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67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其包括若干个用于盛放原料的原料筒,盛放有水的原料筒的入口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一罐体,连接管道与罐体的侧壁上端连接,罐体的下端设有一进水口;罐体内位于进水口的上方设有一除氯室;罐体内位于除氯室的下方为稳流室、位于除氯室的上方为软化室;除氯室包括由上、下隔板夹设的除氯颗粒,上、下隔板上均设置有通孔;软化室为设置在罐体内的至少一层离子交换树脂层,罐体内位于软化室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固液分离的分离膜。该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高效地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钙镁氯等离子,再通入原料筒中准备后续的切削液配比工作,避免增大切削沉淀的生成以及对机床和机床加工件的影响。

A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cutting fl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切削液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透明水溶性切削液的常规配方主要有:透明水溶性切削液乙二醇65.8%、四硼酸钠3.0%、偏硅酸钠1.0%、磷酸钠0.2%,余量为水;其主要用于结构钢的车削、研磨和钻孔,使用时再用水稀释3倍即可。由于原料中所需的水常采用为自来水,虽进行了消毒处理,去除了细菌等,但其中也会含有微量杂质,以及钙镁氯等离子,这些物质会增大切削沉淀的生成,同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会对机床和机床加工件都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其包括若干个用于盛放原料的原料筒,盛放有水的原料筒的入口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一罐体,连接管道与罐体的侧壁上端连接,罐体的下端设有一进水口;罐体内位于进水口的上方设有一除氯室;罐体内位于除氯室的下方为稳流室、位于除氯室的上方为软化室;除氯室包括由上、下隔板夹设的除氯颗粒,上、下隔板上均设置有通孔;软化室为设置在罐体内的至少一层离子交换树脂层,罐体内位于软化室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固液分离的分离膜。进一步地,离子交换树脂层包括由上、下滤网夹设的离子交换树脂,且离子交换树脂未将上、下滤网之间的空间填充满。进一步地,除氯颗粒为亚硫酸钙,设置在上、下隔板上的通孔等间隔分布,且通孔的尺寸小于除氯颗粒的尺寸。进一步地,稳流室内放置有若干个鹅暖石,且鹅暖石的尺寸由远离进水口的一端向临近进水口的一端逐渐增大。进一步地,分离膜为微滤膜,微滤膜套设在上、下框体内;且其中一个框体上设置有凸起部,另一个框体上设置有与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部,微滤膜的边缘设置有孔体、并穿套在凸起部上,上、下框体通过螺纹或螺钉连接。进一步地,连接管道上与罐体连接的一端高度高于连接管道上与原料筒连接的一端高度,进水口处设有一限制水从罐体内流出的单向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随着罐体内通入的自来水的量的增多,水位线逐渐升高,并依次经过罐体内的稳流室、除氯室、软化室和分离膜,高效地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钙镁氯等离子,再通入原料筒中准备后续的切削液配比工作,避免了增大切削沉淀的生成以及后续对机床和机床加工件的影响;且其通过对结构的有效设计,随着罐体内水位线的升高,对水进行逐层充分处理,同时增大了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的分离膜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的上、下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的分离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原料筒;2、连接管道;3、罐体;4、进水口;5、除氯室;6、稳流室;7、软化室;8、上隔板;9、下隔板;10、除氯颗粒;11、通孔;12、离子交换树脂层;13、分离膜;14、上滤网;15、下滤网;16、鹅暖石;17、上框体;18、下框体;19、凸起部;20、凹部;21、孔体;22、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包括若干个原料筒1,用于盛放原料,以便后续配比切削液。其中,盛放有水的原料筒1的入口端通过连接管道2连接有一罐体3,连接管道2与罐体3的侧壁上端连接,罐体3的下端设有一进水口4。在具体实施中,市用的自来水从罐体3的侧壁下端进入罐体3内,经罐体3处理后,再从罐体3侧壁上端的连接管道2中流至用于盛放水的原料筒1内;在进水口4处设有一单向阀22,用于限制水从罐体3内流出。该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的罐体3内位于进水口4的上方设有一除氯室5,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自来水在对地下水进行过滤、除菌等操作时,会采用氯化法,因此自来水中会含有残留氯,会影响后续切削液的配比;因此除氯室5的设置对自来水中含有的氯进行去除,避免影响配比的切削液的性能。在具体实施中,优选除氯室5包括由上、下隔板8、9夹设的除氯颗粒10,除氯颗粒10可选用为亚硫酸钙颗粒,其采用颗粒方式,增大接触除氯效率;在上、下隔板8、9上均设置有通孔11,用于水的通过;且设置在上、下隔板8、9上的通孔11等间隔分布,使水能够均流通过;通孔11的尺寸小于除氯颗粒10的尺寸,避免除氯颗粒10从通孔11流出。罐体3内位于除氯室5的下方为稳流室6、位于除氯室5的上方为软化室7;在具体实施中,自来水进入罐体3内时,先进入稳流室6,随着进入的水量逐渐增多,水位线逐渐升高,并逐渐进入除氯室5和软化室7,进行除氯和软化处理;其首先对进入罐体3内的自来水进行稳流,确保了后续除氯和软化过程的高效进行。在实际操作中,稳流室6内放置有若干个鹅暖石16,在对稳流室6内放置鹅暖石16时,可先对鹅暖石16进行灭菌去杂等处理,再将其放置在稳流室6中。同时,令鹅暖石16的尺寸由远离进水口4的一端向临近进水口4的一端逐渐增大,在向罐体3内通入自来水时,通过大块的鹅暖石16对其一定程度的阻流,减小水在罐体3内的紊流,平缓的水流;再流至小块的鹅暖石16处,此时鹅暖石16之间的间隙增多,分流路径变多,进一步增强了稳流效果;同时,该设置还可使得自来水中未处理干净的部分不溶解杂质加速沉淀。该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通过软化室7对自来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离子,避免其增大切削沉淀的生成以及后续对机床和机床加工件的影响。具体地,软化室7为设置在罐体3内的至少一层离子交换树脂层12,当水位线渐渐升高至软化室7后,水与离子交换树脂层12接触,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层12除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其采用多层离子交换树脂层12多次逐层处理,提高了去除效率。在具体实施中,优选离子交换树脂层12包括由上、下滤网14、15夹设的离子交换树脂,且使得离子交换树脂的尺寸小于上、下滤网14、15的间隙,令离子交换树脂夹在上、下滤网14、15间不流出。同时,使得离子交换树脂未将上、下滤网14、15之间的空间填充满,即在上、下滤网14、15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由于离子交换树脂遇水后会有一定程度的膨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用于盛放原料的原料筒,盛放有水的原料筒的入口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一罐体,所述连接管道与罐体的侧壁上端连接,所述罐体的下端设有一进水口;所述罐体内位于进水口的上方设有一除氯室;/n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除氯室的下方为稳流室、位于所述除氯室的上方为软化室;所述除氯室包括由上、下隔板夹设的除氯颗粒,所述上、下隔板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软化室为设置在罐体内的至少一层离子交换树脂层,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软化室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固液分离的分离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用于盛放原料的原料筒,盛放有水的原料筒的入口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一罐体,所述连接管道与罐体的侧壁上端连接,所述罐体的下端设有一进水口;所述罐体内位于进水口的上方设有一除氯室;
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除氯室的下方为稳流室、位于所述除氯室的上方为软化室;所述除氯室包括由上、下隔板夹设的除氯颗粒,所述上、下隔板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软化室为设置在罐体内的至少一层离子交换树脂层,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软化室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固液分离的分离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层包括由上、下滤网夹设的离子交换树脂,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未将上、下滤网之间的空间填充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削液的原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氯颗粒为亚硫酸钙,设置在所述上、下隔板上的通孔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川张光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燕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