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止水机构及翻板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137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止水机构及翻板闸门,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侧止水机构包括止水条;所述止水条为可变形材质;所述止水条设置在门体的侧面,且从所述门体的顶部延伸至底部;所述止水条与上游底槛上的底止水条相配合的抵接面为平面,以令二者之间为线面接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止水条与底止水条相配合的抵接面为平面,底止水条P型的顶部圆弧处与止水条的平面抵接后,二者产生相对移动时,抵接处为线面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点接触来说,起到了更好的封水效果。由上可知,上述侧止水机构的设置,将现有技术中的止水橡胶条与底止水橡胶条二者之间的点接触转变为线面接触,从而起到提高了封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止水机构及翻板闸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侧止水机构及翻板闸门。
技术介绍
翻板闸门是水利工程机械领域的一种液压闸门,其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水位,主要用于在水库、河流、蓄水池等处拦截或排泄水流。翻板闸门包括门体、底槛、支铰机构、侧止水机构和启闭机;门体与底槛通过支铰机构转动连接;启闭机的一端与门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槛转动连接;两门体之间以及门体与坝壁之间设置侧止水机构;侧止水机构的形式会影响到其本身的寿命以及闸门的密封性,进而影响到水利设施的蓄水情况。目前,侧止水机构包括止水橡胶条,止水橡胶条设置在门体的侧面,且止水橡胶条的侧面与相邻门体抵接,或者与坝壁抵接;其中,对应设置在门体的底轴处的止水橡胶条,其顶部还需要与翻板闸门上游底槛上的底止水橡胶条抵接。在现有技术中,止水橡胶条与外部结构的抵接面均为圆弧面。但是,由于底止水橡胶条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为P型,P型的顶部圆弧处与止水橡胶条的圆弧面抵接;当翻板闸门相对于底止水橡胶条转动时,止水橡胶条与底止水橡胶条的抵接处为点接触,封水效果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止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止水机构包括:止水条;/n所述止水条为可变形材质;所述止水条设置在门体的侧面,且从所述门体的顶部延伸至底部;所述止水条与上游底槛上的底止水条相配合的抵接面为平面,以令二者之间为线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止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止水机构包括:止水条;
所述止水条为可变形材质;所述止水条设置在门体的侧面,且从所述门体的顶部延伸至底部;所述止水条与上游底槛上的底止水条相配合的抵接面为平面,以令二者之间为线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止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条与相邻门体的抵接面,或者所述止水条与坝壁的抵接面为圆弧面,以令所述止水条与所述相邻门体或者令所述止水条与所述坝壁之间为线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止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条包括第一止水结构和第二止水结构;
所述第一止水结构呈圆弧状,且设置在所述门体的底轴的外部;所述第二止水结构从所述门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止水结构的端部;所述第一止水结构与相邻门体的抵接面,或者所述第一止水结构部与坝壁的抵接面为平面,以令所述第一止水结构与所述相邻门体或者令所述第一止水结构与所述坝壁之间为面面接触;
所述第二止水结构与所述相邻门体的抵接面,或者所述第二止水结构与所述坝壁的抵接面为圆弧面,以令所述第二止水结构与所述相邻门体或者令所述第二止水结构与所述坝壁之间为线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止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结构和所述第二止水结构为一体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杰史虹艳侯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水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