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尚轩专利>正文

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44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引雷球、支撑架组件、减震腔和放电腔;所述减震腔设置在接触网线路上,支撑架组件将减震腔在接触网线路上进行固定,所述放电腔设置在减震腔的底端位置,所述引雷球设置在支撑架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本申请的减震腔,可以将雷电的击穿力进行抵消和缓冲,不仅能进行防雷,还能进行减震,在发生雷击的时候,上端弹簧受力,然后进行缓冲,使接触网线在其拉伸长度的阈值内在固定滑槽内进行上下滑行,消耗雷击的力度,对线路进行保护。

A special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for railway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化铁路供电技术,尤其是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就需要我们对于其配套设置的各类产品进行更新和升级,而在铁路的供电接触网中,接触网长期处于户外,当雷雨天气出现的时候,雷电灾害很容对铁路供电网络造成破坏,从而导致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营。在雷电发生的时候,现有技术中的防雷装置更加注重引雷,而在雷电发生时也常常会伴随着强大的破坏力,此时就需要缓冲装置来对供电组件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解决了引雷接触的时雷电电击对供电组件进行破坏的问题。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引雷球、支撑架组件、减震腔和放电腔;所述减震腔设置在接触网线路上,支撑架组件将减震腔在接触网线路上进行固定,所述放电腔设置在减震腔的底端位置,所述引雷球设置在支撑架组件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减震腔包括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所述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通过卡接固定在一起,在减震腔的一对相对立面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在2对立面上设置多个,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减震上壳或减震下壳连接;第二卡接部与减震上壳或减震下壳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相对面的四个角落相匹配设置有导电铜柱,导电铜柱分别与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固定连接,当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卡接时,导电铜柱相互接触并且稳固支撑。作为优选的,所述减震腔上设置卡接件的相邻面上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减震腔面的中心位置,减震组件包括固定滑槽、卡线夹和减震弹簧;所述固定滑槽贯穿减震腔的对立面,所述卡线夹可在固定滑槽内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固定滑槽的端部位置,减震弹簧一端与卡线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滑槽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卡线夹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减震组件在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各设置一半。作为优选的,设置有4个减震腔,减震腔两两设置在同一个接触网线上,所述支撑架组件包括连接横杆和连接纵杆,所述连接纵杆设置在同一接触网线上的减震腔之间,所述连接横杆设置相邻接触网线的连接纵杆之间;所述连接纵杆分别与两减震上壳和两减震下壳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之间的连接纵杆上设置有连接竖杆,所述连接竖杆与连接纵杆卡接,所述连接横杆与连接纵杆卡接,整体的使支撑架组件形成一个稳定框架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引雷球设置在减震上壳之间的的连接纵杆上,引雷球与连接纵杆固定连接,所述引雷球内部通过铜线与导电铜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组件形成的稳定框架结构可以使引雷球始终接触面向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引雷球包括弧形球面和多根尖端柱,尖端柱固定设置在弧形球面上。作为优选的,所述放电腔设置在减震下壳的底部位置,所述放电腔包括绝缘布、阻挡筒、接地块和连接线,所述绝缘布与减震下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设置在绝缘布中,连接线与减震下壳的导电铜柱连接,所述阻挡筒与绝缘布连接,所述接地块与连接线连接,所述阻挡筒外壁设置有橡胶绝缘层。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本申请的减震腔,可以将雷电的击穿力进行抵消和缓冲,不仅能进行防雷,还能进行减震,在发生雷击的时候,上端弹簧受力,然后进行缓冲,使接触网线在其拉伸长度的阈值内在固定滑槽内进行上下滑行,消耗雷击的力度,对线路进行保护。2.本技术通过多个接地块进行放电,可以快速的将雷电的电能进行释放,减少对接触网线的负荷,通过本装置可以实现对电击力度的调节与消耗,保护接触网线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减震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固定滑槽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卡接件的2种设置方式;图中标记:1、引雷球;2、支撑架组件;3、减震腔;4、放电腔;11、弧形球面;12、尖端柱;21、连接横杆;22、连接纵杆;23、连接竖杆;31、减震上壳;32、减震下壳;33、第一卡接部;34、第二卡接部;35、导电铜柱;36、固定滑槽;37、卡线夹;38、减震弹簧;41、绝缘布;42、阻挡筒;43、接地块;44、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该特征。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引雷球1、支撑架组件2、减震腔3和放电腔4;所述减震腔3设置在接触网线路上,支撑架组件2将减震腔3在接触网线路上进行固定,所述放电腔4设置在减震腔3的底端位置,所述引雷球1设置在支撑架组件2上,引雷球1将雷电进行吸音,然后通过内部导线连接将雷电释放到大地上。在发生雷击的时候,不仅会有强大的电流,还会便伴随着有激烈的击穿力,从而导致虽然有引雷装置,但是还是会对线路造成振荡影响,对线路造成破坏,通过本申请的减震腔3,可以将雷电的击穿力进行抵消和缓冲,不仅能进行防雷,还能进行减震的效果。所述减震腔3包括减震上壳31和减震下壳32,所述减震上壳31和减震下壳32通过卡接固定在一起,所述减震腔3为长方体结构,在减震腔3的一对相对立面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在2对立面上设置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侧面上至少设置3个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卡接部33和第二卡接部34,第一卡接部33与一减震腔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卡接部34与减震腔3相对的一端铰接,通过铰接将第二卡接部34卡入第一卡接部33中,使减震上壳31和减震下壳32固定,在减震上壳31和减震下壳32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3的数量相同,相同个数的第一卡接部33,使减震上壳31主动卡接减震下壳32和减震下壳32主动卡接减震上壳31的数量相同,可以使减震上壳31和减震下壳32卡接的更加稳固。所述减震上壳31和减震下壳32相对面的四个角落相匹配设置有导电铜柱35,导电铜柱35分别与减震上壳31和减震下壳32固定连接,当减震上壳31和减震下壳32卡接时,导电铜柱35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雷球、支撑架组件、减震腔和放电腔;所述减震腔设置在接触网线路上,支撑架组件将减震腔在接触网线路上进行固定,所述放电腔设置在减震腔的底端位置,所述引雷球设置在支撑架组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雷球、支撑架组件、减震腔和放电腔;所述减震腔设置在接触网线路上,支撑架组件将减震腔在接触网线路上进行固定,所述放电腔设置在减震腔的底端位置,所述引雷球设置在支撑架组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腔包括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所述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通过卡接固定在一起,在减震腔的一对相对立面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在2对立面上设置多个,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减震上壳或减震下壳连接;第二卡接部与减震上壳或减震下壳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相对面的四个角落相匹配设置有导电铜柱,导电铜柱分别与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固定连接,当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卡接时,导电铜柱相互接触并且稳固支撑。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腔上设置卡接件的相邻面上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减震腔面的中心位置,减震组件包括固定滑槽、卡线夹和减震弹簧;所述固定滑槽贯穿减震腔的对立面,所述卡线夹可在固定滑槽内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固定滑槽的端部位置,减震弹簧一端与卡线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滑槽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卡线夹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减震组件在减震上壳和减震下壳各设置一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轩
申请(专利权)人:尚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