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明明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60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所述花盆本体的内底部覆盖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上端装填有土壤,所述弹性气囊的上下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弹性气囊上贯穿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花盆本体的底部内设有与排水孔连通的储水腔,所述花盆本体的侧壁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空腔分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底部设有与弹性气囊通过连接管连通的折叠气囊,所述折叠气囊的上端与活塞连接,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底部与储水腔之间通过吸水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在土壤干涸时自动的进行浇水,并且能够自动为土壤增添营养液。

A flowerpot that can be watered automa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盆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
技术介绍
花盆是用来种植植物的器具,现在的家庭中都会摆放较多的花盆植物,植物需要定期的浇水,尤其是一些喜水植物,不定期的浇水,土壤内水分流失后,土壤干涸,植物根部吸收不到水分,会造成植物的枯萎死亡。目前的家庭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忘记给植物浇水,甚至长期不浇水,植物很容易死亡,所以需要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其能够在土壤干涸时自动的进行浇水,并且能够自动为土壤增添营养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所述花盆本体的内底部覆盖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上端装填有土壤,所述弹性气囊的上下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弹性气囊上贯穿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花盆本体的底部内设有与排水孔连通的储水腔,所述花盆本体的侧壁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空腔分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底部设有与弹性气囊通过连接管连通的折叠气囊,所述折叠气囊的上端与活塞连接,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底部与储水腔之间通过吸水管连通,所述花盆本体的上端内壁环绕嵌设有第一环形管,所述第一环形管的内壁环绕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第一环形管与第二腔体之间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吸水管与出水管内均安装有单向阀。优选地,所述吸水管的下端接近储水腔的内底部。优选地,所述花盆本体的侧壁安装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与第一腔体通过吸液管连通,所述吸液管与第一腔体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腔体的中段位置,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顶部设有吸气管,所述花盆本体的内壁环绕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环形管,所述第二环形管位于土壤内,所述第二环形管的内壁环绕设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吸气管与吸液管内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吸气管的管径小于吸液管的管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设置有储水腔,能够收集浇水时流出的多余水分,节约水资源。2、设置有弹性气囊以及折叠气囊,能够在正常浇水时,利用土壤的重量压缩弹性气囊,将气体挤入折叠气囊内从而带动活塞上升,将储水腔内的水吸入第二腔体内,当土壤干涸重量变轻时,弹性气囊复位,此时活塞下移将水挤入第一环形管进行浇水,滋润干涸的土壤,避免植物缺水。3、设置有第一腔体以及储液罐,能够往储液罐内加入营养液,能够在浇水时往土壤中同时注入营养液,使植物生产的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的实施例二示意图。图中:1土壤、2花盆本体、3弹性气囊、4储水腔、5排水孔、6弹簧、7第一腔体、8出水管、9第一环形管、10出水孔、11活塞、12连接管、13折叠气囊、14吸水管、15第二腔体、16吸气管、17第二环形管、18储液罐、19吸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2,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2,花盆本体2的内底部覆盖有弹性气囊3,弹性气囊3的上端装填有土壤1,弹性气囊3的上下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6,弹性气囊3上贯穿设有多个排水孔5,花盆本体2的底部内设有与排水孔5连通的储水腔4,花盆本体2的侧壁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活塞11,活塞11将空腔分为第一腔体7与第二腔体15,第二腔体15的内底部设有与弹性气囊3通过连接管12连通的折叠气囊13,折叠气囊13的上端与活塞11连接,第二腔体15的内底部与储水腔4之间通过吸水管14连通,花盆本体2的上端内壁环绕嵌设有第一环形管9,第一环形管9的内壁环绕设有多个出水孔10,第一环形管9与第二腔体15之间通过出水管8连通,吸水管14与出水管8内均安装有单向阀,使储水腔4内的水只能单向的从吸水管14吸入,第二腔体15内的水只能单向从出水管8排出。本专利技术中,吸水管14的下端接近储水腔4的内底部,使储水腔4内的水能够完全的被吸走。本实施例中,当人为的正常浇水时,土壤1经过浇水后,土壤1中饱含水分,整体重量变重,此时重量大于弹簧6的弹力,将弹性气囊3压扁,多余的水分通过排水孔5流入储水腔4内,压扁的弹性气囊3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12被挤入折叠气囊13内,折叠气囊13充气膨胀,向上张开,带动活塞11上移,第二腔体15产生吸力将储水腔4内的水通过吸水管14吸入第二腔体15内,当土壤1干涸时,土壤1由于水分的流失重量变轻,此时弹簧6的弹力大于整体的重力,使弹性气囊3恢复,将折叠气囊13内的气体吸回,活塞11下移将第二腔体15内的水通过出水管8挤入第一环形管9内,最终由多个出水孔10喷出进行浇灌,使植物得到应急的水分。实施例二: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花盆本体2的侧壁安装有储液罐18,储液罐18与第一腔体7通过吸液管19连通,吸液管19与第一腔体7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腔体7的中段位置,第一腔体7的内顶部设有吸气管16,花盆本体2的内壁环绕设有与第一腔体7连通的第二环形管17,第二环形管17位于土壤1内,第二环形管17的内壁环绕设有多个出液孔,吸气管16与吸液管19内均安装有单向阀,吸气管16的管径小于吸液管19的管径。本实施例中,往储液罐18内注入营养液,当土壤1干涸,弹性气囊3回弹时,使活塞11下移,此时第一腔体7产生吸力,在活塞11在第一腔体7的上半部分移动时,通过吸气管16往第一腔体7内吸入空气,当活塞11在第一腔体7的下半部分滑动时,此时活塞11已经滑过吸液管19,由于吸液管19的管径大于吸气孔16的管径,此时吸液的量会远大于吸气的量,可将储液罐18内的营养液通过吸液管19吸入第一腔体7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二环形管17设置在土壤1内,以土壤1会将出液孔堵住,不会进入第一腔体7内,当活塞11上移时,当对土壤1进行人工浇水时,活塞11会上移,此时会将第一腔体7内的气体与液体挤入第二环形管17内,最后通过多个出液孔排出到土壤1内,一方面可为土壤1内注入大量的空气,提高土壤1内的氧气含量,有利于根部呼吸,另一方面注入的营养液与水混合在土壤1内,提高土壤1的养分含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本体(2)的内底部覆盖有弹性气囊(3),所述弹性气囊(3)的上端装填有土壤(1),所述弹性气囊(3)的上下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6),所述弹性气囊(3)上贯穿设有多个排水孔(5),所述花盆本体(2)的底部内设有与排水孔(5)连通的储水腔(4),所述花盆本体(2)的侧壁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活塞(11),所述活塞(11)将空腔分为第一腔体(7)与第二腔体(15),所述第二腔体(15)的内底部设有与弹性气囊(3)通过连接管(12)连通的折叠气囊(13),所述折叠气囊(13)的上端与活塞(11)连接,所述第二腔体(15)的内底部与储水腔(4)之间通过吸水管(14)连通,所述花盆本体(2)的上端内壁环绕嵌设有第一环形管(9),所述第一环形管(9)的内壁环绕设有多个出水孔(10),所述第一环形管(9)与第二腔体(15)之间通过出水管(8)连通,所述吸水管(14)与出水管(8)内均安装有单向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本体(2)的内底部覆盖有弹性气囊(3),所述弹性气囊(3)的上端装填有土壤(1),所述弹性气囊(3)的上下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6),所述弹性气囊(3)上贯穿设有多个排水孔(5),所述花盆本体(2)的底部内设有与排水孔(5)连通的储水腔(4),所述花盆本体(2)的侧壁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活塞(11),所述活塞(11)将空腔分为第一腔体(7)与第二腔体(15),所述第二腔体(15)的内底部设有与弹性气囊(3)通过连接管(12)连通的折叠气囊(13),所述折叠气囊(13)的上端与活塞(11)连接,所述第二腔体(15)的内底部与储水腔(4)之间通过吸水管(14)连通,所述花盆本体(2)的上端内壁环绕嵌设有第一环形管(9),所述第一环形管(9)的内壁环绕设有多个出水孔(10),所述第一环形管(9)与第二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沈明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