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功率单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48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29
一种变频器功率单元结构,包括底座、电容、散热板、IGBT、整流二极管、均压板,底座上设置有电容,电容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叠层母排,第一叠层母排与电容的触点连接,第一叠层母排的侧面设置有接线端,散热板的底端设置有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的竖直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整流铜排,第一叠层母排和整流铜排之间设置有均压板,整流铜排上设置有导电柱,整流二极管的上端设置有IGBT,IGBT通过驱动板与散热板固定连接,IGBT上设置有第二叠层母排,散热板上还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与散热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电容处的钣金件,通过设置导电柱结构,减少走线的繁琐,电容和整流二极管在高度上存在更大的容错率,给装配减少了难度。

A structure of converter powe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功率单元结构
本技术涉及高压变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频器功率单元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变频器功率模块的电容在钣金件架子上安装,电容底座和电容触点与铜排连接处会因为误差的累加,在装配过程中,往往出现很难安装的地方,尤其在对设备调试完成后,必须把所有储能电容安装完整,此时,紧固PON连接铜排的时候施工螺丝刀没有空间伸进,给装配大大增加了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变频器功率模块会有不可避免的故障发生,往往因为连接铜排数量多、螺丝数量大,而影响故障排查,增加故障排查时间,因此需要一种技术能够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140变频器功率单元结构,减少了钣金架,减少铜排数量、以及减少螺丝的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频器功率单元结构,包括底座、电容、散热板、IGBT、整流二极管、均压板,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置有电容,所述电容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容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叠层母排,第一叠层母排与电容的触点连接,第一叠层母排的侧面设置有接线端,所述散热板的底端设置有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的竖直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整流铜排,第一叠层母排和整流铜排之间设置有均压板,所述整流铜排上设置有导电柱,均压板通过导电柱与整流铜排固定连接,整流二极管的上端设置有IGBT,IGBT通过驱动板与散热板固定连接,所述IGBT上设置有第二叠层母排,第二叠层母排与电容的第一叠层母排通过软铜排连接,所述散热板上还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与散热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柱为圆柱结构,导电柱与整流铜排焊接,所述均压板设置有五个通孔,五个所述通孔与导电柱相配合。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板和能够放置电缆的槽钢,两个所述的支撑板包括折弯部和平直部,折弯部与散热板通过螺栓连接,平直部的端面与槽钢的侧面焊接,所述槽钢槽口向上。所述驱动板与散热板通过钣金件固定,钣金件与散热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IGBT和整流二极管与散热板的连接处表面分别设置有导热硅脂。所述的第二叠层母排采用单层或多层结构,多层结构之间设置有能够使用热压封边方式进行隔层的PET绝缘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电容设置为落地式,减少电容处的钣金件,电容与整流二极管器件距离较近,通过在整流母排上设置导电柱结构,将电容板与整流铜排的连接方式改为通过导电柱连接固定,减少电缆连接,减少线路走线的繁琐,减少安装空间,落地式的电容安装方式,将整个功率模块改为下进上出的接线方式,设置支撑架是为防止电缆拉扯铜排受力从而造成电子器件的损坏,这种布置结构电容和整流二极管在高度上存在更大的容错率,给装配减少了难度。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均压板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支撑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电容,2、散热板,21、支撑架,3、IGBT,4、驱动板,5、第一叠层母排,6、均压板,7、整流二极管,71、整流铜排,72、导电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变频器功率单元结构,包括底座、电容1、散热板2、IGBT3、整流二极管7、均压板71,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容1,所述电容1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容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叠层母排5,第一叠层母排5通过预留压接孔与电容1的触点连接,第一叠层母排5的侧面设置有接线端,所述散热板2的底端设置有整流二极管7,整流二极管7的竖直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整流铜排71,第一叠层母排5和整流铜排71之间设置有均压板6,所述整流铜排71上设置有导电柱72,均压板6通过导电柱72与整流铜排71固定连接,整流二极管7的上端设置有IGBT3,IGBT3通过驱动板4与散热板2固定连接,所述IGBT3上设置有第二叠层母排,第二叠层母排与电容1的第一叠层母5排通过软铜排连接,所述散热板2上还设置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与散热板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导电柱72为圆柱结构,导电柱72与整流铜排71焊接,所述均压板6设置有五个通孔,五个所述通孔与导电柱72相配合,不再使用电缆线进行跨距离连接,能够减轻走线的繁琐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支撑架21包括两个支撑板和能够放置电缆的槽钢,两个所述的支撑板包括折弯部和平直部,折弯部与散热板2通过螺栓连接,平直部的端面与槽钢的侧面焊接,所述槽钢槽口向上,电缆通过槽钢内部走线,支撑架21能够防止拉扯电缆时铜排受力过大造成相关器件的损坏。优选地,所述驱动板4与散热板2通过钣金件固定,钣金件与散热板2通过螺栓固定。优选地,所述IGBT3和整流二极管7与散热板2的连接处表面分别设置有导热硅脂,能够促进IGBT3和整流二极管7散热。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叠层母排采用单层或多层结构,多层结构之间设置有能够使用热压封边方式进行隔层的PET绝缘纸,使同一层和不同层之间的电路互相不影响。本技术一种变频器功率单元结构,将电容设置为落地式,减少电容处的钣金件,电容与整流二极管器件距离较近,通过在整流母排上设置导电柱结构,将电容板与整流铜排的连接方式改为通过导电柱连接固定,减少电缆连接,减少线路走线的繁琐,减少安装空间,落地式的电容安装方式,将整个功率模块改为下进上出的接线方式,设置支撑架是为防止电缆拉扯铜排受力从而造成电子器件的损坏,这种布置结构电容和整流二极管在高度上存在更大的容错率,给装配减少了难度。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功率单元结构,包括底座、电容(1)、散热板(2)、IGBT(3)、整流二极管(7)、均压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容(1),所述电容(1)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容(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叠层母排(5),第一叠层母排(5)通过与电容(1)的触点连接,第一叠层母排(5)的侧面设置有接线端,所述散热板(2)的底端设置有整流二极管(7),整流二极管(7)的竖直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整流铜排(71),第一叠层母排(5)和整流铜排(71)之间设置有均压板(6),所述整流铜排(71)上设置有导电柱(72),均压板(6)通过导电柱(72)与整流铜排(71)固定连接,整流二极管(7)的上端设置有IGBT(3),IGBT(3)通过驱动板(4)与散热板(2)固定连接,所述IGBT(3)上设置有第二叠层母排,第二叠层母排与电容(1)的第一叠层母排(5)通过软铜排连接,所述散热板(2)上还设置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与散热板(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功率单元结构,包括底座、电容(1)、散热板(2)、IGBT(3)、整流二极管(7)、均压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容(1),所述电容(1)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容(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叠层母排(5),第一叠层母排(5)通过与电容(1)的触点连接,第一叠层母排(5)的侧面设置有接线端,所述散热板(2)的底端设置有整流二极管(7),整流二极管(7)的竖直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整流铜排(71),第一叠层母排(5)和整流铜排(71)之间设置有均压板(6),所述整流铜排(71)上设置有导电柱(72),均压板(6)通过导电柱(72)与整流铜排(71)固定连接,整流二极管(7)的上端设置有IGBT(3),IGBT(3)通过驱动板(4)与散热板(2)固定连接,所述IGBT(3)上设置有第二叠层母排,第二叠层母排与电容(1)的第一叠层母排(5)通过软铜排连接,所述散热板(2)上还设置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与散热板(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尹超李锋楚孔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迈易特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