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宗武专利>正文

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600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涉及重症医学科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通过密封螺纹套设置在外壳底部,第一连接管插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设置有导管和连接管,连接管底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导管通过卡扣连接有软管,软管一端连接有吸炭头,连接管穿过外壳与吸气筒连接,吸气筒内设置活塞,活塞右侧中部设置有推杆,吸气筒右侧连接有密封盒,推杆贯穿吸气筒、密封盒,吸气筒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吸气筒内右侧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伸缩端与推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气道通畅装置,但其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且装置上吸气筒的吸气效果差,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
本技术属于重症医学科
,具体涉及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
技术介绍
重症医学科中,最常见的医疗手段便是针对急性呼吸功能不全以及其他各种急重症患者进行呼吸管理和呼吸支持,但是当前所使用的呼吸机必须保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效工作,而很多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往往伴有呼吸道痰或者血块阻塞的情况,这便影响了呼吸支持治疗手段的进行,给医生治疗和患者带来很大不便。现有的气道通畅装置,但其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且装置上吸气筒的吸气效果差,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气道通畅装置,但其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且装置上吸气筒的吸气效果差,安全性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通过密封螺纹套设置在外壳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管插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设置有导管和连接管,连接管底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导管穿过外壳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导管通过卡扣连接有软管,软管位于外壳左侧,所述软管远离导管的一端连接有吸炭头;所述连接管穿过外壳与吸气筒连接,所述吸气筒内设置活塞,活塞右侧中部设置有推杆,所述吸气筒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盒,所述推杆贯穿吸气筒、密封盒,所述吸气筒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吸气筒内右侧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贯穿固定板,电动伸缩杆与固定板间隙配合,所述电动伸缩杆伸缩端与推杆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盒顶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设置在固定板左侧。优选的,所述固定板横截面呈长方形。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包括上连接管,上连接管外侧底部设置有螺纹,所述上连接管底部螺纹连接有下连接管。优选的,所述密封螺纹套外套设有橡胶套,橡胶套由上到下厚度逐渐减少,所述橡胶套外设置有螺丝纹,所述橡胶套外设置有螺帽,螺帽向上旋紧螺纹连接橡胶套上。优选的,所述卡扣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推杆呈圆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密封盒,按动开关,电动伸缩杆伸缩,推杆推动活塞做左右运动进行抽取,第一单向阀能让空气从第二连接管进入连接管内,整个抽取过程中密封性能好,密封盒内的空气能通过第二单向阀出去,结构简单,抽气效果好,安全性能高。2、本技术通过在密封螺纹套外设置有橡胶套,向上旋紧螺帽,减少密封螺纹套与第一连接管间的间隙,密封性能更好,同时在第一连接管内插接有第二连接管,便于取出第二连接管,向下旋出下连接管,便于对第二连接管进行清洗。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卡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炭头;2、软管;3、卡扣;4、导管;5、连接管;6、第一单向阀;7、密封螺纹套;8、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9a、上连接管;9b、下连接管;10、橡胶套;11、吸气筒;12、活塞;13、推杆;14、第二单向阀;15、密封盒;16、电动伸缩杆;17、开关;18、固定板;19、外壳;20、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技术方案: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包括外壳19,其特征在于:外壳19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通过密封螺纹套7设置在外壳19底部,第一连接管8插接有第二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9内设置有导管4和连接管5,连接管5底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导管4穿过外壳19并延伸至外部,导管4通过卡扣3连接有软管2,软管2位于外壳19左侧,软管2远离导管4的一端连接有吸炭头1;连接管5穿过外壳19与吸气筒11连接,吸气筒11内设置活塞12,活塞12右侧中部设置有推杆13,吸气筒11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盒15,推杆13贯穿吸气筒11、密封盒15,吸气筒1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8,吸气筒11内右侧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贯穿固定板18,电动伸缩杆16与固定板18间隙配合,电动伸缩杆16伸缩端与推杆13固定连接,密封盒15顶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4,第二单向阀14设置在固定板18左侧。第二连接管9包括上连接管9a,上连接管9a外侧底部设置有螺纹,上连接管9a底部螺纹连接有下连接管9b。密封螺纹套7外套设有橡胶套10,橡胶套10由上到下厚度逐渐减少,橡胶套10外设置有螺丝纹,橡胶套10外设置有螺帽20,螺帽20向上旋紧螺纹连接橡胶套10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有密封盒15,按动开关17,电动伸缩杆16伸缩,推杆13推动活塞12做左右运动进行抽取,第一单向阀6能让空气从第二连接管9进入连接管5内,整个抽取过程中密封性能好,密封盒15内的空气能通过第二单向阀14出去,结构简单,抽气效果好,安全性能高;进一步通过在密封螺纹套7外设置有橡胶套10,向上旋紧螺帽20,减少密封螺纹套7与第一连接管间8的间隙,密封性能更好,同时在第一连接8管内插接有第二连接管9,便于取出第二连接管9,向下旋出下连接管9b,便于对第二连接管9进行清洗。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包括外壳(1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9)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通过密封螺纹套(7)设置在外壳(19)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管(8)插接有第二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9)内设置有导管(4)和连接管(5),连接管(5)底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导管(4)穿过外壳(19)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导管(4)通过卡扣(3)连接有软管(2),软管(2)位于外壳(19)左侧,所述软管(2)远离导管(4)的一端连接有吸炭头(1);/n所述连接管(5)穿过外壳(19)与吸气筒(11)连接,所述吸气筒(11)内设置活塞(12),活塞(12)右侧中部设置有推杆(13),所述吸气筒(11)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盒(15),所述推杆(13)贯穿吸气筒(11)、密封盒(15),所述吸气筒(1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8),所述吸气筒(11)内右侧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贯穿固定板(18),电动伸缩杆(16)与固定板(18)间隙配合,所述电动伸缩杆(16)伸缩端与推杆(13)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盒(15)顶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4),第二单向阀(14)设置在固定板(18)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包括外壳(1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9)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通过密封螺纹套(7)设置在外壳(19)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管(8)插接有第二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9)内设置有导管(4)和连接管(5),连接管(5)底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导管(4)穿过外壳(19)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导管(4)通过卡扣(3)连接有软管(2),软管(2)位于外壳(19)左侧,所述软管(2)远离导管(4)的一端连接有吸炭头(1);
所述连接管(5)穿过外壳(19)与吸气筒(11)连接,所述吸气筒(11)内设置活塞(12),活塞(12)右侧中部设置有推杆(13),所述吸气筒(11)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盒(15),所述推杆(13)贯穿吸气筒(11)、密封盒(15),所述吸气筒(1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8),所述吸气筒(11)内右侧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贯穿固定板(18),电动伸缩杆(16)与固定板(18)间隙配合,所述电动伸缩杆(16)伸缩端与推杆(13)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武陈有珍徐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宗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