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泥石流沟谷生态工程防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工程防护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泥石流沟谷生态工程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专利申请号为CN201110009123.8的一种泥石流沟谷生态工程泥沙拦固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在沟谷泥石流流通区至泥沙淤积区之间的泥沙输移区种植若干增加沟床粗糙度的灌丛,拦截上游输移下来的泥沙;在沟谷坡脚处、沿沟岸线种植防止流水淘蚀沟岸泥沙的护岸防淘林;在泥沙淤积区种植乔灌结合的改良防护林,增强土体抗冲能力。在应用时,要根据泥石流发生频率决定是否还配合其他土木工程措施使用。该方法及其应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泥石流防护的作用,但是其存在着不便于实施,耗费工程较大,耗时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泥石流沟谷生态工程防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泥石流沟谷生态工程防护系统,便于移动安装,工程较短,且可以有效对泥石流进行防护阻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泥石流沟谷生态工程防护系统,包括防护单元和配重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 ...
【技术保护点】
1.泥石流沟谷生态工程防护系统,包括防护单元(1)和配重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单元(1)包括防护架(101)、排水栅格板(102)、拦挡门(103)、条形滑块(104)、滑板(105)、复位弹簧(106)、弹簧座板(107)和锁定件(108);所述防护架(101)的中间连接有排水栅格板(102);所述防护架(10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水平滑道,两个水平滑道内分别滑动配合一个条形滑块(104);两个条形滑块(104)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拦挡门(103)的外端,两个拦挡门(103)相对滑动配合在防护架(101)的前侧面上;两个条形滑块(104)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泥石流沟谷生态工程防护系统,包括防护单元(1)和配重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单元(1)包括防护架(101)、排水栅格板(102)、拦挡门(103)、条形滑块(104)、滑板(105)、复位弹簧(106)、弹簧座板(107)和锁定件(108);所述防护架(101)的中间连接有排水栅格板(102);所述防护架(10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水平滑道,两个水平滑道内分别滑动配合一个条形滑块(104);两个条形滑块(104)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拦挡门(103)的外端,两个拦挡门(103)相对滑动配合在防护架(101)的前侧面上;两个条形滑块(104)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滑板(105),两个滑板(105)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多根复位弹簧(106)的内端,多根复位弹簧(106)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弹簧座板(107),两个弹簧座板(107)对称固定在防护架(101)后侧面的两端;所述防护架(101)前侧面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锁定件(108),两个锁定件(108)配合在两个拦挡门(103)的外端;所述防护架(101)的下端连接有配重单元(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沟谷生态工程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08)包括固定座(108-1)、活动座(108-2)、调节螺杆(108-3)、导杆(108-4)、下端设有斜面的升降滑杆(108-5)、拉簧(108-6)和拉簧座(108-7);所述固定座(108-1)固定在防护架(101)的前侧面上;所述活动座(108-2)滑动配合在防护架(101)的前侧面上;所述导杆(108-4)的中部滑动配合在固定座(108-1)上,导杆(108-4)的一端与活动座(108-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108-3)的中部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座(108-1)上,调节螺杆(108-3)的一端转动配合在活动座(108-2)上;所述升降滑杆(108-5)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活动座(108-2)上;所述升降滑杆(108-5)的下端的斜面与拦挡门(103)外端的挡棱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滑杆(108-5)的上端固定连接拉簧座(108-7);所述拉簧座(108-7)与活动座(108-2)之间通过拉簧(108-6)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石流沟谷生态工程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单元(2)包括翻转联板(201)、横轴(202)和倒T形配重箱(203);所述横轴(202)固定在倒T形配重箱(203)的上端;所述倒T形配重箱(203)的上端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翻转联板(201)设有多个,多个翻转联板(201)的上端固定在防护架(101)的下端;多个翻转联板(201)的下端转动配合在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