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588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OTN物理网络拓无法涵盖业务经过混合调度网元节点不同交换层面时所出现的多种交换时延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对应的交换时延链路结构;所述调度链路为业务经过所述物理网元节点时可被调度到相应交换层的链路;根据所述交换时延链路结构生成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

Virtualization methods, devices, devices and storage media of physical network element no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业务对时钟精度、时延、可靠性等性能指标都有了更高的要求。OTN(OpticalTransportNetwork,光传送网络)通常被考虑部署在5G的中传和回传网上,通过将SLA(ServiceLevel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时延等级作为切片优化策略、采用资源优化算法对OTN网络资源进行切片处理,以满足占用对应切片资源的各种5G业务的时延要求。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网络模型的层次影响时延。通常在网络切片算法实施前,需要以现有OTN物理网络拓扑为基础,根据OSI层次影响时延的因素,计算得出每个相邻网元节点对之间的时延累积值,并形成一张OTN时延属性拓扑图,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以时延优化策略为目标函数的网络切片算法。目前,每个相邻网元节点对之间的时延累积值、经过每个网元节点的交换时延值都和对应节点的设备属性有关;对于只有一种交换技术能力的单一调度属性的网元节点而言,时延参数是单一的、且固定不变的。但对于具备L0/L1/L2混合调度功能属性的网元节点而言,经过节点不同的OSI层面时,对应的时延值是不同的,此时现有OTN物理网络拓无法涵盖混合调度网元节点组网场景下、业务经过网元节点不同交换层面时所出现的多种交换时延的情况,因而在时延优化策略中最短时延路径计算就会出现“因计算对象的时延属性的不确定性”而无法实施的问题。因此,针对现有OTN物理网络拓无法涵盖业务经过混合调度网元节点不同交换层面时所出现的多种交换时延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物理网络拓无法涵盖业务经过混合调度网元节点不同交换层面时所出现的多种交换时延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对应的交换时延链路结构;所述调度链路为业务经过所述物理网元节点时可被调度到相应交换层的链路;根据所述交换时延链路结构生成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调度链路映射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对应的交换时延链路结构;所述调度链路为业务经过所述物理网元节点时可被调度到相应交换层的链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换时延链路结构生成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网元节点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对物理网元节点建立物理链路,对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建立交换时延链路结构,从而可以根据物理链路和交换时延链路结构生成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进而可以有效解决现有OTN物理网络拓无法涵盖业务经过混合调度网元节点不同交换层面时所出现的多种交换时延的问题,可以在5G切片技术应用场景下的,有效满足时延最短路径计算要求。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包含L2/L1/L0混合调度能力节点的现有OTN时延属性拓扑图实例;图3为具备L0/L1/L2混合调度功能的设备节点模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业务连接或者OVPN虚拟链路的首或尾节点时的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业务连接或者OVPN虚拟链路的中间节点且只有两条物理外部光纤链路时的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业务连接或者OVPN虚拟链路的中间节点且有三条物理外部光纤链路时的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业务连接或者OVPN虚拟链路的中间节点且有超过3条的多条物理外部光纤链路时的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物理节点A和E分别作为业务连接或者OVPN虚拟链路的首或尾节点时虚拟网络时延拓扑图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物理节点B和D分别作为业务连接或者OVPN虚拟链路的首或尾节点时虚拟网络时延拓扑图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选地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方法的流程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虚拟节点内部自环现象及判断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物理网元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S101,建立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对应的交换时延链路结构;所述调度链路为业务经过所述物理网元节点时可被调度到相应交换功能的链路;S102,根据所述交换时延链路结构生成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对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建立交换时延链路结构,从而可以根据交换时延链路结构生成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进而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特别OTN物理网络的拓扑无法涵盖业务经过混合调度网元节点不同交换层面时所出现的多种交换时延的问题,可以在5G切片技术应用场景下的,有效满足时延最短路径计算要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交换层一般对应一种交换功能,例如OSI网络模型中的OSI网络模型层,其中OSI网络模型层可以包括L0层,即OSI网络模型中的第0层;L1层,即OSI网络模型中的第1层;L2层,即OSI网络模型中的第2层;L3层,即OSI网络模型中的第3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混合调度网元节点指代具有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建立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对应的交换时延链路结构;所述调度链路为业务经过所述物理网元节点时可被调度到相应交换层的链路;/n根据所述交换时延链路结构生成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对应的交换时延链路结构;所述调度链路为业务经过所述物理网元节点时可被调度到相应交换层的链路;
根据所述交换时延链路结构生成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时延链路结构为一个或多个交换时延矩阵;所述建立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对应的交换时延链路结构,包括:
当所述物理网元节点为首节点或尾节点时,建立一个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对应的交换时延矩阵;
当所述物理网元节点为中间节点时,在每两个物理链路之间,建立一个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对应的交换时延矩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层为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模型层;所述建立一个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对应的交换时延矩阵,包括:
根据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模型层建立多个虚拟层;
根据所述调度链路,在所述多个虚拟层之间建立层间适配时延链路;
根据所述多个虚拟层和所述层间适配时延链路,建立所述交换时延矩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SI模型层包括L0层、L1层和L2层;所述多个虚拟层包括与所L0层对应的第一虚拟层、与所述L1层对应的第二虚拟层以及与所述L2层对应的第三虚拟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虚拟层包括第一虚拟子层和第二虚拟子层;所述在所述多个虚拟层之间建立层间适配时延链路,包括:
在所述第一虚拟层和所述第二虚拟层之间建立第一层间适配时延链路;
在所述第二虚拟层和所述第一虚拟子层之间建立第二层间适配时延链路;
在所述第一虚拟层和所述第二虚拟子层之间建立第三层间适配时延链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模型层建立多个虚拟层,包括:
当所述物理网元节点为首节点或尾节点时,根据所述OSI模型层建立多个虚拟节点,每个虚拟节点构成一虚拟层;
当所述物理网元节点为中间节点时,根据所述OSI模型层建立多个虚拟层;其中,每个虚拟层由虚拟节点对构成;在所述每个虚拟层的虚拟节点对之间建立层内适配时延链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节点对包括第一虚拟节点和第二虚拟节点;任意两个虚拟层之间的层间适配时延链路包括第一层间适配时延链路和第二层间适配时延链路;所述在所述多个虚拟层之间建立层间适配时延链路,还包括:
在所述任意两个虚拟层的第一虚拟节点之间建立所述第一层间适配时延链路,在所述任意两个虚拟层的第二虚拟节点之间建立所述第二层间适配时延链路。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虚拟层由一虚拟节点构成时,在该虚拟节点上设置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物理链路;
当所述第一虚拟层由虚拟节点对构成时,在该虚拟节点对的两个虚拟节点上设置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物理链路;或者,建立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各个物理端口对应的外接虚拟节点,在各个外接虚拟节点上设置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物理链路,在所述虚拟节点对的两个虚拟节点上分别设置用于连接相应外接虚拟节点的内接虚拟链路。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所述交换时延链路结构生成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光传送网络中各个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时延模型生成所述光传送网络的虚拟网络时延拓扑图;
遍历所述虚拟网络时延拓扑图的路径分支,并进行路径时延优化计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时延链路结构为一个或多个交换时延矩阵;所述进行路径时延优化计算,还包括:
在遍历当前路径的当前拓扑节点时,如果所述当前拓扑节点的下一跳拓扑节点与所述当前拓扑节点属于同一物理网元节点,且属于不同的交换时延矩阵,则滤过所述下一跳拓扑节点,继续遍历其他的下一跳拓扑节点。


11.一种物理网元节点的虚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调度链路映射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物理网元节点的调度链路对应的交换时延链路结构;所述调度链路为业务经过所述物理网元节点时可被调度到相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江王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