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84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31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基板、背光腔、发光元件、及光学调整层。背光腔位于基板上。发光元件设置于背光腔中。光学调整层覆盖发光元件并填充背光腔的剩余空间。光学调整层具有折射率n,n大于空气的折射率n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例如电视、电脑、可携式电子装置、以及公共装置如自动柜员机等等。其中,特别是液晶显示装置已发展成熟并广泛应用。然而,液晶显示装置须使用背光模块。背光模块须提供均匀的光至液晶显示面板。除此以外,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也倾向降低其使用的背光模块的厚度。基于上述理由,仍有着对于背光模块作进一步改良的期待。即使是将背光模块应用到其他装置,类似的期待也依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此种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包括基板、背光腔、发光元件、及光学调整层。背光腔位于基板上。发光元件设置于背光腔中。光学调整层覆盖发光元件,并填充背光腔的剩余空间。光学调整层具有折射率n,n大于空气的折射率n0。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一例示性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一例示性的背光腔及相关元件的配置的示意图。图3为另一例示性的背光腔及相关元件的配置的示意图。图4为再一例示性的背光腔及相关元件的配置的示意图。图5为又一例示性的背光腔及相关元件的配置的示意图。图6为又另一例示性的背光腔及相关元件的配置的示意图。图7为又再一例示性的背光腔及相关元件的配置的示意图。图8为背光模块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实验和模拟结果图。符号说明:1:显示装置10:显示面板11:液晶调控层12:偏光板15:光学调整层20:背光模块21:基板22:背光腔23:发光元件24:扩散层25:扩散层26:扩散层27:棱镜层28:增亮膜29:侧壁102:基底104:磷光结构106:反射层108:光学透明胶112:遮光元件114:填充层116:光学透明胶122:封装层124:磷光层126:光学透明胶132:磷光层151:光学调整层152:光学调整层153:光学调整层154:光学调整层155:光学调整层156:光学调整层162:介质164:扩散粒子172:第一光学调整层174:第二光学调整层221:配置222:配置223:配置224:配置225:配置226:配置C1、C2、C3、C4、C5、C6、C7、C8:曲线OD:背光腔高度P:节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对于各种不同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和附图只用于描述和解释目的,不用于限制目的。举例来说,以下提到的装置、元件、和/或材料等等,在可行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适用的装置、元件、和/或材料替换,或者加入其他可适用的装置、元件、和/或材料,又或者移除某些实施例和附图中存在的装置、元件、和/或材料。当叙述二个元件的位置关系如“上”、“下”等等时,这二个元件可直接接触彼此,或者可存在介于中间的其他元件。再举例来说,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元件可能并未依照实际比例绘示。此外,可能从某些附图中省略一些元件和/或元件符号。附图中共通的符号意味着共通的元件。可以预期的是,一实施例中的要素和特征,能够被有利地纳入于另一实施例中,无须进一步的阐述。请参照图1,其示出一例示性的显示装置1。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10以及背光模块20。显示面板10设置于背光模块20上。显示面板10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在图1中以其液晶调控层11和偏光板12示意。二个偏光板12分别设置于液晶调控层11的上侧和下侧。在某些实施例中,液晶调控层11包含两个基板及液晶层,液晶层配置于两个基板间。液晶调控层11可更包含配向层、或电极层等等。根据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包括基板21、背光腔22、发光元件23、及光学调整层15。背光腔22位于基板21上。多个发光元件23设置于背光腔22中。光学调整层15覆盖发光元件23,并填充于背光腔22的剩余空间中。举例来说,基板21可为电路板、玻璃基板、或高分子基板,电路板可例如为薄膜晶体管玻璃基板、或薄膜晶体管聚酰亚胺(PI)基板。玻璃基板及高分子基板也可包含电路或有源元件。基板21也可更包括反射层(未绘示)、或由具有反射特性的材料所形成。发光元件23可为发光二极管(LED)、或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emittingdiodeorminilight-emittingdiode)、或其他适当的发光元件,但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发光二极管的芯片尺寸约为300微米(μm)到10毫米(mm),微型发光二极管(miniLED)的芯片尺寸约为100微米到300微米,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的芯片尺寸约为1微米到100微米,但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例如可为软性显示装置(flexibledisplaydevice)、触控显示装置(touchdisplaydevice)或曲面显示装置(curveddisplaydevice),但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发光元件23可具有节距(pitch)P。举例来说,节距P可为发光元件23的中心至相邻的发光元件23的中心间的距离。节距P也可以是发光元件23的边缘至相邻的发光元件23的对应边缘间的距离。光学调整层15具有折射率n,n大于空气的折射率n0。举例来说,n可大于或等于1.2且小于或等于2,例如1.4、或1.7。在某些实施例中,背光模块20可更包含扩散层24及侧壁29。侧壁29连接基板21与扩散层24,例如是以围绕的方式设置于基板21上。扩散层24、侧壁29与基板21定义出背光腔22。举例来说,基板21的上表面、扩散层24的上表面、及侧壁29的内表面定义出背光腔22。光学调整层15可填充至少一部分的背光腔22的剩余空间,例如填充剩余空间的40%至100%,特别是可如附图所示实质上完全填充剩余空间(亦即实质上填充剩余空间的100%)。所谓「剩余空间」意味着背光腔22中扣除发光元件23及其他元件(包括但不限于反射层106、光学透明胶108、及其他绘示或未绘示但设置于背光腔22中的元件)、固定件(未绘示)、其他膜层后所剩的空间。背光腔22可具有背光腔高度OD,背光腔高度OD等于基板21的上表面与扩散层24的上表面间的距离。背光腔22及相关元件的配置,并不只限于如图1所示者,其将于后续段落参照图2~图7作进一步的说明。仍请参照图1,在某些实施例中,背光模块20可更包括扩散层25。扩散层25位于背光腔22上。在扩散层25上,背光模块可更包括至少一光学膜层,以再进一步地均匀化欲提供给显示面板10的光。举例来说,在图1中示出由下而上堆叠的扩散层26、棱镜层27、及增亮膜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背光模块,包含:/n基板;/n背光腔,位于所述基板上;/n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背光腔中;以及/n光学调整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并填充所述背光腔的剩余空间,其中所述光学调整层具有折射率n,n大于空气的折射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模块,包含:
基板;
背光腔,位于所述基板上;
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背光腔中;以及
光学调整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并填充所述背光腔的剩余空间,其中所述光学调整层具有折射率n,n大于空气的折射率n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更包括:
扩散层,位于所述背光腔上;以及
侧壁,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扩散层;
其中所述扩散层、所述侧壁与所述基板定义出所述背光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调整层包括介质,所述介质的材料包含聚硅氧树脂、或压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调整层包括介质及扩散粒子,所述扩散粒子分布于所述介质中,所述扩散粒子具有折射率nd,nd大于所述介质的折射率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调整层包括第一光学调整层和第二光学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景隆朱明辉林芳禾陈嘉伦陈彦良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