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结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14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绑定结构及显示装置,其中,绑定结构包括覆晶薄膜及多个第二引脚,覆晶薄膜用于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部分重叠绑定设置,覆晶薄膜在绑定区域对应设有多个第一引脚,多个第一引脚包括第一标准引脚,多个第二引脚用于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多个第二引脚包括第二标准引脚,其中,多个第一引脚还包括抗拉引脚,抗拉引脚相对第一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和/或,多个第二引脚还包括抗拉引脚,相应地,抗拉引脚相对第二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增大了引脚在绑定区域设置的面积,提高了显示面板与覆晶薄膜之间的抗拉力,进而提高了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绑定质量。

Bind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绑定结构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平面显示器
,特别涉及一种绑定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领域的发展,液晶显示器已经在电视、移动通讯、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显示面板和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Assembly,PCBA)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覆晶薄膜(ChipOnFilm,COF)连接,他们之间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绑定设置,会出现绑定不牢固,容易剥离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绑定结构及显示装置,旨在提高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绑定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绑定结构,包括:覆晶薄膜,用于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部分重叠绑定设置,所述覆晶薄膜在绑定区域对应设有多个第一引脚,多个所述第一引脚包括第一标准引脚;以及,多个第二引脚,用于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多个所述第二引脚包括第二标准引脚;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引脚还包括抗拉引脚,所述抗拉引脚相对所述第一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引脚还包括抗拉引脚,相应地,所述抗拉引脚相对所述第二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二引脚包括抗拉引脚,所述抗拉引脚相对所述第二标准引脚呈宽度增大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二标准引脚的宽度为B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标准引脚之间的间距为B2,所述抗拉引脚的宽度为W,其中:W=n*B1+(n-1)*B2,n为包含所述第二标准引脚的个数。可选地,W=2B1+B2。可选地,所述抗拉引脚设于所述绑定区域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可选地,所述抗拉引脚设置至少两个,且分设于所述绑定区域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或者,所述抗拉引脚用于设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抗拉引脚靠近所述覆晶薄膜中部位置的一端在背离所述绑定区域中部位置的一侧角呈倒角设置;或者,所述抗拉引脚设于所述覆晶薄膜,所述抗拉引脚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中部位置的一端在背离所述绑定区域中部位置的一侧角呈倒角设置。可选地,所述倒角包括直线倒角段。可选地,所述抗拉引脚的宽度为W,所述抗拉引脚的长度为L;所述直线倒角段对应在所述抗拉引脚长度方向上的跨度为L/4;所述直线倒角段对应在所述抗拉引脚宽度方向上的跨度为W/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绑定结构,所述绑定结构包括:覆晶薄膜,用于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部分重叠绑定设置,所述覆晶薄膜在绑定区域对应设有多个第一引脚,多个所述第一引脚包括第一标准引脚;以及,多个第二引脚,用于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多个所述第二引脚包括第二标准引脚;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引脚还包括抗拉引脚,所述抗拉引脚相对所述第一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引脚还包括抗拉引脚,相应地,所述抗拉引脚相对所述第二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可选地,还包括:显示面板,与所述覆晶薄膜绑定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引脚;印刷电路板,设于所述覆晶薄膜上与所述显示面板呈相对设置的一端;以及,异方性导电胶膜,设于所述显示面板及覆晶薄膜之间,且对应所述绑定区域设置,所述异方性导电胶膜还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及覆晶薄膜之间。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覆晶薄膜绑定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或覆晶薄膜上设置有抗拉引脚,所述抗拉引脚相对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增大了引脚在绑定区域设置的面积,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覆晶薄膜之间的抗拉力,进而提高了所述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绑定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绑定结构的实施例(包含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绑定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绑定结构的第二实施例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5中抗拉引脚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脑显示器或者电视等,以下将以所述显示装置是电脑显示器为例进行介绍,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绑定结构,只要是包含有所述绑定结构的所述显示装置均是本技术的内容,图1至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绑定结构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绑定结构100包括覆晶薄膜1及多个第二引脚21,所述覆晶薄膜1用于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2部分重叠绑定设置,所述覆晶薄膜1在绑定区域对应设有多个第一引脚11,多个所述第一引脚11包括第一标准引脚11a,多个所述第二引脚21用于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的绑定区域,多个所述第二引脚21包括第二标准引脚21a,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引脚11还包括抗拉引脚4,所述抗拉引脚4相对所述第一标准引脚11a呈面积增大设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引脚21还包括抗拉引脚4,相应地,所述抗拉引脚4相对所述第二标准引脚21a呈面积增大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面板2与所述覆晶薄膜1绑定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2和/或覆晶薄膜1上设置有抗拉引脚4,所述抗拉引脚4相对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增大了引脚在绑定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绑定结构,用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覆晶薄膜,用于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部分重叠绑定设置,所述覆晶薄膜在绑定区域对应设有多个第一引脚,多个所述第一引脚包括第一标准引脚;以及,/n多个第二引脚,用于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多个所述第二引脚包括第二标准引脚;/n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引脚还包括抗拉引脚,所述抗拉引脚相对所述第一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引脚还包括抗拉引脚,相应地,所述抗拉引脚相对所述第二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绑定结构,用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覆晶薄膜,用于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部分重叠绑定设置,所述覆晶薄膜在绑定区域对应设有多个第一引脚,多个所述第一引脚包括第一标准引脚;以及,
多个第二引脚,用于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多个所述第二引脚包括第二标准引脚;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引脚还包括抗拉引脚,所述抗拉引脚相对所述第一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引脚还包括抗拉引脚,相应地,所述抗拉引脚相对所述第二标准引脚呈面积增大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引脚包括抗拉引脚,所述抗拉引脚相对所述第二标准引脚呈宽度增大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准引脚的宽度为B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标准引脚之间的间距为B2,所述抗拉引脚的宽度为W,其中:W=n*B1+(n-1)*B2,n为包含所述第二标准引脚的个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W=2B1+B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引脚设于所述绑定区域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勤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