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及制冷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89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应用于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包括蒸发池、冷凝水预热装置、设置于蒸发器下侧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槽以及设置于蒸发池内的蒸发管,蒸发管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蒸发管的另一端与冷凝水预热装置的热液入口连接;接水槽与冷凝水预热装置的冷液入口之间设有冷凝水管,冷凝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接水槽的底部以及冷凝水预热装置的冷液入口连接;冷凝水预热装置的热液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还包括上述的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压缩机余热处理冷凝水,节能环保。

A condensation water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for waste heat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及制冷设备
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制冷设备中的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也有用压缩机余热来蒸发的,但由于余热利用不合理,经常发生冷凝水蒸发不尽,使冷凝水越积越多导致从蒸发池溢流孔漏出,还必须用另外一个容器来盛溢流的冷凝水,定期倒掉,给制冷设备使用者带来不便。冷凝水蒸发不尽,且越积越多的原因是:蒸发器外侧所形成的冷凝水温度较低,低温的冷凝水进入蒸发池内与被加热的冷凝水混合,低温的冷凝水与被加热的冷凝水温差大,易吸收被加热冷凝水携带的热量,进而阻碍被加热冷凝水的汽化蒸发,导致蒸发池中的冷凝水越积越多。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工作产生的高温高压制冷介质的温度在经过蒸发池后仍然温度较高,这些制冷介质还需要经过冷凝器进一步降温后在蒸发器内制冷,冷凝器制冷过程中需要外部提供冷却工作的动力(如电力)较大,节能效果差,经过蒸发池后的高温制冷介质携带的余热无法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压缩机的余热对冷凝水进行预热的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以及一种充分利用余热工作的制冷设备,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应用于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所述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包括蒸发池、冷凝水预热装置、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下侧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槽以及设置于所述蒸发池内的蒸发管,所述蒸发管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用于输送所述压缩机内流出的高温制冷介质,所述蒸发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热液入口连接;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冷液入口之间设有冷凝水管,所述冷凝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水槽的底部以及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冷液入口连接,冷凝水在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内与所述蒸发管出口的高温制冷介质进行换热,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冷液出口设于所述蒸发池上侧;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热液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能够充分的利用压缩机产生的高温制冷介质携带的热量,先与蒸发池中的冷凝水换热,再对进入蒸发池的冷凝水进行预热,可以有效的避免进入蒸发池中的温温度较低的冷凝水而影响蒸发池的蒸发效率的问题;本技术的冷凝水预热装置通过换热的方式将冷凝水加热,而进入冷凝器的制冷液温度相对降低,可以有效的降低冷凝器运行的负荷,有效的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和预热管,所述预热管沿所述加热管的中心轴线周向螺旋设置,所述预热管的冷液入口端与所述冷凝水管的下端连接,所述预热管的冷液出口端延伸至所述蒸发池的开口处,所述加热管的热液入口端与所述蒸发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管的热液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预热管螺旋缠绕在加热管的管体外侧能够有效的利用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介质的热量,实现换热,达到余热利用的效果。进一步,所述加热管的管体外侧套设有保温筒,所述预热管设于所述加热管的外壁与所述保温筒的内壁之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温筒套设在加热管的外侧,可以避免加热管的热量散失,同时也可以避免冷凝缠绕管携带的热量散失,对冷凝水的预热效果更好。进一步,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和设有密闭空腔的保温套,所述加热管的热液入口端与所述蒸发管连接,所述加热管的热液出口端穿过所述密闭空腔后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保温套的一端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密闭空腔的冷液入口端,所述保温套的另一端顶部设有连通所述密闭空腔的冷液出口端,所述冷液入口端与所述冷凝水管的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冷液出口端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冷液出口端连接并连通,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蒸发池上侧用于向所述蒸发池输送预热冷凝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冷凝水可以直接与加热管的外壁接触形成换热,换热的效率更好,这种结构的冷凝水预热装置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冷凝水的预热,余热的利用率更高。进一步,所述冷凝水管上设有至少一个U形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U形弯能够防止被加热的冷凝水回流至接水槽,防止被加热的冷凝水影响蒸发器的工作。进一步,所述蒸发管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之间还设有压缩机排气管,所述压缩机排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发管的一端和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排气管的管体外侧还套设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沿所述压缩机排气管的长度方向延伸。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压缩机排气管能够输送压缩机出口的高温制冷介质,提升压缩机与蒸发池之间的距离,防止蒸发池中的冷凝水直接与压缩机接触,而对压缩机造成损害;保温管能够防止压缩机排气管散失热量,达到充分利用压缩机余热的效果。进一步,所述蒸发管在所述蒸发池内呈螺旋状。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旋状的布设蒸发管能够提升蒸发管与蒸发池内的冷凝水的接触面积,换热效率更好。进一步,所述蒸发池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蒸发管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均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蒸发池的内底壁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板能够将蒸发管固定在蒸发池内,防止本技术运行过程中蒸发管振动而影响冷凝水在蒸发池中的加热。进一步,所述蒸发池的外侧侧壁上密封连接有保温板。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温板能够防止蒸发池内加热的冷凝水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散失,这样通过冷凝水的蒸发气化吸收热量并散失,减少冷凝水在蒸发池中越积越多的现象。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该制冷设备还包括上述的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的预热处理冷凝水装置,有效的将蒸发器形成的冷凝水蒸发,可以避免冷凝水在生发池中越积越多的风险,且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蒸发池的结构俯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蒸发器,2、接水槽,3、冷凝器,4、冷凝水管,5、保温管,6、压缩机,7、压缩机排气管,8、蒸发池,9、U形弯,10、蒸发管,11、螺钉,12、固定板,13、保温层,14、加热管,15、预热管,16、保温筒,17、保温套,18、溢流管,19、密闭空腔,20、冷液入口端,21、冷液出口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应用于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6、冷凝器3以及蒸发器1;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包括蒸发池1、冷凝水预热装置、设置于蒸发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应用于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6)、冷凝器(3)以及蒸发器(1);/n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包括蒸发池(8)、冷凝水预热装置、设置于所述蒸发器(1)下侧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槽(2)以及设置于所述蒸发池(8)内的蒸发管(10),所述蒸发管(10)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6)的出口连接用于输送所述压缩机(6)内流出的高温制冷介质,所述蒸发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热液入口连接;所述接水槽(2)与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冷液入口之间设有冷凝水管(4),所述冷凝水管(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水槽(2)的底部以及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冷液入口连接,冷凝水在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内与所述蒸发管(10)出口的高温制冷介质进行换热,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冷液出口设于所述蒸发池上侧;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热液出口与所述冷凝器(3)的入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应用于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6)、冷凝器(3)以及蒸发器(1);
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包括蒸发池(8)、冷凝水预热装置、设置于所述蒸发器(1)下侧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槽(2)以及设置于所述蒸发池(8)内的蒸发管(10),所述蒸发管(10)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6)的出口连接用于输送所述压缩机(6)内流出的高温制冷介质,所述蒸发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热液入口连接;所述接水槽(2)与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冷液入口之间设有冷凝水管(4),所述冷凝水管(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水槽(2)的底部以及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冷液入口连接,冷凝水在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内与所述蒸发管(10)出口的高温制冷介质进行换热,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冷液出口设于所述蒸发池上侧;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的热液出口与所述冷凝器(3)的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包括加热管(14)和预热管(15),所述预热管(15)沿所述加热管(14)的中心轴线周向螺旋设置,所述预热管(15)的冷液入口端A与所述冷凝水管(4)的下端连接,所述预热管(15)的冷液出口端A延伸至所述蒸发池(8)的开口处,所述加热管(14)的热液入口端A与所述蒸发管(10)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管(14)的热液出口端A与所述冷凝器(3)的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4)的管体外侧套设有保温筒(16),所述预热管(15)设于所述加热管(14)的外壁与所述保温筒(16)的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处理冷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预热装置包括加热管(14)和设有密闭空腔(19)的保温套(17),所述加热管(14)的热液入口端B与所述蒸发管(10)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明吴远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雅绅宝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