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瓦斯治理用喷孔闭锁式防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00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瓦斯治理用喷孔闭锁式防喷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作为安装基础的槽钢,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单元,箱体的右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箱体的上下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管与管座,管座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锁定板,管座与锁定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右端连接有拉簧,锁定板上转动连接有锁扣,锁扣与滑板的右端活动卡接,滑板的下侧壁上且位于锁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钢管使煤、液体与瓦斯的混合物进入箱体的内部,液体与煤从管座处排出,瓦斯通过第二钢管收集到外部设备中,防止了瓦斯四处扩散在矿坑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瓦斯治理用喷孔闭锁式防喷装置
本技术涉及钻煤装置
,具体为一种煤矿瓦斯治理用喷孔闭锁式防喷装置。
技术介绍
钻式采煤是一种煤层中有间隔地打大口径钻孔的采煤方法,一般沿水平方向钻入煤层,可钻入60m甚至更深,并且为了提高钻孔效率,钻杆目前大部分采用通水中空的形式,在钻机旋转时,切割头将煤切割下来,钻杆将煤向后运输落入运输机中,煤在深埋地下时其中会有瓦斯气体产生,但是在现有的钻煤过程中,对于瓦斯气体无法有效的收集在一起,水、煤、气混在一起从钻孔中往外排出,导致瓦斯气体飘散到矿坑内,不仅浪费了瓦斯资源,而且极大的危害工人的人生安全,并且对于喷到高压瓦斯气体会产生喷灌现象,高压瓦斯气体会顺着管路四处蔓延,无法快速调整或切断管路的话,危险性很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煤矿瓦斯治理用喷孔闭锁式防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瓦斯治理用喷孔闭锁式防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瓦斯治理用喷孔闭锁式防喷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作为安装基础的槽钢,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有供钻杆穿过的密封单元,所述箱体的侧壁上且位于密封单元的下方与槽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右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所述箱体的上下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管与管座;所述管座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锁定板,所述管座与锁定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锁定板的下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钢管,所述滑板与锁定板上均开有贯穿孔。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右端连接有拉簧,且拉簧的右端固定连接在锁定板的右端侧壁上,所述锁定板上开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与滑板的右端活动卡接,所述滑板的下侧壁上且位于锁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拨块。优选的,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夹板、隔板、两个封板、两个摩擦片与密封垫,所述夹板、隔板与两个封板通过螺杆固定连接在箱体的侧壁上,且两个摩擦片转动连接在夹板的内部,所述密封垫固定连接在两个摩擦片之间,所述密封垫的中部开有与钻杆轮廓相适配的孔。优选的,所述槽钢的侧壁上开有腰型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管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套。优选的,所述通槽的两侧壁设有方向朝上的耳板,且所述锁扣包括转动块和挂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钢管使切割下来的煤、液体与瓦斯的混合物落入箱体的内部,并根据煤与液体质量较重下落、瓦斯质量轻向上移动的原理,从而使煤、液体与瓦斯在箱体的内部分离,即液体与煤从管座处落入运输机中,瓦斯通过第二钢管收集到外部的处理器中,防止瓦斯四处扩散在矿坑内部,确保了工人的生命安全;当箱体内涌入大量煤、液体以及瓦斯时,通过拉动滑板并松开后,拉簧会将滑板大幅度向右拉动,快速堵住管座的底端口部,切断煤与液体的流出的管路,防止瓦斯从管座处泄漏,有利于进一步的将瓦斯彻底回收干净,待瓦斯从第二钢管全部收集完毕后,向左拉动滑板并松开,滑板被锁扣卡住,此时煤与液体的输出通道打开,保证钻煤的方便快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管座、滑板、锁定板与第三钢管处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与密封单元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滑板与锁定板处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图5的B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夹板、隔板、封板、摩擦片与密封垫处的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的槽钢与腰型孔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锁扣和通槽的爆炸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锁扣与拨块脱离后的状态图。图中:1、箱体,2、密封单元,201、夹板,202、隔板,203、封板,204、摩擦片,205、密封垫,3、螺杆,4、槽钢,5、腰型孔,6、第一钢管,7、第二钢管,8、管座,9、密封套,10、锁定板,11、滑板,12、拉簧,13、通槽,1301、耳板,14、锁扣,1401、转动块,1402、挂钩,15、拨块,16、第三钢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0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瓦斯治理用喷孔闭锁式防喷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作为安装基础的槽钢4,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单元2,密封单元2主要作用是阻挡固体、液体以及气体经由钻杆与箱体1缝隙泄漏喷出,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且位于密封单元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槽钢4,槽钢4作为安装基础可与钻机支架连接后,本装置由槽钢4支撑并固定,所述箱体1的右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6,所述箱体1的上下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管7与管座8,第二钢管7为瓦斯流向收集容器的通道,第二钢管7的上端通过外部的管道与收集瓦斯的容器连接,管座8为煤与液体提供输送通道;所述管座8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锁定板10,所述管座8与锁定板10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11,所述锁定板10的下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钢管16,第三钢管16将与瓦斯气体分离的煤水混合物排出传输到外部输送设备上,滑板11和锁定板10上均开有贯穿孔,滑板11可以在管座8和锁定板10之间滑动,当两个贯穿孔重合时,即通路此时煤水混合物从下方排出,瓦斯等气体从上方第二钢管7排出,当遇到高压瓦斯需要停机排气时,滑动滑板11使两个贯穿孔分离,则此时瓦斯气只能从上方的第二钢管7排出,防止因压力过大,从底部的第三钢管16冲出。具体的,为了实现两个贯穿孔稳定快速的连通与切断,当锁扣14将滑板11扣住后,滑板11上的贯穿孔使管座8和第三钢管16的通道贯通,当滑板11被拉簧12向右拉动后,滑板11将管座8和第三钢管16的通道堵死,所述滑板11的右端连接有拉簧12,且拉簧12的右端固定连接在锁定板10的右端侧壁上,所述锁定板10上开有通槽13,所述通槽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锁扣14。具体的,所述锁扣14与滑板11的右端活动卡接,所述滑板11的下侧壁上且位于锁扣1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拨块15,通槽13的两侧壁设有方向朝上的耳板1301,锁扣14包括转动块1401和挂钩1402,当向左拉动滑板11,滑板11下方的拨块15与锁扣14完全脱离,无接触时,如图10的情况所示,锁扣14会根据重力自行向下转动,此时松开滑板11,滑板11会被拉簧12大幅度的向右拉动,滑板11上的贯穿孔会与锁定板10的贯穿孔错开,实现液体与煤下落的通道封闭;若想将液体与煤下落到运输机的通道打开,再次拉动滑板11,拨块15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会触碰到锁扣14的转动块1401,并会使转动块1401带着挂钩1402转动,从而使挂钩1402翻转起来,当挂钩1402转动高于滑板11的板面后,松开滑板11,此时滑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瓦斯治理用喷孔闭锁式防喷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作为安装基础的槽钢(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供钻杆穿过的密封单元(2),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且位于密封单元(2)的下方与槽钢(4)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右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6),所述箱体(1)的上下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管(7)与管座(8);/n所述管座(8)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锁定板(10),所述管座(8)与锁定板(10)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11),所述锁定板(10)的下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钢管(16),所述滑板(11)与锁定板(10)上均开有贯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瓦斯治理用喷孔闭锁式防喷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作为安装基础的槽钢(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供钻杆穿过的密封单元(2),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且位于密封单元(2)的下方与槽钢(4)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右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6),所述箱体(1)的上下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管(7)与管座(8);
所述管座(8)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锁定板(10),所述管座(8)与锁定板(10)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11),所述锁定板(10)的下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钢管(16),所述滑板(11)与锁定板(10)上均开有贯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瓦斯治理用喷孔闭锁式防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1)的右端连接有拉簧(12),且拉簧(12)的右端固定连接在锁定板(10)的右端侧壁上,所述锁定板(10)上开有通槽(13),所述通槽(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锁扣(14),所述锁扣(14)与滑板(11)的右端活动卡接,所述滑板(11)的下侧壁上且位于锁扣(1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拨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阳王伟赵伟刘斌刘德成武沛武陶柱夏小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致尚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