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828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真空断路器、馈线终端及连接电缆,所述真空断路器通过连接电缆与馈线终端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断路器上设有电压电流传感器;具有自适应综合型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不依赖主站和通信,通过短路/接地故障检测和级差保护技术,适应于多分支、多联络配电网架,实现线路故障选择性保护,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就地自动隔离,不影响非故障区域供电,具备双向电量采集功能,实现线损数据自动采集上送,相比传统配电智能开关,大大提高了配电智能开关的标准化、集成化水平,提升了配电智能开关运行水平、运维质量与效率,满足线损管理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
本技术属于配电网
,具体涉及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
技术介绍
配电网一次与二次设备是保障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性技术。我国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明显滞后于发电和输电专业,据统计,用户停电95%以上是由配电网系统的原因引起的,同时电网有近一半的损耗是发生在配电网,配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处于较低发展状态,配电网已经称为我国电网发展的薄弱环节。随着电网公司对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规划的逐步实施,要求电网企业对电气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促使企业需要将一次设备提升为智能电气设备,二次设备向数据和智能控制节点升级,使得电气一二次设备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现阶段,电网的一二次设备基本是相对独立的。目前,我国的配网开关多采用常规的成套开关,即柱上开关+FTU+电磁式取电PT模式,常规的成套开关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一、二次设备接口不匹配,兼容性、互换性、扩展性差;设备凝露导致机构生锈卡涩;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导致的设备损毁;短路故障需要多次重合闸才能隔离故障;无法支撑线损计算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一、二次设备联动测试机制;设备防护等级较低、电流电压互感器采用电磁原理,易饱和、精度较低;产品集成化低及工艺无法保证设备长期户外运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包括真空断路器、馈线终端及连接电缆,所述真空断路器通过连接电缆与馈线终端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断路器上设有电压电流传感器,所述真空断路器内置有电容取电模块和线损采集模块。优选的,所述馈线终端内置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优选的,所述馈线终端中内嵌有安全芯片。优选的,所述馈线终端支持GPRS/微功率无线LORA/光纤等多种通讯方式。优选的,所述真空断路器自带重合闸硬压板开关,所述馈线终端具备重合闸软、硬压板。优选的,所述电压电流传感器、电容取电模块和重合闸硬压板开关上开关主回路部分均固封在环氧树脂极柱中。优选的,所述真空断路器内置“就地/远方”联动控制机械闭锁防误操作装置。优选的,所述真空断路器的整体铸造机构箱采用合金铝材质,且真空断路器上对外机械连接采用了转动密封设计。优选的,所述馈线终端采用超低功耗设计,所述馈线终端内置的操作机构为低功小型电动弹簧机构。优选的,所述真空断路器的型号具体为ZW32-12J/630-20,所述馈线终端的型号具体为SQ61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自适应综合型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不依赖主站和通信,通过短路/接地故障检测和级差保护技术,适应于多分支、多联络配电网架,实现线路故障选择性保护,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就地自动隔离,不影响非故障区域供电,具备双向电量采集功能,实现线损数据自动采集上送,相比传统配电智能开关,大大提高了配电智能开关的标准化、集成化水平,提升了配电智能开关运行水平、运维质量与效率,满足线损管理的技术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环氧树脂极柱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真空断路器;101、重合闸硬压板开关;102、电压电流传感器;103、环氧树脂极柱;2、馈线终端;3、连接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包括真空断路器1、馈线终端2及连接电缆3,真空断路器1通过连接电缆3与馈线终端2电性连接,真空断路器1上设有电压电流传感器102,真空断路器1内置有电容取电模块和线损采集模块。本实施方案中,采用电容取电模块及电压传感器取代电磁电压互感器,避免了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产生过电流以及铁磁谐振等安全问题,采用电流传感器取代电流互感器,避免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所带来的安全问题,高精度的电压电流传感器102可以满足线损计算的要求,短路及接地故障选择性保护功能,避免了多次重合闸给设备造成的冲击,及时隔离接地故障,避免了故障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采用电容取电模块提供工作电源,配合高能效磷酸铁锂后备电池,彻底解决了目前架空线路自动化实际应用中电源故障率高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现场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极柱使用户外用脂环类环氧树脂,独特的固体绝缘技术,绝缘极柱不但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电气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机械冲击性能,采用简单可靠的弹簧操作机构,能够在长时间的运行状态下保持足够的弹簧力。具体的,馈线终端2内置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具有日历、计时和闰年自动切换功能,内部时钟端子输出频率为1Hz。具体的,馈线终端2中内嵌有安全芯片;实现信息安全防护功能,包括双向身份认证,遥控、参数配置等的签名验证和数据加密保护。具体的,馈线终端2支持GPRS/微功率无线LORA/光纤等多种通讯方式;具备丰富的通讯规约,支持101规约新规范101等常用规约。具体的,真空断路器1自带重合闸硬压板开关101,馈线终端2具备重合闸软、硬压板;内置重合器功能,减少大量因瞬时性故障而造成的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具体的,电压电流传感器102、电容取电模块和重合闸硬压板开关101上开关主回路部分均固封在环氧树脂极柱103中;独特的固体绝缘技术,完美地解决了内应力、隐裂纹、局部放电等问题,结构紧凑。具体的,真空断路器1内置“就地/远方”联动控制机械闭锁防误操作装置;可实现手动分闸,自动闭锁遥控合闸功能,防止误送电造成人身伤害。简化现场操作流程,减少误操作几率,提高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具体的,真空断路器1的整体铸造机构箱采用合金铝材质,且真空断路器1上对外机械连接采用了转动密封设计;美观、强度高、防锈、耐腐蚀,彻底实现了机构箱的密封,密封等级达IP67,有效地阻止了呼吸作用带来的水分侵入,彻底杜绝了机构的凝露、锈蚀等问题。具体的,馈线终端2采用超低功耗设计,馈线终端2内置的操作机构为低功小型电动弹簧机构;机件数目少、合闸操作功率小。具体的,真空断路器1的型号具体为ZW32-12J/630-20,馈线终端2的型号具体为SQ61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采用电容取电模块及电压传感器取代电磁电压互感器,避免了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产生过电流以及铁磁谐振等安全问题,采用电流传感器取代电流互感器,避免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所带来的安全问题,高精度的电压电流传感器102可以满足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包括真空断路器(1)、馈线终端(2)及连接电缆(3),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断路器(1)通过连接电缆(3)与馈线终端(2)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断路器(1)上设有电压电流传感器(102),所述真空断路器(1)内置有电容取电模块和线损采集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包括真空断路器(1)、馈线终端(2)及连接电缆(3),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断路器(1)通过连接电缆(3)与馈线终端(2)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断路器(1)上设有电压电流传感器(102),所述真空断路器(1)内置有电容取电模块和线损采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终端(2)内置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终端(2)中内嵌有安全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终端(2)支持GPRS/微功率无线LORA/光纤通讯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断路器(1)自带重合闸硬压板开关(101),所述馈线终端(2)具备重合闸软、硬压板。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源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