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495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反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即一方面通过在发射设备上进行半球形罩体及扇形凹槽的设置,可以提供非枪型的主体外观,并对作为“枪头”的角锥喇叭天线起到一定内藏隐蔽作用,使得不再会轻易惊吓到不明真相的公众人员,保障他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在双筒望远镜侧和发射设备侧分别进行控制/处理模块、惯性测量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的配置,可以将双筒望远镜作为遥控设备,半自动控制发射设备进行空域方位的跟随对准动作和无人机反制信号的启动发射动作,进而无需长时间地托举发射设备,大大便利操作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反制
,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开发与制造成本的降低,无人机行业发展迅猛,民用无人机正在“默默潜入”娱乐、物流、新闻、搜救、能源、遥感测绘等领域,成为普通人就能拥有、享受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无人机“黑飞”已成为了棘手的社会问题,由无人机“黑飞”所牵扯出的各类事件引发社会广泛热议;无人机的无序甚至违法使用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隐私侵犯和潜在威胁,也给社会安保带来新的挑战。目前有无人机反制枪,通过电磁信号干扰发射器选择性地对“黑飞”无人机的遥控、GPS、图传信号进行电磁压制,与“黑飞”无人机操控者之间进行一场电磁PK,夺取操控者的控制权,直接使“黑飞”无人机迫降。但是这种无人机反制枪具有枪型结构,极易惊吓到不明真相的公众人员,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这种无人机反制枪一般都较重,在使用时需要长期手持托举,给使用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另外,这种无人机反制枪都配置有无人机探测设备,不但成本较高,也不适用于小型空域场景:例如在车站、学校、政府大楼或集会广场等场所,这些场所的空域半径范围一般在千米级,可直接通过望远镜发现无人机,然后控制电磁信号干扰发射器定向干扰即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无人机反制枪所存在的易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使用不便和小型场景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包括双筒望远镜和反无人机发射设备;所述双筒望远镜包括镜筒、连接架板和焦距旋钮组件,其中,所述镜筒的数目为两个且通过所述连接架板连接构成双筒望远镜本体,并在所述连接架板的中部安装所述焦距旋钮组件,在所述连接架板的内部配置微处理器模块、第一惯性测量模块和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在所述连接架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焦距旋钮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嵌设有跟随启停按键和发射启停按键,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分别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惯性测量模块、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所述跟随启停按键和所述发射启停按键;所述反无人机发射设备包括基座底板、旋转底板、半球形罩体、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角锥喇叭天线和主控板,其中,在所述半球形罩体的球面上开有一个允许所述角锥喇叭天线进行倾斜角度在0~90度之间任意调节的扇形凹槽;所述旋转底板位于所述基座底板的正上方并与所述基座底板光滑接触,所述半球形罩体完全罩住所述旋转底板的顶面并形成有一个半球形空腔;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安装在所述基座底板的底面中心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转轴在活动穿过所述基座底板后轴连接所述旋转底板,使所述旋转底板可在所述基座底板上旋转;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半球形空腔中,其中,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转轴在活动穿过位于所述扇形凹槽与所述半球形空腔之间的槽壁后轴连接所述角锥喇叭天线的小口方向端部,使所述角锥喇叭天线可在所述扇形凹槽中进行0~90度之间的倾斜角度调节;所述角锥喇叭天线的中部外表面附着有第二惯性测量模块;所述主控板设置在所述半球形空腔中,其中,在所述主控板上布置有主控模块、射频模块和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通信连接所述射频模块的受控端、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受控端和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受控端,所述主控模块还分别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射频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角锥喇叭天线。优化的,还包括三脚架,其中,所述三脚架的三根脚腿分别采用伸缩杆结构或真空吸盘结构;所述基座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三脚架的顶部。优化的,所述基座底板和所述旋转底板均为圆形板,且使所述旋转底板的板面积大于所述基座底板的板面积;在所述旋转底板的板面边缘区域开设有若干散热孔,其中,所述板面边缘区域为不被所述基座底板遮挡的区域。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半球形空腔中还设置有散热风扇,其中,所述散热风扇的受控端通信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详细优化的,所述主控板在所述半球形空腔中竖直设置,并在板面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优化的,在所述半球形空腔中还设置有蓄电池组,其中,所述蓄电池组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和/或所述主控板。优化的,在所述连接架板的下表面还嵌设有指纹采集器,其中,所述指纹采集器通信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具体的,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均同时包括有WiFi无线收发单元、ZigBee无线收发单元、蓝牙无线收发单元和/或GPRS无线收发单元。具体的,所述第一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第二惯性测量模块均同时采用型号为ADIS16407的IMU单元。具体的,所述主控模块为采用芯片型号为STM32F105及其外围电路的单片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即一方面通过在发射设备上进行半球形罩体及扇形凹槽的设置,可以提供非枪型的主体外观,并对作为“枪头”的角锥喇叭天线起到一定内藏隐蔽作用,使得不再会轻易惊吓到不明真相的公众人员,保障他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在双筒望远镜侧和发射设备侧分别进行控制/处理模块、惯性测量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的配置,可以将双筒望远镜作为遥控设备,半自动控制发射设备进行空域方位的跟随对准动作和无人机反制信号的启动发射动作,进而无需长时间地托举发射设备,大大便利操作者的使用;(2)由于未配置无人机探测部件,还可使整个反无人机系统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和外观简洁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在小型场景空域反制无人机;(3)所述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还具有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和可防止非法使用等优点,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反无人机发射设备的罩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反无人机发射设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反无人机发射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双筒望远镜;101-镜筒;102-连接架板;103-焦距旋钮组件;104-跟随启停按键;105-发射启停按键;2-基座底板;3-旋转底板;301-半球形空腔;302-散热孔;4-半球形罩体;401-扇形凹槽;501-第一步进电机;502-第二步进电机;6-角锥喇叭天线;7-主控板;701-通风孔;8-三脚架;801-脚腿;9-散热风扇;10-蓄电池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筒望远镜(1)和反无人机发射设备;/n所述双筒望远镜(1)包括镜筒(101)、连接架板(102)和焦距旋钮组件(103),其中,所述镜筒(101)的数目为两个且通过所述连接架板(102)连接构成双筒望远镜本体,并在所述连接架板(102)的中部安装所述焦距旋钮组件(103),在所述连接架板(102)的内部配置微处理器模块、第一惯性测量模块和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在所述连接架板(102)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焦距旋钮组件(103)的左右两侧分别嵌设有跟随启停按键(104)和发射启停按键(105),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分别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惯性测量模块、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所述跟随启停按键(104)和所述发射启停按键(105);/n所述反无人机发射设备包括基座底板(2)、旋转底板(3)、半球形罩体(4)、第一步进电机(501)、第二步进电机(502)、角锥喇叭天线(6)和主控板(7),其中,在所述半球形罩体(4)的球面上开有一个允许所述角锥喇叭天线(6)进行倾斜角度在0~90度之间任意调节的扇形凹槽(401);/n所述旋转底板(3)位于所述基座底板(2)的正上方并与所述基座底板(2)光滑接触,所述半球形罩体(4)完全罩住所述旋转底板(3)的顶面并形成有一个半球形空腔(301);/n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1)安装在所述基座底板(2)的底面中心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1)的转轴在活动穿过所述基座底板(2)后轴连接所述旋转底板(3),使所述旋转底板(3)可在所述基座底板(2)上旋转;/n所述第二步进电机(502)设置在所述半球形空腔(301)中,其中,所述第二步进电机(502)的转轴在活动穿过位于所述扇形凹槽(401)与所述半球形空腔(301)之间的槽壁后轴连接所述角锥喇叭天线(6)的小口方向端部,使所述角锥喇叭天线(6)可在所述扇形凹槽(401)中进行0~90度之间的倾斜角度调节;/n所述角锥喇叭天线(6)的中部外表面附着有第二惯性测量模块;/n所述主控板(7)设置在所述半球形空腔(301)中,其中,在所述主控板(7)上布置有主控模块、射频模块和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通信连接所述射频模块的受控端、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1)的受控端和所述第二步进电机(502)的受控端,所述主控模块还分别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射频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角锥喇叭天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反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筒望远镜(1)和反无人机发射设备;
所述双筒望远镜(1)包括镜筒(101)、连接架板(102)和焦距旋钮组件(103),其中,所述镜筒(101)的数目为两个且通过所述连接架板(102)连接构成双筒望远镜本体,并在所述连接架板(102)的中部安装所述焦距旋钮组件(103),在所述连接架板(102)的内部配置微处理器模块、第一惯性测量模块和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在所述连接架板(102)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焦距旋钮组件(103)的左右两侧分别嵌设有跟随启停按键(104)和发射启停按键(105),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分别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惯性测量模块、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所述跟随启停按键(104)和所述发射启停按键(105);
所述反无人机发射设备包括基座底板(2)、旋转底板(3)、半球形罩体(4)、第一步进电机(501)、第二步进电机(502)、角锥喇叭天线(6)和主控板(7),其中,在所述半球形罩体(4)的球面上开有一个允许所述角锥喇叭天线(6)进行倾斜角度在0~90度之间任意调节的扇形凹槽(401);
所述旋转底板(3)位于所述基座底板(2)的正上方并与所述基座底板(2)光滑接触,所述半球形罩体(4)完全罩住所述旋转底板(3)的顶面并形成有一个半球形空腔(301);
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1)安装在所述基座底板(2)的底面中心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1)的转轴在活动穿过所述基座底板(2)后轴连接所述旋转底板(3),使所述旋转底板(3)可在所述基座底板(2)上旋转;
所述第二步进电机(502)设置在所述半球形空腔(301)中,其中,所述第二步进电机(502)的转轴在活动穿过位于所述扇形凹槽(401)与所述半球形空腔(301)之间的槽壁后轴连接所述角锥喇叭天线(6)的小口方向端部,使所述角锥喇叭天线(6)可在所述扇形凹槽(401)中进行0~90度之间的倾斜角度调节;
所述角锥喇叭天线(6)的中部外表面附着有第二惯性测量模块;
所述主控板(7)设置在所述半球形空腔(301)中,其中,在所述主控板(7)上布置有主控模块、射频模块和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的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通信连接所述射频模块的受控端、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1)的受控端和所述第二步进电机(502)的受控端,所述主控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瑞斌梅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服国利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