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04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握持部,所述风扇主体包括扇罩、固定安装在扇罩内的电机以及固定于电机输出轴上的扇叶,所述握持部包括壳体以及定位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定位安装有雾化片和水箱,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一安装面,该安装面上开设有一出雾口以使定位安装于壳体内的雾化片外露,所述扇罩的底部通过一转轴枢接于所述壳体的安装面上,以使该扇罩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面旋转而将所述出雾口遮盖或者使所述出雾口外露于该扇罩的出风侧,以解决现有的便携式风扇水箱中的水会从雾化件的微孔中渗出而导致漏水的问题。

A portable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风扇
本技术涉及风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携式风扇。
技术介绍
人们在炎热的夏天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觉热得难受。于是常常会随身携带蒲扇或纸扇,以便于随时随地降温乘凉使用,但这种风扇使用起来需要耗费人力摇扇子,人的活动又导致更发热,所以实际使用效果不佳。因而市场上推出用电池来提供电能的便携式电风扇。如专利CN206724386U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喷雾风扇,包括风扇主体以及电源部,风扇主体包括前扇罩、后扇罩,前扇罩、后扇罩组合安装于扇叶的外围,扇叶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电机与电源部电性连接,风扇主体上安装有水箱以及与电源部电性连接的雾化件,水箱上的排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雾化件,风扇主体前侧的中心部位形成有用于嵌套安装雾化件的腔体。该便携喷雾风扇能够在吹风散热的同时喷出雾化的水汽,使得吹出的风具备一定的湿度,可降低人体感受的温度,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但这种便携喷雾风扇的水箱设置于风扇主体,在该风扇未工作或者是雾化件未工作的时候,水箱内的水会从雾化件的微孔中渗出而导致漏水的问题,而且水箱设置于风扇主体上增加了风扇主体的整体重量,不利于握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风扇,以解决现有的便携式风扇水箱中的水会从雾化件的微孔中渗出而导致漏水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握持部,所述风扇主体包括扇罩、固定安装在扇罩内的电机以及固定于电机输出轴上的扇叶,所述握持部包括壳体以及定位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源组件,所述壳体内还定位安装有雾化片和水箱,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一安装面,该安装面上开设有一出雾口以使定位安装于壳体内的雾化片外露,所述扇罩的底部通过一转轴枢接于所述壳体的安装面上,以使该扇罩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面旋转而将所述出雾口遮盖或者使所述出雾口外露于该扇罩的出风侧。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顶盖、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内壳体上,且与该内壳体形成一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被隔板分隔成电源腔室和雾化腔室,所述电源组件和雾化片分别安装于电源腔室和雾化腔室内,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外,且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一吸水棉芯,该吸水棉芯的顶部延伸至容置腔室内且与雾化片相抵,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以将内壳体以及水箱遮盖。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位于雾化腔室下方的一侧往另一侧方向凹陷而形成用于放置水箱的容置空间,所述雾化腔室底面上具有往容置空间延伸设置的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具有与雾化腔室连通的通孔,所述水箱固定在该固定部上,且所述水箱内的吸水棉芯的顶部穿过通孔与雾化片相抵。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与所述水箱的开口的内壁密封且过紧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位于容置空间旁侧的侧壁上具有往容置空间内凸设的导向块,所述水箱具有与该导向块相匹配设置的导向槽。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的上部的外周壁上具有多个卡槽,外壳体的内周壁上具有与卡槽相匹配设置的多个卡接块。进一步的,所述风扇主体和握持部的外形均为扁平状,所述握持部上还设置有防滑垫。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固接于所述扇罩的底部上,该转轴的外周面上具有一沿该转轴径向凸设的限位块,所述安装面具有与该限位块相匹配设置的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中空设置,固定安装于扇罩内的电机的导线穿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风扇在只需开启风扇而无需雾化加湿时,直接控制电机工作即可,即该便携式风扇的风扇主体无需旋转即可直接进行工作。而当需开启雾化加湿时,将风扇主体旋转一定角度,以将安装面上的出雾口201外露出来,然后开启雾化片工作,风扇主体吹出的风会将雾化的水雾一同吹出,起到加湿降温的作用。由于该便携式风扇的水箱位于握持部内,因此雾化片不工作的时候,不会存在现有技术中漏水的问题,而且雾化片不工作的情况下,扇罩的底面将出雾口遮盖住,还可防止灰尘落入到雾化片上而将雾化片上的雾化微孔堵住。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便携式风扇未旋转时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风扇主体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便携式风扇未旋转时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握持部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便携式风扇旋转至一定角度后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握持部的爆炸图。图7示出了内壳体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密封圈的示意图。图9示出了便携式风扇旋转至一定角度后放置于桌面上的示意图。图10示出了风扇主体的示意图。图11示出了风扇主体的剖视图。图12示出了控制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风扇,该便携式风扇包括风扇主体1和握持部2。其中,所述风扇主体1包括扇罩10、固定安装在扇罩10内的电机11以及固定于电机11输出轴上的扇叶12。具体的,参考图2,扇罩10由前扇罩10a和后扇罩10b相互固定而成。电机11固定安装在后扇罩10b而驱动扇叶12旋转,以将风从前扇罩10a吹出。所述握持部2包括壳体20以及定位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源组件30,电源组件30用于控制电机11以及下文中的雾化片40的工作。本实施例中的电源组件30包括电池300、电路板301和控制按键302,其中控制电机11和雾化片40工作的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现有技术中获得,也可参考图12中的电路图。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风扇与现有技术的差别在于,所述壳体20内还定位安装有雾化片40和水箱50。其中,所述壳体20的顶部具有一安装面200,该安装面200上开设有一出雾口201以使定位安装于壳体20内的雾化片40外露,所述扇罩10的底部通过一转轴13枢接于所述壳体20的安装面200上,以将该风扇主体1安装在所述握持部2上,并且以使该扇罩10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面200旋转。其中优选在扇罩10的底部形成底面,该底面与安装面200相对应设置,扇罩10旋转时能够将所述出雾口201遮盖或者使所述出雾口201外露于该扇罩10的出风侧。参考图1和图5,当只需开启风扇而无需雾化加湿时,直接通过控制按键302控制电机11工作即可,即该便携式风扇的风扇主体1无需旋转即可直接进行工作。而当需开启雾化加湿时,将风扇主体1旋转一定角度,以将安装面200上的出雾口201外露出来,然后开启雾化片40工作,风扇主体1吹出的风会将雾化的水雾一同吹出,起到加湿降温的作用。由于该便携式风扇的水箱位于握持部2内,因此雾化片40不工作的时候,不会存在现有技术中漏水的问题,而且雾化片40不工作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握持部,所述风扇主体包括扇罩、固定安装在扇罩内的电机以及固定于电机输出轴上的扇叶,所述握持部包括壳体以及定位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定位安装有雾化片和水箱,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一安装面,该安装面上开设有一出雾口以使定位安装于壳体内的雾化片外露,所述扇罩的底部通过一转轴枢接于所述壳体的安装面上,以使该扇罩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面旋转而将所述出雾口遮盖或者使所述出雾口外露于该扇罩的出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握持部,所述风扇主体包括扇罩、固定安装在扇罩内的电机以及固定于电机输出轴上的扇叶,所述握持部包括壳体以及定位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定位安装有雾化片和水箱,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一安装面,该安装面上开设有一出雾口以使定位安装于壳体内的雾化片外露,所述扇罩的底部通过一转轴枢接于所述壳体的安装面上,以使该扇罩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面旋转而将所述出雾口遮盖或者使所述出雾口外露于该扇罩的出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盖、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内壳体上,且与该内壳体形成一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被隔板分隔成电源腔室和雾化腔室,所述电源组件和雾化片分别安装于电源腔室和雾化腔室内,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外,且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一吸水棉芯,该吸水棉芯的顶部延伸至容置腔室内且与雾化片相抵,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以将内壳体以及水箱遮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位于雾化腔室下方的一侧往另一侧方向凹陷而形成用于放置水箱的容置空间,所述雾化腔室底面上具有往容置空间延伸设置的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具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锋王凤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简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