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683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应用在雨水收集装置领域,解决了异物容易进入收集管中将收集管堵塞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水池、连通在水池上的收集管,屋檐下设有条形的承接斗,所述承接斗与所述收集管连通,所述承接斗的开口设有盖板,所述承接斗上远离所述屋檐的一边沿所述承接斗的长度方向设有转套,所述转套中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有效防止雨水进入收集管中,从而防止收集管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BIM是一种三位软件,能够生成建筑三维图,并且管道内水流进行监控,快速找出管道堵塞位置。目前,公告号为CN2079594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雨水收集系统,它包括雨水收集管道、流量监测终端、信号发射板以及BIM模型仿真装置,所述流量监测终端与信号发射板连接,所述信号发射板与控制中心连接,所述控制中心连接BIM模型仿真装置。这种基于BIM的雨水收集系统,通过BIM模型仿真装置和流量监控终端,来监控雨水收集管道、雨水利用管道的流量变化,进而检测管道中的被堵塞的位置。但是,上述基于BIM的雨水收集系统只能够监控出管道堵塞的位置,却不能够有效防止管道堵塞。雨水收集主要有房屋的屋面收集、地表渗透等,由于屋面雨水收集需要竖直安装收集管,而房顶上的灰尘、沙土、以及一些不溶于水的生活垃圾都容易在风力的带动下进入收集管道中,导致维修困难,从而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防止异物进入收集管中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其优点是,通过盖板的设置,防止异物在风力的带动下进入收集管中。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水池、连通在水池上的收集管,屋檐下设有条形的承接斗,所述承接斗与所述收集管连通,所述承接斗的开口设有盖板,所述承接斗上远离屋檐的一边沿所述承接斗的长度方向设有转套,所述转套中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顺着屋檐进入承接斗中,在顺着收集管进入水池中,从而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在不下雨的时候,盖板将承接斗遮盖住,从而防止灰尘和其他的异物在风力在带动下进入承接斗,随着长时间的积累,进入收集管中,最终顺着水流堆积在收集管的一个角落,从而将收集管堵塞,给后期的维修带来麻烦。第一电机用于自动驱动盖板转动,当下雨的时候,电机驱动盖板打开,当不下雨时,第一电机驱动盖板合上,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盖板的开合,更加的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上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中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承接斗的底部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均通过导线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雨水首先进入凹陷部被第一液位传感器感应到,并将信号传递到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第一电机驱动,使得盖板打开;当不下雨时,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都感应不到水,此时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第一电机驱动盖板将承接斗遮盖住。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第一电机的启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斗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弧形的托架,所述托架固定在房屋的竖直墙壁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托架用于托住承接斗,便于承接斗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管的管口设有过滤网,所述承接斗内位于所述收集管的端口滑移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诉承接斗的内表面弹性贴合,所述毛刷上设有插板,所述插板穿过承接斗的侧壁并延伸到所述承接斗的外侧,所述承接斗的外侧设有用于驱动插板移动的驱动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屋面上会有灰尘和一些固体小颗粒,在暴风雨的天气下,异物还是会进入承接斗中,过滤网进一步防止异物进入收集管中。当异物被积累在过滤网的外侧时,会将过滤网的网孔堵住,此时毛刷用于清理过滤网上的异物,使得雨水能够顺畅的进入收集管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毛刷自动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斗倾斜设置,在所述收集管和所述承接斗的低端之间设有与所述承接斗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和所述收集管均靠近所述承接斗的末端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特别大时,此时多余的雨水会从排水管直接排出。由于水流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从而使得水流会先流经收集管,当收集管来不及收集时,才会从排水管排出,从而不会影响雨水的收集。同时毛刷从过滤网上清理的异物会顺着排水管排出,从而防止异物堆积在承接斗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承接斗外侧的第二电机、螺纹连接在插板上的丝杠,所述丝杠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电机转动时,此时第二电机能够驱动丝杆转动,接着将插板在丝杠上滑移,进而带动插板移动,实现自动化移动清理收集管管口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毛刷栅滑移连接在所述插板上,所述毛刷上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有锁紧钉。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毛刷滑移连接在插板上,从而能够调节毛刷和承接斗之间的弹力,进一步便于清理吸附性强的异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池设置在地表下,所述水池中设有潜水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潜水泵便于将水池中的水抽出,输送到家用的冲水马桶中或者作为洗车、浇花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盖板的设置便于,防止不下雨的时候,异物进入到承接斗中;2、毛刷的设置,方便在下雨的过程中,进入到承接斗中的异物清理出去。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承接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机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排水管、集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毛刷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池;11、收集管;12、潜水泵;13、过滤网;14、排水管;15、托架;2、承接斗;21、盖板;22、转轴;23、转套;24、第一电机;25、凹陷部;26、第一液位传感器;27、第二液位传感器;28、继电器;3、驱动装置;31、插板;32、第二电机;33、丝杠;34、滑槽;35、毛刷;36、锁紧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一种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水池1、连通在水池1上的收集管11,屋檐下设有条形的承接斗2,在墙体上设置托架15,托架15有多个,用于将承接斗2托住,承接斗2与收集管11连通。当下雨时,此时雨水顺着屋檐落在承接斗2中,在从承接斗2顺着收集管11进入水池1中,从而起到雨水收集的作用。在水池1内设置潜水泵12,潜水泵12用于将水池1中水输出来,水池1中的水用来冲马桶、洗车、浇花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参考图2和图3,在承接斗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盖板21,在盖板21上设置转轴22,在承接斗2上远离屋檐的一侧设有转套23,转轴22转动连接在转套23中,在转轴22上设置第一电机24,转轴22和盖板21一体,同时转轴22和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一体。第一电机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水池(1)、连通在水池(1)上的收集管(11),其特征在于,屋檐下设有条形的承接斗(2),所述承接斗(2)与所述收集管(11)连通,所述承接斗(2)的开口设有盖板(21),所述承接斗(2)上远离屋檐的一边沿所述承接斗(2)的长度方向设有转套(23),所述转套(23)中转动连接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24),所述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2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2)与所述盖板(2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水池(1)、连通在水池(1)上的收集管(11),其特征在于,屋檐下设有条形的承接斗(2),所述承接斗(2)与所述收集管(11)连通,所述承接斗(2)的开口设有盖板(21),所述承接斗(2)上远离屋檐的一边沿所述承接斗(2)的长度方向设有转套(23),所述转套(23)中转动连接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24),所述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2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2)与所述盖板(2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上设有凹陷部(25),所述凹陷部(25)中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26),所述承接斗(2)的底部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27),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26)和第二液位传感器(27)均通过导线连接有继电器(28),所述继电器(28)与所述第一电机(2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斗(2)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弧形的托架(15),所述托架(15)固定在房屋的竖直墙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11)的管口设有过滤网(13),所述承接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