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以及成像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40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基板、接触端子和接触套筒,所述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构造为片状结构,所述接触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接触端子接触固定,所述基板位于所述接触套筒内环的区域为实体板状结构。由此,在基板上设置接触套筒,该接触套筒能够有效地与打印机主板上的圆柱形接触件接触,能够增加芯片和主板之间的通信稳定性,而且还可以降低对圆柱形接触件的接触片的磨损,可以有利于打印机的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芯片以及成像盒
本技术涉及成像设备耗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芯片以及成像盒。
技术介绍
成像设备(打印机、复印机等)中通常需要安装碳粉盒或者墨盒等耗材装置才可以正常工作,并且耗材装置上需要安装耗材芯片,耗材芯片与成像盒内的主板通信之后,成像盒才能正常使用耗材装置内的碳粉或者墨水等。相关技术中,通常将耗材芯片的外观设计为与打印机主板形状相配合的特定外观,以能够配合打印机中主板上的特性。现多采用的是在耗材芯片的基板上设置接触端子,并且将接触端子设计为多个片状结构与一个孔状结构,且孔状结构的接触端子与打印机主板上的圆柱体相配合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由于孔状结构的接触端子与打印机主板上的圆柱体相配合的配合效果差,因此孔状结构的接触端子的通信稳定性较差,不利于打印机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孔状结构增加了耗材芯片的制造难度,而且孔状结构还会对打印机主板上的圆柱体的接触片产生磨损,使其使用寿命减短,不利于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芯片,该芯片可以增强通信稳定性,可以有利于打印机主板的长期使用。本技术进一步地还提出了一种成像盒。根据本技术的芯片,包括:基板、接触端子和接触套筒,所述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构造为片状结构,所述接触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接触端子接触固定,所述基板位于所述接触套筒内环的区域为实体板状结构。由此,接触套筒能够有效地与打印机主板上的圆柱形接触件接触,能够增加芯片和主板之间的通信稳定性,而且还可以降低对圆柱形接触件的接触片的磨损,可以有利于打印机的长期使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触套筒为金属套筒。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触套筒的另一端或中部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环形槽。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触套筒与所述接触端子焊接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触套筒包括:外绝缘套和内金属片,所述内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外绝缘套的内部,所述内金属片与所述接触端子接触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金属片为两个,两个所述内金属片在所述外绝缘套内相对设置,所述接触端子为两个,两个所述内金属片和两个所述接触端子一一对应地接触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金属片包括:相连的竖直片体和水平支脚,所述竖直片体贴靠设置在所述外绝缘套内,所述水平支脚与所述接触端子接触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绝缘套内设置有竖直凹槽,所述竖直片体设置在所述竖直凹槽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触套筒的轴向长度d满足关系式:4mm≤d≤15mm。根据本技术的成像盒,其包括所述的芯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芯片正面的俯视图;图2是芯片的侧视图;图3是芯片反面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芯片正面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内金属片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芯片100;基板10;接触端子11;接触套筒12;竖直凹槽121;内金属片122;片体1221;支脚1222;外绝缘套1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芯片100,该芯片100设置在成像盒内,在成像盒安装在成像设备内部且与成像设备内的主板接触通信之后,成像盒才能正常工作,成像设备可以为打印机或者复印机。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芯片100包括基板10、接触端子11和接触套筒12。基板10可以呈矩形状,基板10的一面设置有接触端子11以及接触套筒12。接触端子11可以有多个,并且接触端子11构造为片状结构,接触端子11可以设置为矩形状,当然还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多个接触端子11在基板10上可为间隔分布。如图1所示,基板10上设置有接触套筒12,接触套筒12构造为筒状结构,接触套筒12的一端连接在基板10上,其与接触端子11接触固定,基板10位于接触套筒12内环的区域为实体板状结构,接触套筒12与基板10接触的部分可以全部为接触端子11,当然也可以部分为接触端子11。接触套筒12的另一端敞口设置,接触套筒12的内环与打印机主板上的圆柱形接触件的接触片相配合。由于接触套筒12要与圆柱形接触件配合,因此,应当将接触套筒12设置在圆柱形接触件相对的位置,以实现相互配合。这样接触端子11可以通过接触套筒12与圆柱形接触件的接触片相配合,从而可以实现通信,使得芯片100和成像设备的主板进行信息交换。采用接触套筒12可以改变芯片100与圆柱形接触件的接触方式,可以使得芯片100的接触端子11与圆柱形接触件的接触片接触更加稳定,从而可以使得芯片100和成像设备的主板之间的通信稳定性更好。而且接触套筒12可以降低对圆柱形接触件的接触片的磨损,可以延长成像设备的使用寿命。由此,在基板10上设置接触套筒12,该接触套筒12能够有效地与打印机主板上的圆柱形接触件接触,能够增加芯片100和主板之间的通信稳定性,而且还可以降低对圆柱形接触件的接触片的磨损,可以有利于打印机的长期使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接触套筒12为金属材料的套筒,金属材料可以为铜或铝,当然接触套筒12还可以使用其它金属材料。接触套筒12采用金属材料能够加强信息的传递性,从而能够增强通信的稳定性。可选地,接触套筒12敞口的一端或者接触套筒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环形槽,由于打印机主板上的圆柱形接触件的外圈设置有向外凸出并且可以压缩的接触片,因此环形槽可以与圆柱形接触件的外圈设置的接触片相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增加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增强通信的稳定性。具体地,如图4所示,接触套筒12的一端与接触端子11接触,并且使用焊接的方式将接触套筒12与接触端子11固定。通过使用焊接的方式,能够使得接触套筒12更好地固定在接触端子11上,其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接触套筒12包括外绝缘套123和内金属片122,在接触套筒12的外侧设置一层不导电的外绝缘套123,能够防止接触套筒12影响其旁边的接触端子11采集信号,外绝缘套123可以采用树脂、塑料、橡胶等材料。外绝缘套123的内部设置有内金属片122,内金属片122与接触端子11接触固定。通过设置外绝缘套123和内金属片122可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保证其与基板10上的其它接触端子11正常工作,互不影响。具体地,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接触端子和接触套筒,所述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构造为片状结构,所述接触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接触端子接触固定,所述基板位于所述接触套筒内环的区域为实体板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接触端子和接触套筒,所述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构造为片状结构,所述接触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接触端子接触固定,所述基板位于所述接触套筒内环的区域为实体板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套筒为金属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套筒的另一端或中部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套筒与所述接触端子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套筒包括:外绝缘套和内金属片,所述内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外绝缘套的内部,所述内金属片与所述接触端子接触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宏程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众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