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79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属于变配电工程技术领域。该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活动门、安装板、第一线缆容置件和第一止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安装板安装元器件,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围成用以容置第一线缆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一止挡件在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线缆容置空间时卡住第一线缆第一端以防止第一线缆滑出第一容置空间,实现了各条线缆有序布置,避免线缆交错,配电柜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一卡环,连接杆一端的第一固定钩钩住第一卡环,这样可以将第一线缆容置件钩住不同的第一卡环,从而移动第一线缆容置件以容置不同位置的第一线缆。

A layout structure of power trans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
本技术属于变配电工程
,涉及一种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配电柜内安装各种元器件,连接元器件的线缆布置凌乱,不便于进行检修,而且长时间线缆会破损,交错布置的线缆则会短路进而发生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对配电柜内线缆进行布局的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一端铰接于配电柜本体的活动门、设置于配电柜本体中部、用以安装元器件的多个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板底端、用以容置第一线缆的第一线缆容置件和用以在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线缆容置件时卡住第一线缆第一端以防止第一线缆从第一线缆容置件滑出的第一止挡件,所述配电柜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一卡环,所述第一线缆容置件包括用以容置第一线缆的第一容置空间、用以围成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夹持板和活动连接于第一夹持板、用以围成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二夹持板、设置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连接处的连接杆和设置于连接杆顶端、用以钩住第一卡环的第一固定钩,所述第一止挡件一端连接于第一夹持板、另一端用以在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时卡接于第二夹持板。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板铰接于第一夹持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为半球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为半球夹持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为弹性橡胶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为弹性橡胶夹持板,所述第一止挡件为弹性橡胶止挡板。r>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止挡件一端设有用以卡接于第一卡槽的卡接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的面积等于第二夹持板的面积。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一止挡件一端设有用以钩住第二卡环的第二固定钩。优选的,还包括用以支撑配电柜本体的四个支撑柱,所述配电柜本体底端设有多个用以透气的透气网。优选的,所述配电柜本体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一卡环第一端设有用以螺接于螺纹孔的第一螺杆。本技术中的安装板安装元器件,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围成用以容置第一线缆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一止挡件在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线缆容置空间时卡住第一线缆第一端以防止第一线缆滑出第一容置空间,实现了各条线缆有序布置,避免线缆交错,配电柜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一卡环,连接杆一端的第一固定钩钩住第一卡环,这样可以将第一线缆容置件钩住不同的第一卡环,从而移动第一线缆容置件以容置不同位置的第一线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第一线缆容置件与配电柜本体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第一线缆容置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第一线缆容置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配电柜本体,11-活动门,12-透气网,13-螺纹孔,2-安装板,3-第一线缆容置件,31-第一夹持板,32-第二夹持板,33-连接杆,34-第一固定钩,35-第一卡环,36-第一螺杆,37-第一止挡件,371-第二固定钩,38-第二卡环,39-第一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1、一端铰接于配电柜本体1的活动门11、设置于配电柜本体1中部、用以安装元器件的多个安装板2、设置于安装板2底端、用以容置第一线缆的第一线缆容置件3和用以在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线缆容置件3时卡住第一线缆第一端以防止第一线缆从第一线缆容置件3滑出的第一止挡件37,配电柜本体1上设有多个第一卡环35,第一线缆容置件3包括用以容置第一线缆的第一容置空间、用以围成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夹持板31和活动连接于第一夹持板31、用以围成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二夹持板32、设置于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32的连接处的连接杆33和设置于连接杆33顶端、用以钩住第一卡环35的第一固定钩34,第一止挡件37一端连接于第一夹持板31、另一端用以在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时卡接于第二夹持板32。此处,安装板2安装元器件,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32围成用以容置第一线缆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一止挡件37在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线缆容置空间时卡住第一线缆第一端以防止第一线缆滑出第一容置空间,实现了各条线缆有序布置,避免线缆交错,配电柜本体1上设有多个第一卡环35,连接杆33一端的第一固定钩34钩住第一卡环35,这样可以将第一线缆容置件3钩住不同的第一卡环35,从而移动第一线缆容置件3以容置不同位置的第一线缆。连接杆33可以焊接于第一夹持板31或者第二夹持板32上。第二夹持板32可以铰接于第一夹持板31,这样可以分别摆动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32以扩大或者缩小第一容置空间,更好地将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第一夹持板31可以为半球夹持板,第二夹持板32可以为半球夹持板,这样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32围成的第一容置空间为一个球体,可以更好地将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第一夹持板31可以为弹性橡胶夹持板,第二夹持板32可以为弹性橡胶夹持板,第一止挡件37可以为弹性橡胶止挡板,可以避免挤压第一线缆而损坏第一线缆。第二夹持板32上可以设有第一卡槽39,第一止挡件37一端可以设有用以卡接于第一卡槽39的卡接板,可以方便将第一止挡件37固定在第二夹持板32上以止挡第一线缆。第一夹持板31的面积可以等于第二夹持板32的面积,这样可以更好地容置第一线缆。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32可以对称设置,第一夹持板31、第二夹持板32相对于连接杆33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容置第一线缆。第二夹持板32上可以设有第二卡环38,第一止挡件37一端可以设有用以钩住第二卡环38的第二固定钩371,这样既可以方便将第一止挡件37止挡第一容置件,又方便开启第一止挡件37。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还可以包括用以支撑配电柜本体1的四个支撑柱,配电柜本体1底端设有多个用以透气的透气网12,透气网12可以给配电柜本体1与外界交换空气和进行散热。配电柜本体1上可以设有多个螺纹孔13,第一卡环35第一端可以设有用以螺接于螺纹孔13的第一螺杆36,方便将第一卡环35安装在配电柜本体1上。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本体(1)、一端铰接于配电柜本体(1)的活动门(11)、设置于配电柜本体(1)中部、用以安装元器件的多个安装板(2)、设置于安装板(2)底端、用以容置第一线缆的第一线缆容置件(3)和用以在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线缆容置件(3)时卡住第一线缆第一端以防止第一线缆从第一线缆容置件(3)滑出的第一止挡件(37),所述配电柜本体(1)上设有多个第一卡环(35),所述第一线缆容置件(3)包括用以容置第一线缆的第一容置空间、用以围成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夹持板(31)和活动连接于第一夹持板(31)、用以围成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二夹持板(32)、设置于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32)的连接处的连接杆(33)和设置于连接杆(33)顶端、用以钩住第一卡环(35)的第一固定钩(34),所述第一止挡件(37)一端连接于第一夹持板(31)、另一端用以在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时卡接于第二夹持板(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本体(1)、一端铰接于配电柜本体(1)的活动门(11)、设置于配电柜本体(1)中部、用以安装元器件的多个安装板(2)、设置于安装板(2)底端、用以容置第一线缆的第一线缆容置件(3)和用以在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线缆容置件(3)时卡住第一线缆第一端以防止第一线缆从第一线缆容置件(3)滑出的第一止挡件(37),所述配电柜本体(1)上设有多个第一卡环(35),所述第一线缆容置件(3)包括用以容置第一线缆的第一容置空间、用以围成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夹持板(31)和活动连接于第一夹持板(31)、用以围成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二夹持板(32)、设置于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32)的连接处的连接杆(33)和设置于连接杆(33)顶端、用以钩住第一卡环(35)的第一固定钩(34),所述第一止挡件(37)一端连接于第一夹持板(31)、另一端用以在第一线缆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时卡接于第二夹持板(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板(32)铰接于第一夹持板(3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31)为半球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32)为半球夹持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变配电工程布局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伯平姚忠明杨超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