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电源,具有自放电率小、比能量高,开路电压高,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广泛运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充电时间是两个重要的技术指标,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过长,严重影响客户的用车体验,限制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汽车的续航,同时实现电池的快速充电,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也有一些可实现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的方法,如CN105932349A公开了一种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建立改进的单粒子模型,利用理论分析方法最终得出负极活性物质表面嵌锂率与设定阀值的大小关系,从而控制电池充电电流大小与充电时间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充电,但这仅仅是理论上优化了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策略,运用于锂离子电池内复杂的化学体系,其实际的快充效果未可知。CN105489857A公开了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由内至外包括三层,其中,最内层作为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由内及外依次编号为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三个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的粒径不同且由内及外依次增大,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为D50为5-10μm的人造石墨,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为D50为8-12μm的人造石墨,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D50为10-15μm的人造石墨。/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由内至外包括三层,其中,最内层作为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由内及外依次编号为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三个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的粒径不同且由内及外依次增大,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为D50为5-10μm的人造石墨,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为D50为8-12μm的人造石墨,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活性物质D50为10-15μm的人造石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为1.2-1.6g/cc,优选为1.3-1.5g/c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片,其中,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二活性物质层和第三活性物质层各自包括:
负极活性物质:90-97重量%;
负极导电剂:1-5重量%;
负极粘结剂:1-6重量%;
负极增稠剂:1-4重量%;
所述负极粘结剂为丁苯橡胶和/或聚丙烯酸锂,优选所述负极粘结剂为丁苯橡胶和聚丙烯酸锂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聚丙烯酸锂的数均分子量为10-100万;
所述负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碳纳米管、气相生成碳纤维、柯琴黑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负极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偏氟乙烯、聚丙烯酸锂和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负极集流体为铜箔。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负极片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1)按照配方配置好含有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的第一负极浆料、含有第二负极活性物质的第二负极浆料、含有第三负极活性物质的第三负极浆料待用;
(2)将第一负极浆料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干燥得第一卷料;
(3)将第二负极浆料涂覆在第一卷料上,干燥得第二卷料;
(4)将第三负极浆料涂覆在第二卷料上,干燥、辊压、冲片得负极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负极浆料的总涂覆的密度1.2-2.2g/100cm2;
步骤(2)-(4)中,干燥的温度各自为60-100℃;
步骤(4)中,辊压次数为2-3次。
6.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和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为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极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
正极活性物质:92-98重量%;
正极导电剂:1-5重量%;
正极粘结剂:1-5重量%;
分散助剂0.1-1重量%;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压实为3-3.5g/cc。
技术研发人员:熊得军,温石龙,李冲,廖章金,JW江,
申请(专利权)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