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单根自动引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698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单根自动引扣装置,其包括手柄杆、拉杆和轴向竖直设置的扶正圆弧板,扶正圆弧板的外壁与手柄杆底部铰接,拉杆一端与手柄杆中部铰接,另一端形成有一体制成的拉钩,扶正圆弧板上部的开口两侧对称形成有两个导向板以便于将方钻杆顺利引导进入扶正圆弧板的内侧,扶正圆弧板内壁中部上沿周向凸出形成有一用于搭接并覆盖在待接的钻具台阶面上的卡环,扶正圆弧板下端还设有一用于卡紧在钻具外壁上的扶正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接单根时,通过杠杆原理改变用力方向,并节约用力,同时保证了对扣成功率,还保护了钻具的台阶面,减少了井下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现场试验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单根自动引扣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钻井领域,尤其是一种接单根自动引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钻井现场非顶驱接钻杆过程中,首先将待接的钻杆母螺纹向上放入钻台的小鼠洞中,然后由司钻和内外钳工配合作业将方钻杆的公扣端放入待接的钻杆母扣端进行对扣,因为待连接的公母扣不在一条重力铅垂线上,而是在与铅垂线成一定角度的斜线方向连接,方钻杆的重心是在井口上方,距离小鼠洞大约有一米的距离,每次接单根时候拉方钻杆与小鼠洞单根对扣,这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小刹把基本普及,司钻视觉没有以前那么直观,加之钻台湿滑,拉方钻杆时脚底踩不住,容易造成人员摔倒等危险。方钻杆和钻具对口成功率低,造成钻具台阶面受损,增加井下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省力、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的接单根自动引扣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单根自动引扣装置,包括手柄杆、拉杆和轴向竖直设置的扶正圆弧板,所述扶正圆弧板的外壁与手柄杆底部铰接,所述拉杆一端与手柄杆中部铰接,另一端形成有一体制成的拉钩,所述扶正圆弧板上部的开口两侧对称形成有两个导向板以便于将方钻杆顺利引导进入扶正圆弧板的内侧,该扶正圆弧板内壁中部上沿周向凸出形成有一用于搭接并覆盖在待接的钻具台阶面上的卡环,该扶正圆弧板下端还设有一用于卡紧在钻具外壁上的扶正环,所述扶正环上形成有开口以便于其能够顺利地从钻具上卡入和弹出。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杆和拉杆之间还通过一弹簧连接以保证拉杆水平设置。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导向板由扶正圆弧板向其两侧逐渐扩张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扶正圆弧板上端沿径向向外倾斜设置有若干个防压的圆弧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接单根自动引扣装置,其结构简单;在操作方面,接单根时,通过杠杆原理改变用力方向,并节约用力,同时保证了对扣成功率,还保护了钻具的台阶面,减少了井下风险。本技术通过现场试验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接单根自动引扣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扶正圆弧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扶正圆弧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接单根自动引扣装置包括手柄杆1、拉杆2、轴向竖直设置的扶正圆弧板3、导向板4、卡环5、扶正环6、弹簧7和圆弧片8。所述手柄杆1底部与扶正圆弧板3的外壁铰接,该手柄杆1中部与拉杆2一端铰接。所述手柄杆1和拉杆2之间还通过一弹簧7连接以保证拉杆2水平设置,这样就可以避免拉杆2向下翻转,进而避免操作人员弯腰去拿取拉杆2,降低了劳动强度。所述拉杆2一端与手柄杆1中部铰接,另一端形成有一体制成的拉钩21,拉钩21用于钩住方钻杆。所述扶正圆弧板3的外壁与手柄杆1底部铰接,该扶正圆弧板3的弧内径和所用钻具和方钻杆保护接头的外径尺寸一致。所述扶正圆弧板3上部的开口两侧对称形成有两个导向板4,其中两个所述导向板4由扶正圆弧板3向其两侧逐渐扩张设置,这样的设计便于将方钻杆顺利引导进入扶正圆弧板3的内侧,两个导向板4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扶正圆弧板3上。所述扶正圆弧板3内壁中部上沿周向凸出形成有一卡环5,卡环5搭接并覆盖在待接的钻具台阶面上,卡环5的尺寸与钻具的台阶面相匹配,卡环5的宽度等于钻具台阶面的宽度,卡环5采用上部焊接以保证卡环5下部的平滑性,厚度不大于5mm,卡环5长度和扶正圆弧板3的周向弧长相同,但厚度不能过厚,防止被方钻杆保护接头和钻具挤住。卡环5搭接在钻具的台阶面上,可以作为重力支撑点;同时卡环5还可以保护覆盖住的台阶面。所述扶正圆弧板3下端还设有一用于卡紧在钻具外壁上的扶正环6,所述扶正环6上形成有开口以便于其能够顺利地从钻具上卡入和弹出。扶正环6采用钢性钢片制成,其弧度跟所用钻具外径相同以保证能抱住钻具,前面的开口为120mm左右,以保证接完单根后能利用其弹性从钻具侧面及时撤出。所述扶正圆弧板3上端沿径向向外倾斜设置有若干个防压的圆弧片8。圆弧片8用于保护扶正圆弧板3上端部,避免方钻杆对其磕碰,同时倾斜设置的圆弧片8还可以将拉偏的方钻杆引导进入到扶正圆弧板3的内侧,具有导向的作用。圆弧片8可以与扶正圆弧板3一体制成,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另外,圆弧片8也可以由沿径向向外扩张且倾斜设置的圆弧板代替。接单根时,将扶正圆弧板3从待接的钻具上部套入,将卡环5卡在待接的钻具台阶面上,用拉钩21钩住方钻杆,向后拉动手柄杆1然后下压,被拉方钻杆在导向板4的引导下顺利进入扶正圆弧板3的内侧,与下方的钻具对扣成功。本技术的装置利用了杠杆原理,扶正圆弧板3上的卡环5在钻具的台阶面上作为该装置的重力支撑点,在扶正圆弧板3外壁上的连接轴作为支点,形成一组省力杠杆,降低劳动强度,保证了对扣准确率,而且安全方面大大提高。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单根自动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杆(1)、拉杆(2)和轴向竖直设置的扶正圆弧板(3),所述扶正圆弧板(3)的外壁与手柄杆(1)底部铰接,所述拉杆(2)一端与手柄杆(1)中部铰接,另一端形成有一体制成的拉钩(21),所述扶正圆弧板(3)上部的开口两侧对称形成有两个导向板(4)以便于将方钻杆顺利引导进入扶正圆弧板(3)的内侧,该扶正圆弧板(3)内壁中部上沿周向凸出形成有一用于搭接并覆盖在待接的钻具台阶面上的卡环(5),该扶正圆弧板(3)下端还设有一用于卡紧在钻具外壁上的扶正环(6),所述扶正环(6)上形成有开口以便于其能够顺利地从钻具上卡入和弹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单根自动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杆(1)、拉杆(2)和轴向竖直设置的扶正圆弧板(3),所述扶正圆弧板(3)的外壁与手柄杆(1)底部铰接,所述拉杆(2)一端与手柄杆(1)中部铰接,另一端形成有一体制成的拉钩(21),所述扶正圆弧板(3)上部的开口两侧对称形成有两个导向板(4)以便于将方钻杆顺利引导进入扶正圆弧板(3)的内侧,该扶正圆弧板(3)内壁中部上沿周向凸出形成有一用于搭接并覆盖在待接的钻具台阶面上的卡环(5),该扶正圆弧板(3)下端还设有一用于卡紧在钻具外壁上的扶正环(6),所述扶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波王春星王滨王福忠杨毅刘长庆王宝忠张燕刘骏孙肇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