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663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聚乙烯网、薄绵、以及附着在薄绵上的种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和用于固定的硬质塑料桩,其中聚乙烯网通过粘着剂与薄绵相连,该植生毯铺设在现状土施工坡面上,并用硬质塑料桩进行固定,在聚乙烯网的表层铺设有沙质土,所述薄绵为天然可降解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坡面杂草、碎石、浮土和杂物除去;将薄绵以及聚乙烯网埋入坡顶处10cm,剩余部分紧贴坡面并展开;加入第二卷植生毯时需要将第一卷植生毯重叠在第二卷植生毯的上方,上下重叠10cm;打入硬质塑料桩进行固定,在聚乙烯网上端铺设沙质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施工简单,并且可快速实现坡面绿化。

A degradable ecological planting blanke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止水土流失、植被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基建的快速发展,人们由于急速开发而导致在城市中随处可见人工填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发通过简单的的施工使人工填土实现早期绿化,这种方式并不能满足城市绿化的需要,实现效果也并不理想;以及在高速公路两旁都需要绿色植被来防止水土流失,现如今,作为一般的绿化手法,即使进行播种,也只是表面性地被播种的种子,容易干燥或下雨的时候被冲走、如果放置不管,发芽率会变得极低,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造价低廉,美观实用,又能起到良好效果的植生毯至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其主要目的在于细粒的土壤容易因降雨或侵蚀导致流失,为了促进植物生长,不能缺少土壤流失的防护。可降解生态布在施工完后会随着夜里的露水或降雨慢慢从网上脱离,在种子发芽前吸附到土壤中。它可以代替根须,在防止细粒土壤,种子,肥料的流失上有显著的效果。可以说是起到了初期的根须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聚乙烯网、薄绵、附着在薄绵上的种子和肥料、以及用于固定的硬质塑料桩,其中聚乙烯网通过水溶性的粘着剂与薄绵相连,所述该植生毯铺设在现状土施工坡面上,并用硬质塑料桩进行固定,在聚乙烯网的表层铺设有沙质土,所述薄绵为天然可降解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聚乙烯网、薄绵、附着在薄绵上的种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以及用于固定的硬质塑料桩,其中聚乙烯网通过水溶性的粘着剂与薄绵相连,所述该植生毯铺设在现状土施工坡面上,并用硬质塑料桩进行固定,在聚乙烯网的表层铺设有沙质土,所述薄绵为天然可降解材料。优选的,所述聚乙烯网的网眼大小为15mm×20mm。优选的,为了使植生毯牢固固定住,所述坡面上硬质塑料桩的横向间距为1m,纵向间距为1m,且硬质塑料桩的外壁侧面设置有多个倒刺防止拉出。优选的,所述薄绵为可降解生态布,所述生态布的材质选用可降解纤维。优选的,所述种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粘附在薄绵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粘着剂的材质为水性高分子-易氰酸酯胶粘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现状土施工坡面杂草、碎石、浮土和杂物除去;S2:将薄绵以及聚乙烯网埋入坡顶处10cm,剩余部分紧贴坡面并展开;S3:加入第二卷植生毯时需要将第一卷植生毯重叠在第二卷植生毯的上方,上下重叠10cm;S4:打入硬质塑料桩进行固定,在聚乙烯网表层铺设沙质土。优选的,为了促进草的根叶生长,覆土应为有利于排水的土壤,因此铺设沙质土的厚度为1-3cm。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使用可降解型薄绵,可以化解被冲刷与发芽的矛盾现象,确保植物的稳定生长,同时薄绵及其附着其上的肥料一段时间后被植物吸收,可还原大自然,对环境无害。2、可维持坡面长期、稳定的绿化;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相互配合作用,可维持坡面绿化长期稳定的生长。3、施工简单,无需大型的器械和特殊的器具。仅以人工即可快速完成全场施工,绿化效果好。4、该植生毯可应用于道路两旁的绿化、还可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美观环境,以及在紧急灾害对策及灾害恢复上的实践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的断面图;图3为硬质塑料桩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硬质塑料桩的结构视图。图中:1、现状土施工坡面;2、种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3、薄绵;4、聚乙烯网;5、覆土;6、硬质塑料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参照图1和图2和图3,其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聚乙烯网4、薄绵3、附着在薄绵3上的种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2、以及用于固定的硬质塑料桩6,其中聚乙烯网4通过水溶性的粘着剂与薄绵3相连,所述该植生毯铺设在现状土施工坡面1上,并用硬质塑料桩6进行固定,在聚乙烯网4的表层铺设有沙质土,所述薄绵3为天然可降解材料。同时薄绵3也可选用可降解生态布,为了可以实现可降解的效果,生态布的材质选用可降解纤维。通过直接将种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2粘附在生态布上,实现植物的快速生长,生态布遇水会吸附在坡面,可以化解被冲刷与发芽的矛盾现象,确定植物的稳定生长。该植生毯可维持坡面长期、稳定的绿化,通过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相互配合作用,可维持坡面绿化长期稳定的生长。具体地,薄绵3选用可降解复合纤维;使用高柔软性,通气性,锁水性的天然材质,可发挥施工初期的耐侵蚀效果,使环保效果提升;为了使植物可以均匀发芽,稳定、旺盛的生长,所述种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2通过水溶性的粘着剂粘附在薄绵3的下表面,所述水溶性的粘着剂为水性高分子-易氰酸酯胶粘剂;薄绵3的长度为2m×25m,所述聚乙烯网4的网眼大小为15mm×20mm;聚乙烯网4为表层网,目的为保护薄绵3不被损坏;为了使植生毯牢固固定住,所述坡面上硬质塑料桩6的间距为1m,且硬质塑料桩6的外壁侧面设置有多个倒刺防止拉出。如图4所示;所述硬质塑料桩6的长度为230mm。工作原理:细粒的土壤容易因降雨或侵蚀导致流失,为了促进植物生长,不能缺少土壤流失的防护。可降解生态布在施工完后会随着夜里的露水或降雨慢慢从网上脱离,在种子发芽前吸附到土壤中。它可以代替根须,在防止细粒土壤,种子,肥料的流失上有显著的效果,可以说是起到了初期的根须的功能。该植生毯是由水溶性的粘着剂使表面的聚乙烯网4和薄绵3相接,夜晚凝结的露珠或水分使聚乙烯网4和薄绵3分开,吸收水的薄绵3保持凹凸的斜面,紧紧的贴在现状土施工坡面1上,为了防止因风引起的种子干燥、在薄绵3中使之附着种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2、种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2用含有高分子的水溶性粘着剂粘附在薄绵3下表面、再用一点点的水使种子从薄绵3脱离、掉在施工基面上、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相互配合作用,促使种子快速发芽。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的制备方法,一种应用于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为:S1:将现状土施工坡面1杂草、碎石、浮土和杂物除去;S2:将薄绵3以及聚乙烯网4埋入坡顶处10cm,剩余部分紧贴坡面并展开;S3:加入第二卷植生毯时需要将第一卷植生毯重叠在第二卷植生毯的上方,上下重叠10cm;S4:打入硬质塑料桩6进行固定,在聚乙烯网4表层铺设沙质土。其中为了促进草的根叶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聚乙烯网(4)、薄绵(3)、以及附着在薄绵(3)上的种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2)、用于固定的硬质塑料桩(6),其中聚乙烯网(4)通过粘着剂与薄绵(3)相连,所述该植生毯铺设在现状土施工坡面(1)上,并用硬质塑料桩(6)进行固定,在聚乙烯网(4)的表层铺设有沙质土,所述薄绵(3)为天然可降解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聚乙烯网(4)、薄绵(3)、以及附着在薄绵(3)上的种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2)、用于固定的硬质塑料桩(6),其中聚乙烯网(4)通过粘着剂与薄绵(3)相连,所述该植生毯铺设在现状土施工坡面(1)上,并用硬质塑料桩(6)进行固定,在聚乙烯网(4)的表层铺设有沙质土,所述薄绵(3)为天然可降解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网(4)的网眼大小为15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桩(6)的横向间距为1m,纵向间距为1m,且硬质塑料桩(6)的外壁侧面设置有多个倒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生态植生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绵(3)为可降解生态布,所述生态布的材质为可降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正木功士户来义仁浮田一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日植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