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少武专利>正文

一种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89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烹饪锅,烹饪锅包括锅体、发热底座和搅拌装置;在锅体底部设置开口,将带发热板的发热底座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在锅体底部;发热底座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从而方便发热底座的拆下维修或更换。在锅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组件、传动杆组件和搅拌头;发热底座上设有通孔,传动杆组件贯穿通孔,固定在发热底座上,传动杆组件的位于锅体内的一端与搅拌头连接,传动杆组件的位于发热底座底部的一端与电机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轴接。本产品能够实现边烹饪食物边旋转搅拌,从而既能够防止发生煮糊了的问题,另外也能搅拌食物,使食物加热更加均匀,食物更快的熟透,从而节约烹饪时间。

A coo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装置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煮粥的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电饭煲等烹饪装置烹饪类似粥或者一些容易煮糊的食物的时候都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往往需要人时刻注意,时不时的用汤勺或者其他器具搅拌,防止其煮糊。一旦食物煮糊了,哪怕只是煮糊了一点点也会使得整锅食物有一股煮糊了的味道,使得食物很难再被食者所接受。另外煮糊了之后,对烹饪装置的清理也是一个相当麻烦的过程。目前有用机械臂来进行一个搅拌的过程,即烹饪过程中会有一个机械手臂或类似机械手臂的器物对食物进行一个持续的搅拌,但是这种装置的成本相较来说会比较高,而且会有死角,效果不是特别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搅拌装置且拆卸方便的烹饪装置。本技术提出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烹饪锅,所述烹饪锅包括底部开口的锅体、与所述锅体底部适配的发热底座和搅拌装置;所述发热底座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在所述锅体底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组件、传动杆组件和搅拌头;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发热底座的下方,所述发热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传动杆组件贯穿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发热底座上,所述传动杆组件的位于所述锅体内的一端与所述搅拌头连接,所述传动杆组件的位于所述发热底座底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轴接。优选地,所述发热底座由底板和固定在所述底板底部的发热板构成。优选地,所述锅体底部开口边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发热底座连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发热底座的边缘搭置在所述连接环上,所述发热底座边缘设有与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的螺柱,在所述连接环下端面安装有固定环,在所述连接环上端面安装有硅胶圈,所述硅胶圈和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柱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螺柱先穿过所述硅胶圈上的所述安装孔,然后穿过所述连接环上的所述连接孔,最后螺柱穿过所述固定环上的所述安装孔,并用螺母锁紧,使所述发热底座与所述锅体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传动杆组件包括传动轴承、带肩的连接套和传动杆,所述传动轴承安装在所述连接套内,所述连接套套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传动轴承装配,使所述传动杆在所述连接套内可转动;所述搅拌头与所述传动杆的上端连接固定,所述传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轴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套贯穿在所述通孔中,所述连接套上凸出的肩部搭置在所述通孔的边缘上,所述连接套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通孔下方,在所述连接套的外螺纹位置套装一限位环,并通过螺纹连接一固定套,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通孔边缘的下端面,所述固定套位于所述限位环下方,通过所述固定套的锁定使所述连接套固定在所述发热底座上。优选地,在所述通孔边缘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套上凸出的肩部之间垫有密封圈。优选地,还包括桌体,所述烹饪锅设置在所述桌体内;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桌体底部。优选地,所述桌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显示屏和多个触摸按键,所诉烹饪锅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电路连接。优选地,所述桌体下方设置有多个能带动所述桌体移动的滚轮。优选地,所述搅拌头为搅拌刀头。本技术的烹饪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锅体底部设置开口,将带发热板的发热底座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在锅体底部;发热底座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从而方便发热底座的拆下维修或更换。在锅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能够实现边烹饪食物边旋转搅拌,从而既能够防止发生煮糊了的问题,另外也能搅拌食物,使食物加热更加均匀,食物更快的熟透,从而节约烹饪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烹饪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烹饪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烹饪装置的控制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烹饪装置的显示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的烹饪装置的烹饪锅的结构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的烹饪装置的烹饪锅锅体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烹饪装置的传动杆的剖视图;图中标号:1、桌体,2、锅体,3、搅拌刀头,4、锅盖,5、发热底座,6、传动杆组件,7、电机,8、齿轮箱,9、滚轮,10、风机输入,11、风机输出,12、电热板三档输入,13、电热板三档输出,14、电热板二档输入,15、电热板二档输出,16、电热板一档输入,17、电热板一档输出,18、水位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20、固定环,21、螺母,22、固定环安装孔,201、连接孔,501、螺柱,601、传动杆,602、连接套,603、密封圈,604、限位环,605、固定套。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7,提出本技术的烹饪装置的一实施例:一种烹饪装置,包括桌体1和烹饪锅两部分,桌体1和烹饪锅之间可拆卸,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大小的烹饪锅来满足烹饪的需要,因为桌体1整体比较大,某些使用者需要经常移动桌体1,所以桌体1下面四个脚上设置有滚轮9,使得桌体1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移动,烹饪锅包括底部开口的锅体2、锅盖4、发热底座5和搅拌装置。发热底座5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底部的发热板。锅体2底部开口边缘设置有用于与发热底座5连接的连接环,连接环上设置有连接孔201,发热底座5的边缘搭置在连接环上,发热底座5边缘设置有与连接孔201一一对应的螺柱501,在连接环下端面安装有固定环20,在连接环上端面安装有硅胶圈,硅胶圈和固定环20上设置有与螺柱501一一对应的安装孔,螺柱501先穿过硅胶圈上的安装孔,然后穿过连接环上的连接孔201,最后穿过固定环20上的安装孔,并在固定环下方通过螺母21锁紧,使得发热底座5与所述锅体2连接固定。因为带发热板的发热底座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在锅体底部,所以发热底座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从而方便发热底座的拆下维修或更换。搅拌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组件、传动杆组件6和搅拌刀头3。电机驱动组件包括电机7和齿轮箱8。传动杆组件6包括传动轴承、连接套602和传动杆601,传动轴承安装在连接套602内,传动杆601与传动轴承装配,使得传动杆601在连接套602内可转动,搅拌刀头3与传动杆601的上端连接,传动杆下端与轴承箱7连接,轴承箱另一端与电机7输出轴连接。发热底座5上设置有通孔,连接套602贯穿在通孔中,连接套602上凸出的肩部搭置在通孔的边缘上,在连接套602肩部与通孔边缘之间还安装有一用于防水的密封圈603,连接套602外壁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位于通孔下方,在连接套602外螺纹位置装有一限位环604,并通过外螺纹连接有一固定套605,限位环604设置于通孔边缘的下端面,固定套605位于限位环604的下方,通过固定套605的锁定使得连接套602固定在发热底座5上。在锅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能够实现边烹饪食物边旋转搅拌,从而既能够防止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锅包括底部开口的锅体、与所述锅体底部适配的发热底座和搅拌装置;所述发热底座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在所述锅体底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组件、传动杆组件和搅拌头;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发热底座的下方,所述发热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传动杆组件贯穿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发热底座上,所述传动杆组件位于所述锅体内的一端与所述搅拌头连接,所述传动杆组件位于所述发热底座底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轴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锅包括底部开口的锅体、与所述锅体底部适配的发热底座和搅拌装置;所述发热底座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在所述锅体底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组件、传动杆组件和搅拌头;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发热底座的下方,所述发热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传动杆组件贯穿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发热底座上,所述传动杆组件位于所述锅体内的一端与所述搅拌头连接,所述传动杆组件位于所述发热底座底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轴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底座由底板和固定在所述底板底部的发热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底部开口边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发热底座连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发热底座的边缘搭置在所述连接环上,所述发热底座边缘设有与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的螺柱,在所述连接环下端面安装有固定环,在所述连接环上端面安装有硅胶圈,所述硅胶圈和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柱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螺柱先穿过所述硅胶圈上的所述安装孔,接着穿过所述连接环上的所述连接孔,最后螺柱穿过所述固定环上的所述安装孔,并用螺母锁紧,使所述发热底座与所述锅体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组件包括传动轴承、带肩的连接套和传动杆,所述传动轴承安装在所述连接套内,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武
申请(专利权)人:吴少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