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784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其包括:安装于地侧的发射端以及安装于车载侧的接收端;发射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托盘、第一磁性模组、第一隔离支架、第二托盘以及铝基板,层叠设置的各结构通过螺钉紧固;第一托盘、第一隔离支架、第二托盘均采用导热塑料,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3‑2W/MK;接收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托盘、第二磁性模组、第二隔离支架、第四托盘,层叠设置的各结构通过螺钉紧固;第三托盘、第二隔离支架、第四托盘均采用导热塑料,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3‑2W/MK。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中托盘、隔离支架不但具有安装固定作用,还能够起到均热及散热作用,有效地防止了磁性模组工作时的热量累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现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汽车采用高能密度电池组作为动力源,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电能转换。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主要依靠充电桩,并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然而有线充电的方式便利性以及通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现有的电动汽车可采用无线充电系统进行充电。无线充电的关键技术是接收和发射,而磁性模组起到的是屏蔽磁场和电场,保护内部电气元器件的作用,运行时需要把产生高温散发出去。因此,面临如何将磁性模组工作时散热的热量有效导出,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其包括:安装于地侧的发射端以及安装于车载侧的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托盘、第一磁性模组、第一隔离支架、第二托盘以及铝基板,层叠设置的各结构通过螺钉紧固;所述第一托盘、第一隔离支架、第二托盘均采用导热塑料,所述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3-2W/MK,所述第一隔离支架具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托盘将所述第一磁性模组封装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托盘、第一磁性模组、第一隔离支架设置于位于所述铝基板的第二托盘上;所述接收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托盘、第二磁性模组、第二隔离支架、第四托盘,层叠设置的各结构通过螺钉紧固;所述第三托盘、第二隔离支架、第四托盘均采用导热塑料,所述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3-2W/MK。作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一隔离支架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托盘四周边缘相抵靠的限位凸起。作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一磁性模组包括:多块铺设于所述安装槽中的铁氧体板。作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一托盘、第一隔离支架、第二托盘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二磁性模组为设置于所述第三托盘和第二隔离支架之间的多块铁氧体板。作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三托盘、第二隔离支架、第四托盘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改进,所述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5-1.5W/MK。作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改进,所述发射端和接收端均具有各自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边框单元,任一边框单元包括:框体、形成于所述框体一面的装配槽、设置于所述框体一面底部位置的支撑板,所述装配槽与所述发射端或接收端的边缘轮廓相配合,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边缘设置有挡边,相邻的边框单元通过L形的连接件拆卸式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两端插接于对应的限位槽中,所述连接件与边框单元之间通过螺钉锁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中托盘、隔离支架不但具有安装固定作用,还能够起到均热及散热作用,有效地防止了磁性模组工作时的热量累积,同时不会影响磁性模组工作时的磁场和电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中发射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中接收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中边框的俯视图;图4为边框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安装于地侧的发射端1以及安装于车载侧的接收端2。所述发射端1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并基于磁感应原理,借助车载侧的接收端2对电动汽车进行无线的充电。所述发射端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托盘11、第一磁性模组12、第一隔离支架13、第二托盘14以及铝基板15,层叠设置的各结构通过螺钉紧固。所述第一托盘11、第一隔离支架13、第二托盘14均采用导热塑料,所述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3-2W/MK,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8-1W/MK。通过采用导热塑料的托盘和支架,具有加工便捷、轻量化等优点,同时也具备了金属的均热能力及导热能力,满足了磁性模组工作时的散热需求,防止了磁性模组工作时的热量累积。优选地,所述第一托盘11、第一隔离支架13、第二托盘14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隔离支架13具有安装槽131,所述第一托盘11将所述第一磁性模组12封装于所述安装槽131中。其中,所述第一磁性模组12包括:多块铺设于所述安装槽131中的铁氧体板。优选地,多块铁氧体板以阵列形式排布于所述安装槽131中。此外,所述第一隔离支架13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托盘11四周边缘相抵靠的限位凸起132,如此以便于第一托盘11的装配,方便螺丝的锁附固定。同时,所述第一托盘11、第一磁性模组12、第一隔离支架13设置于位于所述铝基板15的第二托盘14上。所述接收端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托盘21、第二磁性模组22、第二隔离支架23、第四托盘24,层叠设置的各结构通过螺钉紧固。所述第三托盘21、第二隔离支架23、第四托盘24均采用导热塑料,所述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3-2W/MK。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8-1W/MK。通过采用导热塑料的托盘和支架,具有加工便捷、轻量化等优点,同时也具备了金属的均热能力及导热能力,满足了磁性模组工作时的散热需求,防止了磁性模组工作时的热量累积。优选地,所述第三托盘21、第二隔离支架23、第四托盘24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性模组22为设置于所述第三托盘21和第二隔离支架23之间的多块铁氧体板。优选地,多块铁氧体板以阵列形式排布于所述第三托盘21和第二隔离支架23之间。此外,为了便于实现所述发射端1和接收端2的模组化设计,所述发射端1和接收端2均具有各自的边框3,所述边框3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边框单元31。任一边框单元31包括:框体311、形成于所述框体311一面的装配槽312、设置于所述框体311一面底部位置的支撑板313。所述装配槽312与所述发射端1或接收端2的边缘轮廓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安装于地侧的发射端以及安装于车载侧的接收端;/n所述发射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托盘、第一磁性模组、第一隔离支架、第二托盘以及铝基板,层叠设置的各结构通过螺钉紧固;/n所述第一托盘、第一隔离支架、第二托盘均采用导热塑料,所述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3-2W/MK,所述第一隔离支架具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托盘将所述第一磁性模组封装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托盘、第一磁性模组、第一隔离支架设置于位于所述铝基板的第二托盘上;/n所述接收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托盘、第二磁性模组、第二隔离支架、第四托盘,层叠设置的各结构通过螺钉紧固;/n所述第三托盘、第二隔离支架、第四托盘均采用导热塑料,所述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3-2W/MK。/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安装于地侧的发射端以及安装于车载侧的接收端;
所述发射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托盘、第一磁性模组、第一隔离支架、第二托盘以及铝基板,层叠设置的各结构通过螺钉紧固;
所述第一托盘、第一隔离支架、第二托盘均采用导热塑料,所述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3-2W/MK,所述第一隔离支架具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托盘将所述第一磁性模组封装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托盘、第一磁性模组、第一隔离支架设置于位于所述铝基板的第二托盘上;
所述接收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托盘、第二磁性模组、第二隔离支架、第四托盘,层叠设置的各结构通过螺钉紧固;
所述第三托盘、第二隔离支架、第四托盘均采用导热塑料,所述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3-2W/M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支架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托盘四周边缘相抵靠的限位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模组包括:多块铺设于所述安装槽中的铁氧体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喜红宋磊洪英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洁无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