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式砖带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87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式砖带网片,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砖带网片本体,所述砖带网片本体由并行的第一金属丝、第二金属丝和金属丝网焊接而成,所述第一金属丝、第二金属丝左右两端分别制成开放式弯钩形状,开放式弯钩所在面与金属丝网面锐角夹角10°‑8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金属丝、第二金属丝两端做成弯钩形状,从而可使两段砖带网片通过弯钩方便、快捷的进行卡勾连接,在施工现场可安全、快速制作出符合墙体长度尺寸的砖带网片,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

Connecting brick belt me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式砖带网片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指一种放置在建筑墙体中的连接式砖带网片。
技术介绍
我们现有的建筑墙体有几种建筑方式,或是用砖垒砌而成,或是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又或者是二者结合的砖混结构。为了增强墙体的抗震、抗裂能力,在进行施工时,通常要在墙体中放入金属丝制的砖带网片。在实际建筑过程中,由于建造的墙体长度不一,需要的砖带网片长度也不尽相同,前期批量预制的砖带网片是固定长度,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要,如果现场改制砖带网片长度,有两种方法可以采用,一种是将两段砖带网片重叠放置一定长度,一种是对砖带网片长度进行改造。第一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浪费材料,且砖带网片受力时重叠部分容易脱节,起不到抗震、抗裂作用;第二种方法需要对砖带网片进行切割、焊接等工作,增加了施工难度,还费时、费力、费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连接式砖带网片,该砖带网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拼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平行放置的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之间焊接有金属丝网,所述第一金属丝左右两端均制成弯钩形状,所述第一金属丝左右两端弯钩形状可为圆弧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金属丝左右两端弯钩所在平面均与金属丝网所在平面锐角夹角为10°-80°,所述第二金属丝左右两端均制成弯钩形状,所述第二金属丝左右两端弯钩形状可为圆弧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二金属丝左右两端弯钩所在平面均与金属丝网所在平面锐角夹角为10°-8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下方倾斜,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下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下方倾斜,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下方倾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下方倾斜,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下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下方倾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的第一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下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平面上方倾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砖带网在施工现场改变长度时需要借助工具进行切割、焊接等操作而造成的费时、费力、费人工的问题,或者需要重叠放置砖带网片造成的浪费材料的问题。通过预先批量生产出不同长度的砖带网片,采用长度组合的方式,将带有倾斜角度的弯钩卡勾连接在一起,无需对砖带网片进行切割、焊接,就可快速、便捷的制作出符合实际施工长度的砖带网片,操作方式简单、安全,抗震、抗裂效果好,且节省材料,省时、省力、省人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弯钩平面与金属丝网平面夹角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1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2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中:1、第一金属丝;2、第二金属丝;3、金属丝网;4、第一金属丝左端斜向下方弯钩;5、第一金属丝右端斜向上方弯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方”、“下方”、“左端”、“右端”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特定的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式砖带网片,在平行放置的第一金属丝1和第二金属丝2之间焊接有金属丝网3,所述第一金属丝1左右两端均制成弯钩形状,所述第一金属丝1左右两端弯钩形状可为圆弧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金属丝1左右两端弯钩所在平面均与金属丝网3所在平面锐角夹角为10°-80°,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右两端均制成弯钩形状,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右两端弯钩形状可为圆弧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右两端弯钩所在平面均与金属丝网3所在平面锐角夹角为10°-80°。在本技术中,所述砖带网片第一金属丝1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3平面下方倾斜,所述的第一金属丝1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3平面上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3平面下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2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3平面上方倾斜。本技术具体使用时,将砖带网片放在施工墙体上,第一段砖带网片右端与第二段砖带网片左端通过弯钩进行卡勾连接,第二段砖带网片右端与第三段砖带网片左端通过弯钩进行卡勾连接,直到达到需要的目标长度尺寸。在此过程中,施工工人不需要任何工具对砖带网片进行改造,就可对砖带网片进行连接,制造出符合墙体施工长度要求的砖带网片。具体实施例二参照图4,本技术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做成另一种结构形式,砖带网片只有一端有弯钩形状,其特征在于平行放置的第一金属丝1和第二金属丝2之间焊接有金属丝网3,所述第一金属丝1左端和第二金属丝2左端均不制成弯钩形状,呈自然伸直状态,所述第一金属丝1右端制成弯钩形状,所述第一金属丝1右端弯钩面与所述金属丝网3平面锐角夹角为10°-80°,所述第二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平行放置的第一金属丝(1)、第二金属丝(2)之间焊接有金属丝网(3),所述第一金属丝(1)左右两端均制成弯钩形状,所述第一金属丝(1)左右两端弯钩形状可为圆弧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金属丝(1)左右两端弯钩所在平面均与金属丝网(3)所在平面锐角夹角为10°-80°,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右两端均制成弯钩形状,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右两端弯钩形状可为圆弧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右两端弯钩所在平面均与金属丝网(3)所在平面锐角夹角为10°-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平行放置的第一金属丝(1)、第二金属丝(2)之间焊接有金属丝网(3),所述第一金属丝(1)左右两端均制成弯钩形状,所述第一金属丝(1)左右两端弯钩形状可为圆弧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金属丝(1)左右两端弯钩所在平面均与金属丝网(3)所在平面锐角夹角为10°-80°,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右两端均制成弯钩形状,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右两端弯钩形状可为圆弧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右两端弯钩所在平面均与金属丝网(3)所在平面锐角夹角为1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丝(1)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3)平面下方倾斜,所述的第一金属丝(1)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3)平面上方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3)平面下方倾斜,所述第二金属丝(2)右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3)平面上方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式砖带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丝(2)左端弯钩向所述金属丝网(3)平面上方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宁
申请(专利权)人:安平县雪龙丝网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