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器的水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27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13
一种热水器的水路总成,包括基板、均设置在基板上的冷水进水管、与外置加热装置进水端连通的混水出水管及与外置加热装置出水端连通的总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路总成集成了冷水进水管、混水出水管和总出水管,降低热水器的安装难度。

Water circuit assembly of water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水器的水路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水器的水路总成。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热水器的混水座、冷水进水管、输出水管等为独立的部件,需要分别安装和固定在热水器内部,相互之间再通过接驳水管进行连通,导致热水器内部水路复杂、接口数量多,安装难度大,同时,不利于热水器内部结构的简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的水路总成,其水路总成集成了冷水进水管、混水出水管和总出水管,降低热水器的安装难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水器的水路总成,包括基板、均设置在基板上的冷水进水管、与外置加热装置进水端连通的混水出水管及与外置加热装置出水端连通的总出水管。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增压泵,冷水进水管的输出端与增压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基板上设有增压水管,增压泵的输出端与增压水管的输入端连接,增压水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加热内胆。所述基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混水阀的混水底座,混水底座底部设有与增压水管输出端连通的冷水输入孔、与加热内胆输出端连通的热水输入孔及与混水出水管进水端连通的混水输出孔。所述总出水管和外置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节流阀的节流底座,节流底座设置在基板上,节流底座内设有节流输入孔及与总出水管输入端连通的节流输出孔;所述节流底座侧部设有与节流输入孔连通的节流输入管,外置加热装置出水端与节流输入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水进水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段及向左侧延伸的横向段,增压泵位于基板的前部;所述总出水管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同向,总出水管位于竖向段的左侧,横向段从总出水管的后部通过,增压泵位于总出水管的左侧,横向段的输出端与增压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增压水管横向设置,增压水管位于冷水进水管和总出水管的上方;所述增压水管上设有与加热内胆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接头,第一接头位于增压泵上方;所述混水底座位于基板的后部且位于增压水管的右侧,混水底座位于竖向段的上方,增压水管的右侧与冷水输入孔连通。所述基板上设有位于混水底座上部并与加热内胆输出端连接的热水接头,热水接头与热水输入孔连通;所述混水出水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向前延伸的前段及向右侧延伸的右段,前段位于基板和混水底座的前部,前段的输入端与混水输出孔连通,右段的输出端与外置加热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节流底座位于基板和总出水管的后部且位于增压水管和横向段之间,节流输入管位于基板的后部且位于节流底座的左侧。所述基板的后部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位于节流底座的右上方,第二安装座位于第一安装座的右下方。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A部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B部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6,本热水器的水路总成,包括基板1、均设置在基板1上的冷水进水管2、与外置加热装置4进水端连通的混水出水管3及与外置加热装置4出水端连通的总出水管5。水路总成集成了冷水进水管2、混水出水管3和总出水管5,降低热水器的安装难度。使用时,冷水进水管2连接自来水管,总出水管5连接热气器的出水花洒(或称热水器喷头)。外置加热装置4采用即热式电加热器,外置加热装置4用于对从混水出水管3输出的水进行补偿加热,外置加热装置4位于基板1的外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热水器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线路与外置加热装置4电连接。进一步地,包括设置在基板1上的增压泵6,冷水进水管2的输出端与增压泵6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基板1上设有增压水管7,增压泵6的输出端与增压水管7的输入端连接,增压水管7的输出端连接有加热内胆8。加热内胆8对水进行首次加热,加热内胆8位于基板1的外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基板1上对应增压泵6设置有增压底座,增压底座位于总出水管5的左侧。控制装置通过线路分别与增压泵6和加热内胆8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基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混水阀25的混水底座9,混水底座9底部设有与增压水管7输出端连通的冷水输入孔10、与加热内胆8输出端连通的热水输入孔11及与混水出水管3进水端连通的混水输出孔12。混水阀25和混水底座9的设置实现冷水和热水的混合。热水输入孔11位于混水输出孔12的上部,冷水输入孔10位于热水输入孔11和混水输出孔12的靠近增压水管7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总出水管5和外置加热装置4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节流阀26的节流底座13,节流底座13设置在基板1上,节流底座13内设有节流输入孔14及与总出水管5输入端连通的节流输出孔15;所述节流底座13侧部设有与节流输入孔14连通的节流输入管16,外置加热装置4出水端与节流输入管16的输入端连通。节流输入孔14位于节流底座13靠近节流输入管16的一侧,节流输出孔15位于节流底座13的底部。节流阀26和节流底座13的设置用于调节总出水管5的输出流量。进一步地,所述冷水进水管2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段17及向左侧延伸的横向段18,增压泵6位于基板1的前部;所述总出水管5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同向,总出水管5位于竖向段17的左侧,横向段18从总出水管5的后部通过,横向段18位于节流阀座13的下方,增压泵6位于总出水管5的左侧,横向段18的输出端与增压泵6的输入端连通。实现冷水进水管2、增压泵6及总出水管5的布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水管7横向设置,增压水管7位于冷水进水管2和总出水管5的上方;所述增压水管7上设有与加热内胆8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接头19,第一接头19位于增压泵6上方;实现增压水管7的布局设置,加热内胆8输入端和第一接头19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所述混水底座9位于基板1的后部且位于增压水管7的右侧,混水底座9位于竖向段17的上方,增压水管7的右侧与冷水输入孔10连通。实现混水底座9的布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基板1上设有位于混水底座9上部并与加热内胆8输出端连接的热水接头20,热水接头20与热水输入孔11连通;加热内胆8输出端和热水接头20之前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混水出水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向前延伸的前段21及向右侧延伸的右段22,前段21位于基板1和混水底座9的前部,前段21的输入端与混水输出孔12连通,右段22的输出端与外置加热装置4的进水端连通。实现混水出水管3的布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节流底座13位于基板1和总出水管5的后部且位于增压水管7和横向段18之间,节流输入管16位于基板1的后部且位于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水器的水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均设置在基板(1)上的冷水进水管(2)、与外置加热装置(4)进水端连通的混水出水管(3)及与外置加热装置(4)出水端连通的总出水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器的水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均设置在基板(1)上的冷水进水管(2)、与外置加热装置(4)进水端连通的混水出水管(3)及与外置加热装置(4)出水端连通的总出水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水器的水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板(1)上的增压泵(6),冷水进水管(2)的输出端与增压泵(6)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基板(1)上设有增压水管(7),增压泵(6)的输出端与增压水管(7)的输入端连接,增压水管(7)的输出端连接有加热内胆(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水器的水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混水阀(25)的混水底座(9),混水底座(9)底部设有与增压水管(7)输出端连通的冷水输入孔(10)、与加热内胆(8)输出端连通的热水输入孔(11)及与混水出水管(3)进水端连通的混水输出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热水器的水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出水管(5)和外置加热装置(4)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节流阀(26)的节流底座(13),节流底座(13)设置在基板(1)上,节流底座(13)内设有节流输入孔(14)及与总出水管(5)输入端连通的节流输出孔(15);
所述节流底座(13)侧部设有与节流输入孔(14)连通的节流输入管(16),外置加热装置(4)出水端与节流输入管(16)的输入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热水器的水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水管(2)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段(17)及向左侧延伸的横向段(18),增压泵(6)位于基板(1)的前部;
所述总出水管(5)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同向,总出水管(5)位于竖向段(17)的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东洋
申请(专利权)人:富仕迪电器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