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26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13
本申请公开一种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分割有若干个储水槽,每个所述储水槽上均对应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循环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循环管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储水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逆流阀,其中,所述逆流阀位于所述出水口处,所述循环管上连接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位于靠近所述循环管的出水端,在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出水口之间还设有活塞泵,所述活塞泵设置于所述循环管上。利用活塞泵来改善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的水流,使流向水暖垫的循环管内的水循环速度得到显著提高,在储水槽内设置有增强水的单方向流动的逆流阀从而实现畅通的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
本申请涉及水暖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
技术介绍
水暖垫是指利用水暖锅炉的加热部对储水槽里储存的水进行加热,并将生成的热水供给设置在水暖垫内部的循环管并使其循环的暖垫。与现有的内置电发热体的电热垫相比,水暖垫具有可以消除有害电子波及电阻丝引起火灾或漏电等危险性的优点。现有的水暖垫通过使用水暖锅炉实现水暖垫中的水循环,而水暖锅炉则通常是采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通常由储水槽、逆流阀、加热部以及电源装置构成。自然循环是指:通过加热部将水加热并汽化一部分,从而形成作为热水循环原动力的膨胀压力,当膨胀压力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热水被排出到水暖垫内部的循环管,流经上述水暖垫的热水变成低温水后再被排出到储水槽,储水槽中的水再供给至加热部,实现自然循环。但是利用膨胀压力来使水循环的方式,水的流动速度太慢,从而水在水暖垫中循环一个周期的时间较长,导致产品性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通过在储水槽与加热部之间设置活塞泵,提高流向水暖垫的循环管内的水循环速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流速度慢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分割有若干个储水槽,每个所述储水槽上均对应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循环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循环管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储水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逆流阀,其中,所述逆流阀位于所述出水口处,所述循环管上连接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位于靠近所述循环管的出水端,在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出水口之间还设有活塞泵,所述活塞泵设置于所述循环管上。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槽内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心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板的一面与所述逆流阀靠近所述出水口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面与所述储水槽内壁连接,所述管穿孔与所述出水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槽内设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设于所述逆流阀的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逆流阀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槽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板、储水槽内壁和所述逆流阀水平面构成三角形。进一步地,所述逆流阀的外侧包覆有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泵包括互相配合的运动部和挤压部;所述运动部包括:转动轴和偏心轮,所述转动轴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转动轴与设置在偏心轮上的连接孔卡合,所述偏心轮的外周面上连接有轴承;所述挤压部包括:与所述轴承联动的可动板、挤压包和与所述可动板连接的固定板,所述挤压包包括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连通管连通,所述连通管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端盖之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循环管连通,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挤压包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一端与所述可动板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水暖锅炉包括多组循环管,每组所述循环管均与一个储水槽连通,且每组所述循环管均连接有挤压部和加热部,每个所述运动部的偏心轮与两个所述挤压部配合,两个所述挤压部的可动板侧以对应的所述偏心轮的中心线为对称轴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偏心轮的两侧,两个所述挤压部交替轮流进行挤压。进一步地,所述可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接有能够使所述可动板所述在固定板和所述轴承之间反复运动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杆和插接在所述导杆上的套筒,在所述套筒和所述导杆的外周面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套筒和所述导杆连接后沿长度方向形成一定间隔的滑动区间。进一步地,所述水暖锅炉包括多组循环管,每组所述循环管均与一个储水槽连通,且每组所述循环管均连接有挤压部和加热部;在所述转动轴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偏心轮,每个所述偏心轮与一个所述挤压部相对应,所述轴承的外周面上连接有固定轮,所述固定轮与所述可动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偏心轮旋转时,所述固定轮在所述轴承的外周面滑动,所述固定轮连接的所述连接件及所述可动板同时上下运动而实现所述挤压包压缩或伸缩。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上的多个所述偏心轮具有相互对称的偏心方向,使多个所述挤压部的挤压包实现相互交替轮流的抽吸。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包为蛇腹形波纹管或软质的挡板类水袋。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部包括入水口、排水口和加热区,在所述加热区内设置有若干隔壁,所述若干隔壁与所述入水口和排水口形成弯折型给排水通道。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活塞泵来改善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的水流,在储水槽和加热部之间设置活塞泵,从而使流向水暖垫的循环管内的水循环速度得到显著提高,将逆流阀设置在储水槽内,并设置于出水口侧,使水经过加热部向水暖垫侧单方向循环,从而实现畅通的循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连接有分离供暖构造循环管的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加热部与活塞泵拆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运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运动部的工作状态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运动部与挤压部配合工作状态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挤压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活塞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运动部与挤压部配合工作状态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加热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储水槽;11:水位传感器;12:进水口;13:出水口;14:循环管;20:加热部;21:入水口;22:排水口;23:通道;24:隔壁;30:活塞泵;40:逆流阀;50:水暖垫;100:运动部;110:轴承;120:偏心轮;121:连接孔;130:驱动装置;131:转动轴;200:挤压部;210:可动板;211:套筒;212:抵接面;213:接触端;220:固定板;221:导杆;230:弹簧;240:端盖;241:进水管;242:出水管;243:连通管;250:挤压包;260:固定轮;270: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利用加热温度引起膨胀压力来使水循环的方式,水的流动速度太慢,从而水在水暖垫中循环一个周期的时间较长,导致产品性能不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包括储水箱10,所述储水箱10内分割有若干个储水槽,每个所述储水槽上均对应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所述进水口12与循环管14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分割有若干个储水槽,每个所述储水槽上均对应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循环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循环管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储水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逆流阀,其中,所述逆流阀位于所述出水口处,所述循环管上连接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位于靠近所述循环管的出水端,在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出水口之间还设有活塞泵,所述活塞泵设置于所述循环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分割有若干个储水槽,每个所述储水槽上均对应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循环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循环管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储水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逆流阀,其中,所述逆流阀位于所述出水口处,所述循环管上连接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位于靠近所述循环管的出水端,在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出水口之间还设有活塞泵,所述活塞泵设置于所述循环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内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心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板的一面与所述逆流阀靠近所述出水口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面与所述储水槽内壁连接,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内设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设于所述逆流阀的上下两侧;
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逆流阀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槽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板、储水槽内壁和所述逆流阀水平面构成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阀的外侧包覆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垫用自然循环式水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泵包括互相配合的运动部和挤压部;
所述运动部包括:转动轴和偏心轮,所述转动轴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转动轴与设置在偏心轮上的连接孔卡合,所述偏心轮的外周面上连接有轴承;
所述挤压部包括:与所述轴承联动的可动板、挤压包和与所述可动板连接的固定板,所述挤压包包括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连通管连通,所述连通管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与端盖之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循环管连通,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所述挤压包与所述开口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正洙
申请(专利权)人:延边可喜安东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