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舵轮底盘及全向AGV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627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舵轮底盘及全向AGV叉车,涉及AGV技术领域,双舵轮底盘包括底盘本体、两个舵轮、两个万向轮以及四组弹性组件;四组组弹性组件分设在底盘本体的四角位置,四组组弹性组件的上端分别与底盘本体固定连接,两个舵轮和两个万向轮分别与四组弹性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舵轮与两个万向轮呈对角设置。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叉车载重能力差且容易导致舵轮和万向轮以及两者与底盘连接处变形损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舵轮底盘及全向AGV叉车
本技术涉及AGV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舵轮底盘及全向AGV叉车。
技术介绍
现在的运输业及物流业中,货品的搬运一般由叉车完成,现在的叉车多为人工式,即由工人操纵叉车的运行及叉车上货叉的举升动作和下降动作,进而完成搬运作业。随着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快速兴起,人们寄希望于AGV车完成无人驾驶的搬运功能。现有的叉车在叉起货物时,舵轮和万向轮直接承受货物大能量一次冲击,且当货物重量过大时,舵轮和万向轮以及两者与底盘连接处很容易因大能量瞬时冲击发生变形损坏,导致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舵轮底盘及全向AGV叉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叉车载重能力差且容易导致舵轮和万向轮以及两者与底盘连接处变形损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舵轮底盘,包括底盘本体、两个舵轮、两个万向轮以及四组组弹性组件;四组所述弹性组件分设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四角位置,四组所述弹性组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底盘本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舵轮和两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舵轮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本体(100)、两个舵轮(200)、两个万向轮(300)以及四组弹性组件;/n四组所述弹性组件分设在所述底盘本体(100)的四角位置,四组所述弹性组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底盘本体(10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舵轮(200)和两个所述万向轮(300)分别与四组所述弹性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舵轮(200)与两个所述万向轮(300)呈对角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舵轮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本体(100)、两个舵轮(200)、两个万向轮(300)以及四组弹性组件;
四组所述弹性组件分设在所述底盘本体(100)的四角位置,四组所述弹性组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底盘本体(10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舵轮(200)和两个所述万向轮(300)分别与四组所述弹性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舵轮(200)与两个所述万向轮(300)呈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舵轮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基板(110)以及数量相同的压簧(130)、安装座(120)和导向轴(140);
所述基板(110)与所述舵轮(200)或所述万向轮(30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120)与所述底盘本体(100)固定连接,所述基板(110)设有与所述安装座(120)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所述安装座(120)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压簧(130)位于所述基板(110)和所述安装座(120)之间,所述导向轴(14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压簧(130)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导向轴(140)两端分别设有不能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舵轮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140)两端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均为第一螺母,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与所述导向轴(140)两端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舵轮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140)为螺栓,所述第一阻挡部为所述螺栓的螺帽,所述第二阻挡部为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张贻弓沈长鹏吴耀华张小艺蒋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洛杰斯特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