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弹式驱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67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21
一种自动上弹式驱鸟器,包括机架、上弹机构和发射机构;上弹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摆臂末端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抓取组合安装在摆臂的首端,控制器与电机连接,弹夹竖直设置在摆臂的外侧,抓取组合转动到低位时置于弹夹底端下方;发射机构安装在机架的一侧;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机架底部,微动开关安装在发射筒的中上部,该微动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发射筒通过连接件竖直安装在固定座上且与所述弹夹置于同一平面;抓取组合转动到中位时置于发射筒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整个发射过程连贯稳定,能够实现全自动的取弹、装弹过程,连续性强,省时省力,不仅效率高,而且能有效避免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Automatic bird repe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上弹式驱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场安保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机场的自动上弹式驱鸟器。
技术介绍
驱鸟专指军民用机场为了保护飞行器起降安全,为了防止飞机高速起降时飞鸟被吸入飞机发动机,或撞击飞机机体、起落架、尾翼、挡风玻璃等所有飞机机体,从而在机场关键飞行区、尤其是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跑道或滑行道上采取的一切防止鸟类入侵的听觉恐吓、视觉震慑、直接捕杀、化学、生态或雷达预警等一切手段。驱鸟设施种类较多,分为机械式驱鸟设施、声波式驱鸟设施和炮弹式驱鸟设施。其中炮弹式驱鸟设施主要是通过向高空发射驱鸟弹来驱散鸟群。现有的炮弹类驱鸟设施有手持式的也有落地式的,都是需要操作者手动启动发射机构进行炮弹发射,且炮弹的储量有限,需要频繁装弹,效率低,强度大,在鸟群高发期,不能满足大批量鸟群的驱散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炮弹类驱鸟设施需要操作者手动操控,危险系数高;单次装配炮弹数量极少,需要频繁装弹,费时费力,稳定性差,效率低。(二)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上弹式驱鸟器,包括机架、上弹机构和发射机构,上弹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包括电机、控制器、摆臂、弹夹和抓取组合;电机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机架上,摆臂的末端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抓取组合安装在摆臂的首端,控制器与电机连接,弹夹竖直设置在摆臂的外侧,通过连接件安装机架上,抓取组合转动到低位时置于弹夹底端下方;发射机构安装在机架的一侧,包括发射筒、固定座和微动开关;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机架底部,微动开关安装在发射筒的中上部,该微动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发射筒通过连接件竖直安装在固定座上且与所述弹夹置于同一平面;所述抓取组合转动到中位时置于发射筒的上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抓取组合垂直摆臂设置,包括安装框、弹簧、调节杆、压力调节旋钮、活动夹和固定夹;安装框与摆臂侧面固接,安装框内侧相对设置活动夹和固定架,固定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安装框内侧一端,活动夹通过连接件与调节杆端部连接,调节杆穿过安装框,其置于安装框外侧的杆体上套装弹簧,弹簧外部套装有弹簧套,调节杆自由端穿过弹簧套侧壁与套装在弹簧套外部的压力调节旋钮固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固定夹和活动夹均为矩形口的漏斗状结构,其端口的四个端面均为斜面,其中部设置有安装连接件的孔;固定夹和活动夹的上下两侧面均为斜面结构,二者相对设置构成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结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弹夹通过弹夹安装架安装在机架上,弹夹安装架为L型板体,两段板体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弹夹外壁和机架连接;弹夹下部设置有一用于对弹夹内子弹进行限位的分度销。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夹的下部两侧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该凹槽的弧度与单体外径相对应;弹夹下部下方设置有一弹仓,该弹托的包括弹托和托座,托座通过连接件与弹夹侧壁连接,弹托为弧形板,其尾端通过连接板与托座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发射机构中,发射筒中部设置有一辅助座,该辅助座包括套装在发射筒外部的抱箍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调节板,抱箍与调节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板和抱箍垂直设置,调节板和抱箍上用于连接的孔均为长条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电机带动摆臂圆周旋转,其旋转角度为270度,旋转位置包括置于弹夹顶部正上方的高位、置于弹夹底部正下方的低位和置于发射筒上端口上方的中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摆臂连接,另一端安装有一接近开关,该接近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受控。(三)能达到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这种驱鸟器能够一次性装弹至少连续发射20发炮弹,整个发射过程连贯稳定,能够实现全自动的取弹、装弹过程,连续性强,省时省力,不仅效率高,而且能有效避免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抓取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微动开关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辅助座里的调节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辅助座里的抱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夹安装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夹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摆臂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夹侧视图。图12为图11中的A-A向剖面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夹的主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弹夹侧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弹仓主视图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弹仓的侧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中弹仓与弹夹位置示意图。图中:支脚1,外壳2,摆臂3,弹夹4,发射机构5,分度销6,电机7,接近开关8,弹夹安装架9,抓取组合10,子弹11,机架12,控制器13,弹仓14。发射机构中:发射筒5-1、微动开关5-2、辅助座5-3、固定座5-4;抓取组合中:安装框10-1、弹簧10-2、压力调节旋钮10-3、固定夹10-4、活动夹10-5、调节杆10-6、弹簧套10-7;弹仓中:弹托14-1、托座14-2、连接板1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和介绍。参见附图1-10,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这种驱鸟器是一种一次装弹实现20发自动连射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这种自动上弹式驱鸟器,包括机架、上弹机构和发射机构。上弹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包括电机、控制器、摆臂、弹夹和抓取组合。电机7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安装在机架12上,摆臂3的末端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抓取组合10安装在摆臂的首端,控制器13安装在机架上且与电机7连接。弹夹4竖直设置在摆臂3外侧,通过弹夹安装架9安装在机架上。机架外部设置有外壳,电机、控制器等部件设置在外壳内部,摆臂、弹夹和发射机构设置在外壳外部的机架上。发射机构5包括发射筒5-1、微动开关5-2、辅助座5-3、固定座5-4。固定座5-4通过螺栓或铆钉等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机架一侧的底部,微动开关5-2安装在发射筒5-1的中上部,该微动开关与控制器13连接,为控制器发射炮弹是否到位的信号。发射筒5-1通过辅助座5-3竖直安装在固定座上且与弹夹置于同一平面。作为优选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抓取组合10垂直摆臂设置,包括安装框10-1、弹簧10-2、压力调节旋钮10-3、固定夹10-4、活动夹10-5、调节杆10-6、弹簧套10-7。安装框10-1与摆臂侧面固接,安装框10-1为下端开口的矩形框体,下部的内侧相对设置有活动夹和固定架。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框内侧一端,活动夹通过螺钉与调节杆端部连接,调节杆穿过安装框的侧面,其置于安装框外侧的杆体上套装弹簧10-2,弹簧外部套装有弹簧套10-7,调节杆的自由端穿过弹簧套侧壁与套装在弹簧套外部的压力调节旋钮10-3固接。压力调节旋钮10-3与弹簧套10-7之间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活动配合,压力调节旋钮10-3可带动调节杆左右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弹式驱鸟器,包括机架、上弹机构和发射机构,其特征在于:/n上弹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包括电机、控制器、摆臂、弹夹和抓取组合;电机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机架上,摆臂的末端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抓取组合安装在摆臂的首端,控制器与电机连接,弹夹竖直设置在摆臂的外侧,通过连接件安装机架上,抓取组合转动到低位时置于弹夹底端下方;/n发射机构安装在机架的一侧,包括发射筒、固定座和微动开关;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机架底部,微动开关安装在发射筒的中上部,该微动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发射筒通过连接件竖直安装在固定座上且与所述弹夹置于同一平面;所述抓取组合转动到中位时置于发射筒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弹式驱鸟器,包括机架、上弹机构和发射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弹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包括电机、控制器、摆臂、弹夹和抓取组合;电机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机架上,摆臂的末端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抓取组合安装在摆臂的首端,控制器与电机连接,弹夹竖直设置在摆臂的外侧,通过连接件安装机架上,抓取组合转动到低位时置于弹夹底端下方;
发射机构安装在机架的一侧,包括发射筒、固定座和微动开关;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机架底部,微动开关安装在发射筒的中上部,该微动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发射筒通过连接件竖直安装在固定座上且与所述弹夹置于同一平面;所述抓取组合转动到中位时置于发射筒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弹式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组合垂直摆臂设置,包括安装框、弹簧、调节杆、压力调节旋钮、活动夹和固定夹;安装框与摆臂侧面固接,安装框内侧相对设置活动夹和固定架,固定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安装框内侧一端,活动夹通过连接件与调节杆端部连接,调节杆穿过安装框,其置于安装框外侧的杆体上套装弹簧,弹簧外部套装有弹簧套,调节杆自由端穿过弹簧套侧壁与套装在弹簧套外部的压力调节旋钮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弹式驱鸟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夹和活动夹均为矩形口的漏斗状结构,其端口的四个端面均为斜面,其中部设置有安装连接件的孔;固定夹和活动夹的上下两侧面均为斜面结构,二者相对设置构成上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天杨佳阳刘福良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安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