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搅拌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90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搅拌杯,包括杯盖、杯体,所述杯盖与所述杯体相互盖合,还包括搅拌球,所述搅拌球设置在所述杯体底部,所述杯体包括上杯体、下杯体,所述上杯体与所述下杯体拆卸式连接,所述下杯体由透明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借助其他外部搅拌工具就能够使沉淀物快速溶解,使用过程安全可靠,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拆洗方便,能够实时观察沉淀物的溶解情况,十分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搅拌杯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搅拌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保温杯大多都是采用一体式杯身结构,当使用者需要冲泡咖啡或奶粉等容易产生沉淀的饮品时,为了提高饮用口感,往往需要借助搅拌工具进行搅拌,十分不方便。若通过手动用力摇晃的方式则又容易使液体飞溅引起烫伤的风险。现有一体式保温杯难以清晰观测到杯体底部液体的搅拌情况,使用者因而无法准确的了解到杯底内液体沉着的状态以及摇晃搅拌的程度,容易导致杯底底部还残留有沉着物,严重影响饮用口感。另外,现有一体式保温杯由于容量及保温效果的需要,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口部较小,杯身较高的设计,这样就造成了保温杯在使用后杯底清洗困难、难以完全清洁等缺陷,容易导致细菌滋生,无法有效的保证饮用健康,需要对此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保温杯大多都是采用一体式杯身结构,当使用者需要冲泡咖啡或奶粉等容易产生沉淀的饮品时,往往需要借助搅拌工具进行搅拌,十分不方便,且难以清晰观测到杯体底部液体的搅拌情况,容易导致杯底底部残留有沉着物,严重影响饮用口感,且清洗困难,容易导致细菌滋生,无法有效的保证饮用健康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自动搅拌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搅拌杯,包括杯盖、杯体,所述杯盖与所述杯体相互盖合,还包括搅拌球,所述搅拌球设置在所述杯体底部,所述杯体包括上杯体、下杯体,所述上杯体与所述下杯体拆卸式连接,所述下杯体由透明材质制成。杯体用于盛装液体,杯盖通过与杯体口部配合形成盖合状态,不仅起到密封保温的作用,防止热量快速逸散,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灰尘进入杯体内,保证饮用安全。在杯体底部设置有搅拌球是为了能够在冲泡容易产生沉淀的饮品时,只需轻轻摇晃杯体,就能带动搅拌球快速移动,从而实现使沉淀物快速溶解的目的。将旧有一体式杯体结构设置成上杯体与下杯体可拆卸式结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清洗杯体底部残留污垢的难度,防止细菌滋生,有效的保证了饮用健康,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快速清洗、更换搅拌球。将下杯体选用透明材质是为了清晰观测到杯体底部液体的搅拌情况,确保沉淀物能够充分反应溶解,防止杯底底部残留有沉淀物而影响饮用口感。本技术无需借助其他外部搅拌工具就能够使沉淀物快速溶解,使用过程安全可靠,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拆洗方便,能够实时观察沉淀物的溶解情况,十分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所述上杯体包括上内胆体、上外胆体,所述上内胆体、上外胆体相配合并形成上隔热空间。上内胆体与上外胆体相配合形成上隔热空间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上杯体的密封保温效果,防止热量快速逸散而影响饮用口感,另一方面是为了起到隔热效果,避免手直接与杯体接触而造成烫伤的风险。另外,也可以在上隔热空间内装填隔热介质以提高保温效果。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所述下杯体包括下内胆体、下外胆体,所述下内胆体、下外胆体相配合并形成下隔热空间。下内胆体与下外胆体相配合形成下隔热空间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下杯体的密封保温效果,防止热量快速逸散而影响饮用口感,另一方面是为了起到隔热效果,避免手直接与杯体接触而造成烫伤的风险。另外,也可以在下隔热空间内装填隔热介质以提高保温效果。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所述下内胆体上设置有下凸块,所述下外胆体上设置有上凸块,所述下凸块与所述上凸块相配合。在下内胆体上设置有下凸块是为了与下外胆体上设置的上凸块相配合,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使下内胆体与下外胆体连接更加紧密,防止搅拌球在摇晃滚动过程中碰撞下内胆体使下内胆体与下外胆体发生相对移动而影响下杯体的气密性。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还包括密封件,所述上杯体通过所述密封件与下杯体连接。上杯体通过密封件与下杯体连接,进一步提高了上杯体与下杯体连接的紧密性,提高了上、下杯体连接位置的封水效果,防止杯体在盛装液体或者摇晃搅拌过程中因连接不紧密而发生漏水烫手的风险。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设置在所述下杯体底部。在下杯体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是为了起到防滑作用,通过硅胶或其他特殊材质制得的防滑垫能够有效的增大下杯体底部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搅拌球在摇晃滚动过程中带动杯体与接触面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而致使杯体滚落、摔碎。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所述上杯体与所述下杯体螺纹连接或卡点连接。将上杯体与下杯体通过螺纹连接或卡点连接的方式连接一方面是因为该种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加工,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实现上杯体与下杯体间的快速拆卸,方便清洗杯体内饮品的残留物,特别是下杯体上的残留物,使杯体能够保持整洁干净,保证饮用健康。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所述杯体外表面还设置有握持防滑部。在杯体外表面上设置有握持防滑部能够有效的増大杯体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杯体在取放过程中因手滑意外掉落的风险。同时,在杯体外表面设置握持防滑部能够提升杯体整体的设计感,使产品更加美观、实用。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所述搅拌球上设置有搅拌部,所述搅拌部设置成螺旋线形。将搅拌球上的搅拌部设置成螺旋线形是为了増大沉淀物与搅拌球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搅拌球能够更加快速、充分的搅拌饮品以提升饮品口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所述上隔热空间为真空隔热空间。将上隔热空间通过抽真空处理形成真空隔热空间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上杯体的保温效果,延长保温时长,大大的提升了饮用口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搅拌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下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杯体与下杯体相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自动搅拌杯,包括杯盖1、杯体,所述杯盖1与所述杯体相互盖合,还包括搅拌球3,所述搅拌球3设置在所述杯体底部,所述杯体包括上杯体2、下杯体4,所述上杯体2与所述下杯体4拆卸式连接,所述下杯体4由透明材质制成。使用时,将需要冲泡的饮品倒入杯体底部,接着加入热水进行冲泡,接着通过透明材质制成的下杯体4对饮品溶解程度进行观察,当发现冲泡的饮品并未完全溶解或产生大量沉淀物时,盖合杯盖1并轻轻摇晃杯体,从而带动搅拌球3快速移动,从而实现使沉淀物快速、充分、均匀溶解的目的,与此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透明材质制成的下杯体4对沉淀物的搅拌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确保沉淀物能够充分反应溶解,有效的提高了饮用口感。当需要对搅拌球3进行清洁、更换时,使用者可以直接打开杯盖1将杯体内的搅拌球3倒出进行冲洗,也可将上杯体2与下杯体4进行拆卸分离后再将搅拌球3从下杯体4中取出进行冲洗。当需要对杯体进行清洁时,首先将上杯体2与下杯体4进行拆卸分离,接着分别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搅拌杯,包括杯盖(1)、杯体,所述杯盖(1)与所述杯体相互盖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球(3),所述搅拌球(3)设置在所述杯体底部,所述杯体包括上杯体(2)、下杯体(4),所述上杯体(2)与所述下杯体(4)拆卸式连接,所述下杯体(4)由透明材质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搅拌杯,包括杯盖(1)、杯体,所述杯盖(1)与所述杯体相互盖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球(3),所述搅拌球(3)设置在所述杯体底部,所述杯体包括上杯体(2)、下杯体(4),所述上杯体(2)与所述下杯体(4)拆卸式连接,所述下杯体(4)由透明材质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2)包括上内胆体(23)、上外胆体(21),所述上内胆体(23)、上外胆体(21)相配合并形成上隔热空间(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体(4)包括下内胆体(42)、下外胆体(41),所述下内胆体(42)、下外胆体(41)相配合并形成下隔热空间(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胆体(42)上设置有下凸块(421),所述下外胆体(41)上设置有上凸块(411),所述下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南龙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