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压储能型中低温地热能磁浮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62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余压储能型中低温地热能磁浮发电装置,装置由磁浮发电机、限压安全阀、涡轮发电机、整流储能单元、蒸发器、回热器、预热器、冷凝器、工质罐、工质泵和冷却泵构成;其中常压状态下,低沸点工质依次流经蒸发器、磁浮发电机、回热器、冷凝器、工质罐、工质泵、预热器及回热器循环发电;当磁浮发电机入口气压越限时,限压安全阀打开,流经限压安全阀的泄放蒸汽带动涡轮发电机发电,产生的交流电能进入整流储能单元存储并为系统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补充;中低温地热水经蒸发器、预热器流回地下,为发电系统提供能量;冷却泵为冷凝器提供冷水,将工质冷凝。本装置采用余压储能装置将泄放气流能量回收,系统效率高于传统地热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压储能型中低温地热能磁浮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热发电
,具体地,涉及一种余压储能型中低温地热能磁浮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命脉,工业革命往往发迹于能源的升级。地热能是一种绿色环保且发电稳定性高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幅员辽阔,地热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巨大,但目前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仍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推动我国能源升级,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是利用中低温热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它采用低沸点有机工质作为能量传递媒介,通过蒸发膨胀推动汽轮机旋转发电。但传统ORC方法热能利用率较低。磁浮发电机采用磁悬浮轴承,可有效减小发电机的摩擦损耗,从而提高发电效率;采用回热器将待冷却工质蒸汽与增压后待升温的工质液体进行内部热交换,从而减少了工质与外部热源和冷源之间的热交换需求,可有效提高热循环效率;采用预热器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热源热能;由于热源存在波动性,为防止汽轮机入口气压过高,常引入安全阀将剩余压力泄放掉,如果将这部分余压加以利用将可以进一步提升整机效率。与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压储能型中低温地热能磁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浮发电机(1)、蒸发器(2)、回热器(6)、预热器(7)、冷凝器(8)、工质泵(9)、工质罐(10)和冷却泵(11);/n其中,蒸发器(2)一次侧、磁浮发电机(1)、回热器(6)一次侧、冷凝器(8)一次侧、工质罐(10)、工质泵(9)、预热器(7)一次侧及回热器(6)二次侧依次串接,构成工质循环主通道,常压状态下工质在主通道内循环;/n蒸发器(2)二次侧和预热器(7)二次侧串接构成地热水源循环通道;/n冷却泵(11)与冷凝器(8)二次侧相连,构成冷凝水循环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压储能型中低温地热能磁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浮发电机(1)、蒸发器(2)、回热器(6)、预热器(7)、冷凝器(8)、工质泵(9)、工质罐(10)和冷却泵(11);
其中,蒸发器(2)一次侧、磁浮发电机(1)、回热器(6)一次侧、冷凝器(8)一次侧、工质罐(10)、工质泵(9)、预热器(7)一次侧及回热器(6)二次侧依次串接,构成工质循环主通道,常压状态下工质在主通道内循环;
蒸发器(2)二次侧和预热器(7)二次侧串接构成地热水源循环通道;
冷却泵(11)与冷凝器(8)二次侧相连,构成冷凝水循环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压储能型中低温地热能磁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压安全阀(3)、涡轮发电机(4)、整流储能单元(5);
限压安全阀(3)与涡轮发电机(4)连接,涡轮发电机(4)与整流储能单元(5)连接;
当磁浮发电机(1)入口气压越限时,限压安全阀(3)打开,流经限压安全阀(3)的泄放蒸汽带动涡轮发电机(4)发电,产生的交流电能进入整流储能单元(5)存储并为发电系统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补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压储能型中低温地热能磁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安全阀(3),在常压状态下处于闭锁状态;当磁浮发电机(1)入口气压超过其安全气压时,安全阀打开将部分工质气流旁路,以保护磁浮发电机(1)可靠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压储能型中低温地热能磁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发电机(4),发电功率低于磁浮发电机(1);当限压安全阀(3)打开时,在泄放蒸汽带动下发电,产生的交流电能进入整流储能单元(5)存储并提供电能补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压储能型中低温地热能磁浮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建国谢和平周中正刘云龙张丹朱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