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86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座椅,包括伸缩杆、两个座驾外壁和连接带;伸缩杆由一级伸缩杆、若干中间级伸缩杆嵌套和末级伸缩杆依次间隙嵌套组成,一级伸缩杆位于最外侧,伸缩杆伸长至极限距离时相互限位;两个座驾外壁内侧为曲面,内侧通过连接件与一级伸缩杆铰接,连接件能够弯折,两个座驾外壁顶部与一级伸缩杆顶部铰接;两个座驾外壁外侧与连接带两端可拆卸连接,两个座驾外壁展开至连接件均处于极限伸展距离时,两个座驾外壁外侧之间夹角小于180°,且连接带长度与两个可拆卸连接点间此时的直线距离相同。使用时能够便捷的伸展并折叠,具有良好的平衡辅助功能,且收起后占据空间位置小,易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座椅
本技术属于户外用品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座椅。
技术介绍
现代人在户外活动、排队时,经常因座椅位置空缺而无法休息,普通折叠椅因尺寸大小、结构复杂等因素不便于携带,这时一种质量轻便、占据位置小的便携式折叠椅可发挥重要作用。常见折叠椅多具有复杂的骨架机构及繁复的安装步骤,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且折叠椅太过复杂,多次装拆易变形损坏,使用寿命锐减。此外,结构简单的折叠椅一般形体较大,质量较重,易占据较大的空间位置,对携带上带来不便。因此,设计一款折叠充分、结构简单的便携式折叠椅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携式座椅,使用时能够便捷的伸展并折叠,具有良好的平衡辅助功能,且收起后占据空间位置小,易于携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座椅,包括伸缩杆、两个座驾外壁和连接带;伸缩杆由一级伸缩杆、若干中间级伸缩杆嵌套和末级伸缩杆依次间隙嵌套组成,一级伸缩杆位于最外侧,伸缩杆伸长至极限距离时,一级伸缩杆、若干中间级伸缩杆嵌套和末级伸缩杆相互限位;两个座驾外壁内侧为曲面,内侧通过连接件与一级伸缩杆铰接,连接件能够弯折,两个座驾外壁顶部与一级伸缩杆顶部铰接,两个座驾外壁合拢时贴合在一级伸缩杆两侧;两个座驾外壁外侧与连接带两端可拆卸连接,两个座驾外壁展开至连接件均处于极限伸展距离时,两个座驾外壁外侧之间夹角小于180°,且连接带长度与两个可拆卸连接点间此时的直线距离相同。优选的,每个连接件均由若干节连杆依次铰接组成。进一步,每个连接件由三节连杆依次铰接组成。再进一步,一级伸缩杆外侧固定包裹有壳体,壳体与一级伸缩杆底部之间滑动嵌套有滑动圈,壳体两侧设置有轴向的凹槽,凹槽长度与连杆的长度相同,连接件一端与座驾外壁内侧铰接,另一侧设置在壳体凹槽内,并且与滑动圈带连接,带连接从壳体内部穿过后连接滑动圈周面。优选的,一级伸缩杆底部设置有内螺纹;中间级伸缩杆顶部均设置有外螺纹,底部均设置有内螺纹;末级伸缩杆顶部设置有外螺纹。优选的,连接带两端与两个座驾外壁外侧通过卡扣和卡环连接。优选的,末级伸缩杆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垫。进一步,橡胶防滑垫为球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伸缩杆,使座椅能够伸缩;通过展开的两个座驾外壁,能够扩展坐面面积;通过连接件分别将两个座驾外壁连接在一级伸缩杆两侧,连接带将两个座驾外壁外侧相互连接,两个连接件与连接带之间形成稳固的三角结构,放止两个座驾外壁向一侧倾斜,提高了座椅的平衡性和安全性,在伸缩杆收缩,且两个座驾外壁合拢时,连接带方便手提携带。进一步,滑动圈的作用在于,在两个座驾外壁展开或合拢时,能够给予连杆组成的连接件一个位移缓冲,提高了座椅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展开时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收纳时状态图。其中:1-座驾外壁;2-连接带;3-一级伸缩杆;4-中间级伸缩杆;5-末级伸缩杆;6-滑动圈;7-壳体;8-橡胶防滑垫;9-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座椅,包括伸缩杆、两个座驾外壁1和连接带2。两个座驾外壁1内侧为曲面,与一级伸缩杆3周面形状相同,内侧通过连接件与一级伸缩杆3铰接,连接件能够弯折,可采用绳索、皮带或铰接的连杆9,本实施例优选的连接件采用铰接的连杆9,并且由三节连杆9铰接组成,两个座驾外壁1顶部与一级伸缩杆3顶部铰接,两个座驾外壁1合拢时贴合在一级伸缩杆3两侧。两个座驾外壁1外侧与连接带2两端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优选的采用卡扣和卡环连接;两个座驾外壁1展开至连接件均处于伸展极限距离时,两个座驾外壁1外侧之间夹角小于180°,且连接带2长度与此时两个可拆卸连接点间的直线距离相同,因此连接带2将此时两个座驾外壁1连接后,两个连接件与连接带2之间形成稳固的三角结构,无论往任意一边的座驾外壁1偏移,另一边的连接件均可以进行限位,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一级伸缩杆3外侧固定包裹有壳体7,壳体7与一级伸缩杆3底部之间滑动嵌套有滑动圈6,壳体7两侧设置有轴向的凹槽,凹槽长度与连杆9的长度相同,使两个座驾外壁1合拢时,连杆9能够放置进凹槽中,连接件一端与座驾外壁1内侧铰接,另一侧设置在壳体7凹槽内,并且与滑动圈6带连接,带连接从壳体7内部穿过后连接滑动圈6周面。在两个座驾外壁1展开或合拢时,滑动圈6能够给予连杆9组成的连接件一个位移缓冲,提高了座椅的使用寿命。伸缩杆由一级伸缩杆3、若干中间级伸缩杆4嵌套和末级伸缩杆5依次间隙嵌套组成,一级伸缩杆3位于最外侧,伸缩杆伸长至极限距离时,一级伸缩杆3、若干中间级伸缩杆4嵌套和末级伸缩杆5相互限位。末级伸缩杆5底部设置有球形的橡胶防滑垫8,用于防滑,并且在伸缩杆缩回时,橡胶防滑垫8可用于限位,防止末级伸缩杆5缩入一级伸缩杆3中。伸缩杆具体限位方式为一级伸缩杆3底部设置有内螺纹;中间级伸缩杆4顶部均设置有外螺纹,底部均设置有内螺纹;末级伸缩杆5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本实施例优选的中间级伸缩杆4数量为两个。伸出时,每级伸缩杆均与相邻的伸缩杆螺纹连接,进行相互限位,能够进行支撑;缩回时,由于将座椅颠倒携带,所以并不用担心伸缩杆会自动伸出。如图2所示,未使用时,伸缩杆处于缩回状态,座驾外壁1处于合拢状态,连接带2将两个座驾外壁1连接,方便手提携带;使用时,将其中一个座驾外壁1与连接带2一端解开,再将伸缩杆伸出至极限状态,并且每级伸缩杆依次进行旋转固定,再将两个座驾外壁1展开,展开时滑动圈6向顶部位移,给予缓冲,直到座驾外壁1展开至连接件处于极限伸展状态时,使用连接带2将两个座驾外壁1连接,将末级伸缩杆5向下,橡胶防滑垫8接触地面,移动带位于顶部用于承坐。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杆、两个座驾外壁(1)和连接带(2);/n伸缩杆由一级伸缩杆(3)、若干中间级伸缩杆(4)嵌套和末级伸缩杆(5)依次间隙嵌套组成,一级伸缩杆(3)位于最外侧,伸缩杆伸长至极限距离时,一级伸缩杆(3)、若干中间级伸缩杆(4)嵌套和末级伸缩杆(5)相互限位;/n两个座驾外壁(1)内侧为曲面,内侧通过连接件与一级伸缩杆(3)铰接,连接件能够弯折,两个座驾外壁(1)顶部与一级伸缩杆(3)顶部铰接,两个座驾外壁(1)合拢时贴合在一级伸缩杆(3)两侧;/n两个座驾外壁(1)外侧与连接带(2)两端可拆卸连接,两个座驾外壁(1)展开至连接件均处于极限伸展距离时,两个座驾外壁(1)外侧之间夹角小于180°,且连接带(2)长度与两个可拆卸连接点间此时的直线距离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杆、两个座驾外壁(1)和连接带(2);
伸缩杆由一级伸缩杆(3)、若干中间级伸缩杆(4)嵌套和末级伸缩杆(5)依次间隙嵌套组成,一级伸缩杆(3)位于最外侧,伸缩杆伸长至极限距离时,一级伸缩杆(3)、若干中间级伸缩杆(4)嵌套和末级伸缩杆(5)相互限位;
两个座驾外壁(1)内侧为曲面,内侧通过连接件与一级伸缩杆(3)铰接,连接件能够弯折,两个座驾外壁(1)顶部与一级伸缩杆(3)顶部铰接,两个座驾外壁(1)合拢时贴合在一级伸缩杆(3)两侧;
两个座驾外壁(1)外侧与连接带(2)两端可拆卸连接,两个座驾外壁(1)展开至连接件均处于极限伸展距离时,两个座驾外壁(1)外侧之间夹角小于180°,且连接带(2)长度与两个可拆卸连接点间此时的直线距离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件均由若干节连杆(9)依次铰接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件由三节连杆(9)依次铰接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松吴悦刘章超柯若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