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支架及烹饪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870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支架和烹饪灶具,其中一种锅支架包括锅圈以及设置在所述锅圈上的若干支脚,还包括:若干通火槽,成型在所述支脚上,烹饪火焰在传播时通过所述通火槽发生变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通火槽,烹饪火焰通过通火槽时,在通火槽的作用下,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理论情况下,从火口处发生的火焰的传播方向为以火口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经过通火槽后,传播路径以折线或曲线的方式,相较与传播方向一定的直线传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使烹饪火焰的传播路径增加,进而烹饪火焰作用于锅底的时间增长,可将烹饪火焰中更多的热量传递到锅底,从而提高锅底的热能利用率。

Pot holder and cooking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支架及烹饪灶具
本技术涉及厨卫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锅支架及烹饪灶具。
技术介绍
燃气灶具为消费者家中最常用的厨电产品,其消费数量已经达到数亿台,使用时因燃气灶本身的导热性,烹饪火焰燃烧的充分性等原因影响燃气的热能利用率。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方针政策,节能高效已经成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其中提高燃气灶的热能利用率变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锅支架及烹饪灶具,旨在进一步提高现有燃气灶的热能利用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支架,包括锅圈以及设置在所述锅圈上的若干支脚,还包括:若干通火槽,成型在所述支脚上,烹饪火焰在传播时通过所述通火槽发生变向。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通火槽设置在所述支脚的上部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通火槽具有上槽口,烹饪锅底部分或完全覆盖所述上槽口。进一步地,所述通火槽为靠近烹饪锅底位置设置的通孔。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脚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锅圈上,另一端向所述锅圈的中心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支脚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烹饪火焰的初始传播方向存在夹角α,其中,10°≤α≤60°。进一步地,所述通火槽包括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阻火壁,所述阻火壁与所述烹饪火焰的初始传播方向存在夹角β,其中,20°≤β≤50°。进一步地,所述通火槽的形状为齿形、圆形、方形或异弧形中的任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支脚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烹饪锅底接触,所述通火槽成型在所述支撑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与所述锅圈的底面设置为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与所述锅圈的底面设置为具有夹角,所述夹角适应于圆形锅底。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上设置有若干防滑筋。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烹饪灶具,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锅支架。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锅支架,包括锅圈以及设置在所述锅圈上的若干支脚,还包括:若干通火槽,成型在所述支脚上,烹饪火焰在传播时通过所述通火槽发生变向。一般的燃气灶具热交换的主要形式是对流换热,高温火焰将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锅底,本技术中设置通火槽,烹饪火焰通过通火槽时,在通火槽的作用下,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理论情况下,从火口处发生的火焰的传播方向为以火口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经过通火槽后,传播路径以折线或曲线的方式,相较与传播方向一定的直线传播,本技术中使烹饪火焰的传播路径增加,进而烹饪火焰作用于锅底的时间增长,可将烹饪火焰中更多的热量传递到锅底,从而提高锅底的热能利用率。2.本技术提供的锅支架中若干通火槽设置在支脚的上部位置,且在其中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火槽具有上槽口,烹饪锅底部分或完全覆盖上槽口。传统的锅支架中的支脚直接作用于锅底,其中支脚和锅底接触的部分在烹饪时无法受到火焰的直接作用,需要经过支脚的传导作用于锅底,导致部分火焰的热能利用率低,本技术中,烹饪锅底部分或完全覆盖上槽口,通火槽的设置减少了支脚和锅底接触的面积,使烹饪火焰可通过所述的上槽口处直接作用在锅底处,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3.本技术提供的锅支架中通火槽为靠近烹饪锅底位置设置的通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孔或水滴孔,其在可以改变烹饪火焰传播方向的同时,设置在支脚上的通孔,特别是椭圆形通孔或水滴状通孔,可以在支脚受力时有效降低应力集中问题,加强支脚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加锅支架的使用寿命。4.本技术提供的锅支架中支脚的延伸方向与烹饪火焰的初始传播方向存在夹角α,其中,10°≤α≤60°,经试验,上述角度范围内实施的支脚,在保证对锅底实现稳定支撑的前提下,可将热效率提升1%左右,效果较好。5.本技术提供的锅支架中所述通火槽包括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阻火壁,所述阻火壁与所述烹饪火焰的初始传播方向存在夹角β,其中,20°≤β≤50°,上述角度范围的阻火壁实施方式,可以保证较多的烹饪火焰在阻火壁处发生碰撞,从通火槽穿过,受到阻挡的烹饪火焰,会发生四散扰动,更好的与空气接触,燃烧更加充分,释放的热能更多,同时也可以降低不完全燃烧产物的含量,如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等。6.本技术提供的锅支架中所述支脚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锅底接触,所述通火槽成型在所述支撑面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面与所述锅圈的底面设置为平行,此种设计方式可使平底锅的锅底更好的覆盖在通火槽上,增加两者的配合面积,以使更多的火焰直接接触锅底,以提高热能利用率。7.本技术提供的锅支架中所述支脚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锅底接触,所述通火槽成型在所述支撑面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面与所述锅圈的底面设置为具有夹角,所述夹角适应于圆形锅底,此种设计方式可使圆底锅的锅底更好的覆盖在通火槽上,增加两者的配合面积,以使更多的火焰直接接触锅底,以提高热能利用率。8.本技术提供的锅支架中支撑面上设置有若干防滑筋,可增加锅底与锅支架间的摩擦力,防止锅底在锅支架上发生滑动,特别是对平底锅类的锅支架,有效提高锅支架使用时的稳定性。9.本技术提供的烹饪灶具中包括上述的锅支架,因上述锅支架的使用,可使本技术中的烹饪灶具也具有较高的热能利用率,进而可使用户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对食物的烹饪,同时可节省用户的燃气成本,给用户带来更佳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通火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支脚和通火槽的位置关系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提供的支脚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提供的烹饪灶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锅圈;2-支脚;21-支撑面;3-通火槽;31-上槽口;32-阻火壁;A-火焰传播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支架,包括锅圈(1)以及设置在所述锅圈(1)上的若干支脚(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若干通火槽(3),成型在所述支脚(2)上,烹饪火焰在传播时通过所述通火槽(3)发生变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支架,包括锅圈(1)以及设置在所述锅圈(1)上的若干支脚(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通火槽(3),成型在所述支脚(2)上,烹饪火焰在传播时通过所述通火槽(3)发生变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通火槽(3)设置在所述支脚(2)的上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火槽(3)具有上槽口(31),烹饪锅底部分或完全覆盖所述上槽口(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火槽(3)为靠近烹饪锅底位置设置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脚(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锅圈(1)上,另一端向所述锅圈(1)的中心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烹饪火焰的初始传播方向存在夹角α,其中,10°≤α≤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