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77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臂,所述折叠臂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折叠臂至少包括第一臂部(2)和第二臂部(3),所述第一臂部(2)与所述基座(1)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臂部(3)与所述第一臂部(2)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折叠臂通过连接机构可在水平面上实现位于折叠状态的第一位置(100)和位于伸出状态的第二位置(200)之间进行伸缩运动。该折叠臂可以灵活实现折叠与伸出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力,而且结构简单,操控方便。

Folding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臂
本技术涉及农林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臂。
技术介绍
电动绿篱机是一种用于园林修剪的重要工具,现有技术中,电动绿篱机多为人工手持式操作,这样操控灵活性强,但是也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力;而且在园林植物修剪时,受限于人的手臂长度绿篱机所能达到的区域有限,这样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折叠臂,该折叠臂可以灵活实现折叠与伸出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力,而且结构简单,操控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臂,所述折叠臂安装在基座上,所述折叠臂至少包括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基座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臂部与所述第一臂部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折叠臂通过连接机构可在水平面上实现位于折叠状态的第一位置和位于伸出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伸缩运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可以实现第二臂部绕着其与第一臂部的可枢转连接处转动,以实现第二臂部在折叠状态的第一位置与伸出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伸缩运动;通过折叠臂在水平面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折叠伸缩运动可以灵活操控折叠臂所能覆盖的区域,从而有助于操控位于第二臂部上的装置,该折叠臂可以灵活实现折叠与伸出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力,而且结构简单,操控方便。。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折叠臂,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连杆,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基座铰接连接,其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的连接处铰接相连,且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臂部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臂部的长度相同。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一驱动装置,其包括:缸体,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基座上;伸缩杆,其一端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缸体内,其另一端铰接于第一臂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臂部、所述第二臂部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且所述连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优选地,第一臂部、第二臂部上分别设置第一枢转孔、第二枢转孔,所述连接板分别第一枢转孔、第二枢转孔铰接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二臂部绕着所述第一枢转孔转动。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部和一体形成与所述连接部一端的延伸部,且所述连杆与所述延伸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呈钝角夹角α。优选地,所述第一臂部、所述第二臂部之间通过齿轮副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臂部的枢转方向与所述第一臂部的枢转方向相反。根据本技术的折叠臂,其附加技术特征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可以实现折叠臂的自动伸出与折叠,收缩方便;通过在第一臂部、第二臂部之间设置齿轮啮合连接,可以使第一臂部、第二臂部之间相对运动过程中更加平稳,可靠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折叠臂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折叠臂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位置100;第二位置200;基座1;第一臂部2;第一枢转孔21;第三枢转孔22;第二臂部3;第二枢转孔31;第四枢转孔32;连杆4;第一连接端41;第二连接端42;驱动装置5;缸体51;第五枢转孔511;伸缩杆52;连接板6;连接部61;延伸部62;齿轮副7;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2;转轴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附图提供以下描述,以助于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贯穿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和“包含”以及词语的变型,例如“包括有”和“包括”意味着“包含但不限于”,而不意在(且不会)排除其他部件、整体或步骤。结合本技术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兼容。应当理解的是,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含复数的指代,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其他规定。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表述“包含”和/或“可以包含”意在表示相对应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而非意在限制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和/或元件的存在。此外,在本技术中,术语“包含”和/或“具有”意在表示申请文件中公开的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因此,术语“包含”和/或“具有”应当被理解为,存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额外的可能性。尽管可能使用例如“第1”、“第2”、“第一”和“第二”的表述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元件,但它们并未意于限定相对应的元件。例如,上述表述并未旨在限定相对应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上述表述用于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文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集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技术。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除非在其间存在语境、方案上的显著差异。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
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折叠臂,如图1、图2所示,所述折叠臂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折叠臂至少包括第一臂部2和第二臂部3,所述第一臂部2与所述基座1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臂部3与所述第一臂部2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折叠臂通过连接机构可在水平面上实现位于折叠状态的第一位置100和位于伸出状态的第二位置200之间进行伸缩运动;也就是说,第一臂部2和第二臂部3在水平面上运动,通过第二臂部3绕着其与第一臂部2铰接连接处转动实现第一臂部2和第二臂部3在整体上的折叠与伸出状态,通过在第二臂部3的第四枢转孔32处连接一机器,可以起到对机器操控的目的,例如,可以在第二臂部3的第四枢转孔32处连接一绿篱机,通过折叠臂可以实现对绿篱机的操控,这样可以增大绿篱机的工作面积。值得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第一位置100是指折叠状态,所说的第二位置200是指伸出状态。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可以实现第二臂部3绕着其与第一臂部2的可枢转连接处转动,以实现第二臂部3在折叠状态的第一位置100与伸出状态的第二位置200之间进行伸缩运动;通过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臂,所述折叠臂安装在基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臂至少包括第一臂部(2)和第二臂部(3),所述第一臂部(2)与所述基座(1)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臂部(3)与所述第一臂部(2)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折叠臂通过连接机构可在水平面上实现位于折叠状态的第一位置(100)和位于伸出状态的第二位置(200)之间进行伸缩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臂,所述折叠臂安装在基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臂至少包括第一臂部(2)和第二臂部(3),所述第一臂部(2)与所述基座(1)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臂部(3)与所述第一臂部(2)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折叠臂通过连接机构可在水平面上实现位于折叠状态的第一位置(100)和位于伸出状态的第二位置(200)之间进行伸缩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一连杆(4),其第一连接端(41)与所述基座(1)铰接连接,其第二连接端(42)与第一臂部(2)和第二臂部(3)的连接处铰接相连,且所述连杆(4)与所述第一臂部(2)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臂部(2)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一驱动装置(5),其包括:
缸体(51),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
伸缩杆(52),其一端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缸体(51)内,其另一端铰接于第一臂部(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森许洪友马宁于忠瑞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