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自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654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试管自动输送装置的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传动带、驱动装置、固定座和扫码枪;传送带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传送带上沿其移动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固定座,固定座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试管的管形卡槽,传送带旁沿传送带移动方向设置有多个扫码枪,扫码枪的扫码端指向传送带,多个扫码枪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检测工段处;所述驱动装置和扫码枪分别与PLC控制系统电气连接。通过传动带、步进电机和固定座,可以将待测试管输送至各个工段进行检测;通过设置变径式的卡槽,可以提升试管的放置效率;设置弹性材料,可以提升工作过程中对试管的防护;设置PLC控制系统,可以提升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减低人工操作,提升了输送效率。

Tube automatic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管自动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试管自动输送装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医疗检测中,为获取人体的健康参数,常常需要对人体的血液、尿液等进行检测,具体实施时,一般首先需要从人体中提取血液或尿液等待测样本,然后装入试管中进行待测,最后检测仪将试管中吸取的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整个过程中,试管主要作为样品承载和识别容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往往需要对同一管试管内的样品进行多个项目检测,而不同项目检测仪器之间从在较大距离,而需要人工进行样品集中后,再转运至检测区进行检测,增加了检测时间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试管自动输送装置,以实现试管的自动输送及识别,提升多工段检测的检测效率。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试管自动输送装置,包括传动带、驱动装置、固定座和扫码枪;传送带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传送带上沿其移动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固定座,固定座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试管的管形卡槽,传送带旁沿传送带移动方向设置有多个扫码枪,扫码枪的扫码端指向传送带,多个扫码枪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检测工段处。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第一卡槽的直径大于第二卡槽的直径,第二卡槽中最小直径大于试管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为圆台形结构,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固定座的顶部连接,直径较大的一端位于固定座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槽的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卡槽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内设置有弹性材料。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和扫码枪分别与PLC控制系统电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通过传动带、步进电机和固定座,可以将待测试管输送至各个工段进行检测。2、通过设置变径式的卡槽,可以提升试管的放置效率。3、设置弹性材料,可以提升工作过程中对试管的防护。4、设置PLC控制系统,可以提升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减低人工操作,提升了输送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送带;2-驱动装置;3-固定座;31-第一卡槽;32-第二卡槽;33-第三卡槽;34-弹性材料;4-试管;41-试管标签;5-扫码枪。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试管自动输送装置,包括传动带1、驱动装置2、固定座3和扫码枪5;传送带1与驱动装置2传动连接,传送带1上沿其移动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固定座3,固定座3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试管4的管形卡槽,传送带1旁沿传送带1移动方向设置有多个扫码枪5,扫码枪5的扫码端指向传送带1,多个扫码枪5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检测工段处。传送带1与转轴传动连接,驱动装置2与转轴传动连接,为传送带1运转提供动力;传送带1沿其运行方向依次通过各个检测工段,在各个检测工段处均设置扫码枪5,扫码枪5的扫码端指向传送带1,且当试管4靠近扫码枪5时,扫码枪5的扫码端指向试管条码41;传送带1的外表面上沿其运行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座3,固定座3的上部设置有管形卡槽,用于将试管4固定在卡槽内进行输送。工作时,将试管4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置于固定座3上设置的卡槽内,接通驱动装置2的电源,驱动装置2运转,带动传送带1运行,将试管4输送至下一道检测工段后,扫码枪5扫描试管条码41,如果需要进行本工段检测的话,扫码枪5将信息传输给控制终端,驱动装置2停止运转,操作人员或者机械手将固定座3上的试管4取下,置于本工段进行待检,并将本工段已检测后的试管4置于固定座3上的卡槽内,驱动装置2继续运转,将试管4输送至下一道待检工段进行待检。实现试管的及时输送。实施例2: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驱动装置结构。本装置中驱动装置2为步进电机。将步进电机的转速与相邻两个固定座3之间的距离及相应工段处的扫码枪5的位置进行匹配,使步进电机停止位时,恰好其中一个固定座3正好与扫码枪5对应,以使扫码枪5的扫码端正好对准试管4上的试管条码41进行扫码,可以提升扫码准确率。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卡槽结构。本装置中卡槽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槽31、第二卡槽32和第三卡槽33,第一卡槽31的直径大于第二卡槽32的直径,第二卡槽32中最小直径大于试管4的直径。放置试管4时,试管4的底部先与直径较大的第一卡槽31接触,再通过第二卡槽32将试管引入第三卡槽33内,实现对试管4的夹持固定。通过变径口径的卡槽设置,可以便于试管4置于卡槽内,以防止设置的直筒式的卡槽,而导致放置试管4时,对准效果差而带来的校准、时间成本等。实施例4: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卡槽结构。本装置中第一卡槽31为圆台形结构,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固定座3的顶部连接,直径较大的一端位于固定座3的上方。工作时,试管4穿过第一卡槽31进入第二卡槽32和第三卡槽33内,在与第一卡槽31接触时,可通过其倾斜式的内壁,引导试管4的运动方向,便于试管4的放置工作。优选的,第一卡槽31为符合医用标准的弹性橡胶材料构成,可以提升本装置的使用效果。实施例5: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卡槽结构。本装置中第二卡槽32的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工作时,试管4穿过第二卡槽32进入第三卡槽33内,在与第二卡槽32接触时,可通过其倾斜式的内壁,引导试管4的运动方向,便于试管4的放置工作。实施例6: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卡槽结构。本装置中第三卡槽33为圆柱体结构。第三卡槽33设置为直筒式的圆柱体结构,可以带试管4卡入第三卡槽33内时,对试管4形成较好的夹持效果,以使试管4的上部处于较笔直的状态,方便扫码枪5和机械手的操作。优选的,第三卡槽33的直径略大于试管4的直径。实施例7: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卡槽结构。本装置中第二卡槽32和第三卡槽33内设置有弹性材料34。弹性材料34可以为符合医用标准的橡胶或泡沫材料,因卡槽在对试管4进行夹持时,第二卡槽32和第三卡槽33与试管4的接触面积相对加大,夹持力度会相对加大,增加弹性材料34,可以提升在工作过程中对试管4的防护效果。实施例8: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锤片结构。本装置中驱动装置2和扫码枪5与PL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试管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驱动装置(2)、固定座(3)和扫码枪(5);传送带(1)与驱动装置(2)传动连接,传送带(1)上沿其移动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固定座(3),固定座(3)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试管(4)的管形卡槽,传送带(1)旁沿传送带(1)移动方向设置有多个扫码枪(5),扫码枪(5)的扫码端指向传送带(1),多个扫码枪(5)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检测工段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试管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驱动装置(2)、固定座(3)和扫码枪(5);传送带(1)与驱动装置(2)传动连接,传送带(1)上沿其移动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固定座(3),固定座(3)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试管(4)的管形卡槽,传送带(1)旁沿传送带(1)移动方向设置有多个扫码枪(5),扫码枪(5)的扫码端指向传送带(1),多个扫码枪(5)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检测工段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为步进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槽(31)、第二卡槽(32)和第三卡槽(33),第一卡槽(31)的直径大于第二卡槽(32)的直径,第二卡槽(32)中最小直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彦张桂芳赵晨
申请(专利权)人:永城美康盛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