凝土需用量,确保首盘混凝土浇筑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小于1.0m,在整个砼浇筑时间内,导管口应埋入混凝土内至少1.0m;
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步骤S7的过程中,在钻孔上方支设用于对钢筋笼进行定位、导向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包括经调节后与钢筋笼外壁贴合的导向框和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导向框的外壁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进行连接,钢筋笼入孔时,起吊点关于钢筋笼的轴线对称设在钢筋笼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处,且起吊点的连接线穿过钢筋笼的轴线,钢筋笼下放过程中,通过导向架垂直下放至钻孔内,先下放钢筋笼下放至指定位置需要与后下放钢筋笼进行搭接时,使用定位杆穿过所述导向框及钢筋笼实现对下方钢筋笼的固定,所述定位杆与钢筋笼的接触点至少有两个接触点的连接线与钢筋笼的轴线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接柱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包括两个与所述连接框直接连接的第一边框,两个所述第一边框平行设置并形成相对距离可进行调节的结构,两个所述第一边框通过其两端部分别套接有两个第二边框,两个所述第二边框内开设有长条状的通槽,所述第一边框的两端部及所述第二边框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在对钢筋笼位置进行定位时,调节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春亭,牛敬森,黄海,罗海龙,张成贵,刘波,刘喜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