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地面增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74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站地面增高架,包括平台(1)、立柱(2)、套环(3)和升降装置,所述立柱(2)固设于平台(1)的顶表面上,套环(3)套设于立柱(2)上且可沿立柱(2)滑动,套环(3)的外部焊接有安装板(4),所述升降装置包括U形板(5)、连杆(6)、导向柱(7)、弹簧(8)、垫块(9)和导向板(10),U形板(5)的开口朝向立柱(2)且焊接于平台(1)的顶表面上,垫块(9)放置于U形板(5)内,垫块(9)的左端面抵靠于U形板(5)的左侧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减轻维修人员劳动强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An elevated base station on the 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站地面增高架
本技术涉及基站增高架结构的
,特别是一种基站地面增高架。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把通讯天线安置到最高点以增加通讯天线信号覆盖半径,以达到理想的通讯效果。在城市居民楼、写字楼、办公楼建通讯基站架设通讯天线,为了减少对主体建筑物的影响,一般用增高架来安装通讯天线,即将通讯天线安装到增高架的上端部。增高架具有重量轻、造价底、安装简便、不对楼顶造成直接破坏之优点,增高架一般直接放置在楼房顶层,一般不必做混凝土或钢结构基础。然而,通讯天线安装到高处,若出现故障时,则需要工人采用梯架作为辅助工具,然后登到高处以对故障通讯天线进行维修或更换,这无疑是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高空作业时。若维修人员疲劳或者超负荷工作,造成维修人员从梯架上跌落下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减轻维修人员劳动强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基站地面增高架。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站地面增高架,包括平台、立柱、套环和升降装置,所述立柱固设于平台的顶表面上,套环套设于立柱上且可沿立柱滑动,套环的外部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升降装置包括U形板、连杆、导向柱、弹簧、垫块和导向板,U形板的开口朝向立柱且焊接于平台的顶表面上,垫块放置于U形板内,垫块的左端面抵靠于U形板的左侧板上,导向柱设置于U形板内且其一端固设于U形板左侧板上,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板经导向孔套设于导向柱上,弹簧套设于导向柱上,弹簧的一端固设于U形板的左侧板上,弹簧的另一端固设于导向板的端面上,导向板在弹簧的弹簧回复力下抵靠于垫块的右端面上,所述导向板的右端面与安装板之间铰接有连杆。所述立柱垂直于平台且焊接于平台的顶表面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通讯天线的安装孔。所述导向板的右端面上设置有铰链座A。所述安装板的左端面上设置有铰链座B。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铰链座A上,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铰链座B上。所述垫块为楔形块。所述立柱的顶部固设有限位板。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减轻维修人员劳动强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平台,2-立柱,3-套环,4-安装板,5-U形板,6-连杆,7-导向柱,8-弹簧,9-垫块,10-导向板,11-铰链座A,12-铰链座B,13-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2所示,一种基站地面增高架,包括平台1、立柱2、套环3和升降装置,所述立柱2固设于平台1的顶表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2垂直于平台1且焊接于平台1的顶表面上,套环3套设于立柱2上且可沿立柱2滑动,套环3的外部焊接有安装板4,所述升降装置包括U形板5、连杆6、导向柱7、弹簧8、垫块9和导向板10,U形板5的开口朝向立柱2且焊接于平台1的顶表面上,垫块9为楔形块,垫块9放置于U形板5内,垫块9的左端面抵靠于U形板5的左侧板上,导向柱7设置于U形板5内且其一端固设于U形板5左侧板上,导向板10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板10经导向孔套设于导向柱7上,弹簧8套设于导向柱7上,弹簧8的一端固设于U形板5的左侧板上,弹簧8的另一端固设于导向板10的端面上,导向板10在弹簧8的弹簧回复力下抵靠于垫块9的右端面上,所述导向板10的右端面与安装板4之间铰接有连杆6。所述安装板4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通讯天线的安装孔。如图1~2所示,所述导向板10的右端面上设置有铰链座A11,所述安装板4的左端面上设置有铰链座B12,所述连杆6的一端铰接在铰链座A11上,连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铰链座B12上。所述立柱2的顶部固设有限位板13。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维修人员要更换安装于安装板4上的通讯天线时,维修人员将垫块9从U形板5中拿出,拿出后导向板10在弹簧8的恢复力下沿着导向柱7向左移动,直到导向板10抵靠在垫块9的右端上,导向板10在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杆6向下旋转,连杆6又带动安装板4及套环3沿着立柱2向下移动,从而使通讯天线降落,此时维修人员即可站在平台1上对安装板4上的通讯天线进行维修或更换,因此无需维修人员通过梯架攀爬到高处进行维修,极大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当维修结束后,维修人员用手向右拉动导向板10,当拉到一定位置后,维修人员将垫块9放入到U形板5内,在移动过程中,导向板10带动连杆6向上旋转,连杆6带动安装板4及套环3沿着立柱2向上运动并确保垫块9的左端面抵靠在U形板5的左侧板的内壁上,放入后维修人员松开导向板10,导向板10在弹簧8的恢复力下再次抵靠在垫块9的右端面上,而此时通讯天线已经在高处,实现了将通讯天线快速安装到高处,因此无需维修人员通过梯架攀爬到高处进行安装通讯天线,进一步的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站地面增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立柱(2)、套环(3)和升降装置,所述立柱(2)固设于平台(1)的顶表面上,套环(3)套设于立柱(2)上且可沿立柱(2)滑动,套环(3)的外部焊接有安装板(4),所述升降装置包括U形板(5)、连杆(6)、导向柱(7)、弹簧(8)、垫块(9)和导向板(10),U形板(5)的开口朝向立柱(2)且焊接于平台(1)的顶表面上,垫块(9)放置于U形板(5)内,垫块(9)的左端面抵靠于U形板(5)的左侧板上,导向柱(7)设置于U形板(5)内且其一端固设于U形板(5)左侧板上,导向板(10)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板(10)经导向孔套设于导向柱(7)上,弹簧(8)套设于导向柱(7)上,弹簧(8)的一端固设于U形板(5)的左侧板上,弹簧(8)的另一端固设于导向板(10)的端面上,导向板(10)在弹簧(8)的弹簧回复力下抵靠于垫块(9)的右端面上,所述导向板(10)的右端面与安装板(4)之间铰接有连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地面增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立柱(2)、套环(3)和升降装置,所述立柱(2)固设于平台(1)的顶表面上,套环(3)套设于立柱(2)上且可沿立柱(2)滑动,套环(3)的外部焊接有安装板(4),所述升降装置包括U形板(5)、连杆(6)、导向柱(7)、弹簧(8)、垫块(9)和导向板(10),U形板(5)的开口朝向立柱(2)且焊接于平台(1)的顶表面上,垫块(9)放置于U形板(5)内,垫块(9)的左端面抵靠于U形板(5)的左侧板上,导向柱(7)设置于U形板(5)内且其一端固设于U形板(5)左侧板上,导向板(10)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板(10)经导向孔套设于导向柱(7)上,弹簧(8)套设于导向柱(7)上,弹簧(8)的一端固设于U形板(5)的左侧板上,弹簧(8)的另一端固设于导向板(10)的端面上,导向板(10)在弹簧(8)的弹簧回复力下抵靠于垫块(9)的右端面上,所述导向板(10)的右端面与安装板(4)之间铰接有连杆(6)。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萍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恒盛通信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