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管固定保护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996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胃管固定保护敷贴,包括塑料壳、卡槽、第一开口、拨片、胃管、弹簧、粘附层、海绵吸附缓冲层、透气黏贴层、支架、传动杆、压缩杆、传动块、滑片、第二开口和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底部与传统敷贴不同,底部由粘附层、海绵吸附缓冲层和透气黏贴层组成,不仅可以避免因患者皮肤表面长期接触黏贴层而导致的闷热、瘙痒和不适,也可以吸附毛孔流出的汗液;该装置安装有料块和卡槽,可以有效的将胃管固定在卡槽内,从而避免胃管直接与皮肤接触而产生的局部压疮等不了反应,并且可以通过塑料壳内部的弹簧等零件自由调整来年改革卡槽之间大小,便于取出胃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管固定保护敷贴
本技术涉及一种敷贴,具体为一种胃管固定保护敷贴,属于医护用品

技术介绍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胃管使用时必须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胃管长度一般在50厘米左右,患者的轻微移动,容易造成胃管打折,影响治疗效果;一般使用医用胶布在一侧脸颊部黏贴固定,因材质问题,容易造成患者面部皮肤闷热、瘙痒甚至不适,对于胃肠减压或营养管置入时间超过七十二小时以上的患者有一定的几率造成面部皮肤因管道持续受压造成面部局部压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胃管固定保护敷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胃管固定保护敷贴。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胃管固定保护敷贴,包括塑料壳,所述塑料壳为空腔结构,且所述塑料壳的两侧面内壁对称固定连接相同的四个柱体的一端;四个所述柱体远离塑料壳的另一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压缩杆;所述压缩杆的一端套接支架,且所述压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两端固定连接滑片,且所述传动块的顶端贯穿开于塑料壳顶部表面的第二开口固定连接卡槽的底部;所述传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拨片底端;所述拨片的顶端穿过开于塑料壳的顶部表面的第一开口置于塑料壳外部。所述塑料壳的底部贴合连接粘附层;所述粘附层的底端贴合连接海绵吸附缓冲层;所述海绵吸附缓冲层的底部贴合连接透气黏贴层。优选的,所述卡槽为圆弧结构。优选的,所述压缩杆为“L”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滑片滑动连接塑料壳顶部内壁。优选的,所述滑片穿过第二开口置于塑料壳内部,且两个所述滑片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5mm至5mm。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关于塑料壳的中心处对称。优选的,所述黏贴层为由双面胶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底部与传统敷贴不同,底部由粘附层、海绵吸附缓冲层和透气黏贴层组成,不仅可以避免因患者皮肤表面长期接触黏贴层而导致的闷热、瘙痒和不适,也可以吸附毛孔流出的汗液;2.该装置安装有料块和卡槽,可以有效的将胃管固定在卡槽内,从而避免胃管直接与皮肤接触而产生的局部压疮等不良反应,并且可以通过塑料壳内部的弹簧等零件自由调整来年改革卡槽之间大小,便于取出胃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料壳,2、卡槽,3、第一开口,4、拨片,5、胃管,6、弹簧,7、粘附层,8、海绵吸附缓冲层,9、透气黏贴层,10、支架,11、传动杆,12、压缩杆,13、传动块,14、滑片,15、第二开口,16、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胃管固定保护敷贴,包括塑料壳1,所述塑料壳1为空腔结构,且所述塑料壳1的两侧面内壁对称固定连接相同的四个柱体16的一端;四个所述柱体16远离塑料壳1的另一端通过弹簧6弹性连接压缩杆12;所述压缩杆12的一端套接支架10,且所述压缩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传动块13;所述传动块13的两端固定连接滑片14,且所述传动块13的顶端贯穿开于塑料壳1顶部表面的第二开口15固定连接卡槽2的底部;所述传动块13的侧壁固定连接传动杆11;所述传动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拨片4底端;所述拨片4的顶端穿过开于塑料壳1的顶部表面的第一开口3置于塑料壳1外部。所述塑料壳1的底部贴合连接粘附层7;所述粘附层7的底端贴合连接海绵吸附缓冲层8;所述海绵吸附缓冲层8的底部贴合连接透气黏贴层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卡槽2为圆弧结构,便于固定住胃管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压缩杆12为“L”型结构,目的便于调整卡槽2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滑片14滑动连接塑料壳1顶部内壁,便于将传动块13固定在塑料壳1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滑片13穿过第二开口15置于塑料壳1内部,且两个所述滑片13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5mm至5mm,避免压迫堵塞胃管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开口3与第二开口15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一开口3与第二开口15关于塑料壳1的中心处对称,便于调整卡槽2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黏贴层9为由双面胶构成,便于黏贴。本技术在使用时,向外侧拨动拨片4,拨片4带动传动杆11移动,传动杆11带动传动块13移动,传动块13带动卡槽2移动,卡槽2位移至合适位置时将胃管5放入卡槽2中,然后松开拨片4,松开拨片后,弹簧6压迫支架10移动,支架10带动压缩杆12移动,压缩杆12带动传动块13移动。传动块13带动卡槽3移动,卡槽2压迫胃管5从而使得胃管5固定在卡槽2内部;固定好胃管5后,将该装置的透气黏贴层9贴在患者适合的部位,使用完毕;其中,透气黏贴层9直接接触患者皮肤表面,海绵吸附缓冲层8用于吸附患者黏贴处汗液,粘附层7用于贴合连接塑料壳1底端与海绵吸附缓冲层8。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管固定保护敷贴,包括塑料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1)为空腔结构,且所述塑料壳(1)的两侧面内壁对称固定连接相同的四个柱体(16)的一端;四个所述柱体(16)远离塑料壳(1)的另一端通过弹簧(6)弹性连接压缩杆(12);所述压缩杆(12)的一端套接支架(10),且所述压缩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传动块(13);所述传动块(13)的两端固定连接滑片(14),且所述传动块(13)的顶端贯穿开于塑料壳(1)顶部表面的第二开口(15)固定连接卡槽(2)的底部;所述传动块(13)的侧壁固定连接传动杆(11);所述传动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拨片(4)底端;所述拨片(4)的顶端穿过开于塑料壳(1)的顶部表面的第一开口(3)置于塑料壳(1)外部;所述塑料壳(1)的底部贴合连接粘附层(7);所述粘附层(7)的底端贴合连接海绵吸附缓冲层(8);所述海绵吸附缓冲层(8)的底部贴合连接透气黏贴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管固定保护敷贴,包括塑料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1)为空腔结构,且所述塑料壳(1)的两侧面内壁对称固定连接相同的四个柱体(16)的一端;四个所述柱体(16)远离塑料壳(1)的另一端通过弹簧(6)弹性连接压缩杆(12);所述压缩杆(12)的一端套接支架(10),且所述压缩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传动块(13);所述传动块(13)的两端固定连接滑片(14),且所述传动块(13)的顶端贯穿开于塑料壳(1)顶部表面的第二开口(15)固定连接卡槽(2)的底部;所述传动块(13)的侧壁固定连接传动杆(11);所述传动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拨片(4)底端;所述拨片(4)的顶端穿过开于塑料壳(1)的顶部表面的第一开口(3)置于塑料壳(1)外部;所述塑料壳(1)的底部贴合连接粘附层(7);所述粘附层(7)的底端贴合连接海绵吸附缓冲层(8);所述海绵吸附缓冲层(8)的底部贴合连接透气黏贴层(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丹许娣吴梦茹刘青陈秀花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钟吾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