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可穿戴导电氨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11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可穿戴导电氨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氨纶纤维浸泡至苯胺单体中,浸泡60s后取出均匀挤压,静置,并通过前后称量的方式确定吸附苯胺的质量;步骤2,将过硫酸铵加入至掺杂酸内,搅拌形成反应液,然后将步骤1中的氨纶加入至反应液中密封,并气浴恒温振荡反应2h;步骤3,将步骤2反应后的氨纶纤维依次放入自来水、蒸馏水洗涤两次,得到氨纶/聚苯胺导电纤维;步骤4,将三根等长的导电氨纶纤维两端以导电胶固定在铜丝上,水平伸直放置于聚四氟乙烯板上,然后往纤维上倒上水性聚氨酯溶液静置24h,在40℃烘箱中烘干1h固化成膜,将聚氨酯膜的多余部分切去,制成导电氨纶/聚氨酯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可穿戴导电氨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可穿戴导电氨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导电纤维是一种重要的功能纤维,在静电消除、电磁波吸收等领域已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纺织品、服装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导电纤维在应力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智能服装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金属纤维、碳纤维、导电聚合物纤维等多种导电纤维在传感器和智能服装中都得到了应用。将纤维与导电聚合物苯胺相结合,充分利用纤维材料密度小重量轻、柔软可编织的一维结构优点,结合PANI优异导电性能,使其在可穿戴传感器开发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氨纶纤维具有优异的伸长及弹性回复能力,而导电能力的获得又可使其具有优异的电信号传输能力,是作为应变传感器的理想原材料。如李雯采用氨纶为基材,在其表面涂覆聚苯胺后,测试其传感性能,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应变传感能力。但分布于纤维表面的聚苯胺,在受到拉伸时因其变形能力与基体纤维的差异,容易发生断裂并从纤维表面脱落,从而影响其传感重复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可穿戴导电氨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将氨纶纤维浸泡至苯胺单体中,浸泡60s后取出均匀挤压,静置,并通过前后称量的方式确定吸附苯胺的质量;/n步骤2,将过硫酸铵加入至掺杂酸内,搅拌形成反应液,然后将步骤1中的氨纶加入至反应液中密封,并气浴恒温振荡反应2h;/n步骤3,将步骤2反应后的氨纶纤维依次放入自来水、蒸馏水洗涤两次,得到氨纶/聚苯胺导电纤维;/n步骤4,将三根等长的导电氨纶纤维两端以导电胶固定在铜丝上,水平伸直放置于聚四氟乙烯板上,然后往纤维上倒上水性聚氨酯溶液静置24h,在40℃烘箱中烘干1h固化成膜,将聚氨酯膜的多余部分切去,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可穿戴导电氨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氨纶纤维浸泡至苯胺单体中,浸泡60s后取出均匀挤压,静置,并通过前后称量的方式确定吸附苯胺的质量;
步骤2,将过硫酸铵加入至掺杂酸内,搅拌形成反应液,然后将步骤1中的氨纶加入至反应液中密封,并气浴恒温振荡反应2h;
步骤3,将步骤2反应后的氨纶纤维依次放入自来水、蒸馏水洗涤两次,得到氨纶/聚苯胺导电纤维;
步骤4,将三根等长的导电氨纶纤维两端以导电胶固定在铜丝上,水平伸直放置于聚四氟乙烯板上,然后往纤维上倒上水性聚氨酯溶液静置24h,在40℃烘箱中烘干1h固化成膜,将聚氨酯膜的多余部分切去,制成导电氨纶/聚氨酯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穿戴导电氨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氨纶纤维与苯胺的质量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可穿戴导电氨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剑寒韩潇胡铖烨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