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60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泵,包括蓄冰盘管、蓄冰容器、蒸发器、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和绕行管,第一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第一四通阀连通;第二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第二四通阀连通;蓄冰盘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膨胀阀连接到第三阀和第二膨胀阀之间;蓄冰盘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低压气管和第一四通阀连接到第一压缩机的吸气口;第一低压气管和第二低压气管之间连接有沟通管,沟通管上设置有沟通阀;第一低压气管上还设置有截止阀;绕行管上设置有绕行阀;绕行阀的一端连接到截止阀和蓄冰盘管之间,绕行阀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阀和第三阀之间。

A kind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泵。
技术介绍
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中去,但不能自发地沿相反方向进行。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它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可以得到较大的供热量,可以有效地把难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目的。热泵通常是先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然后再向人们提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热能。为了充分利用夜间价格低廉的电力,现有技术中的有的热泵与蓄冰设备联合运行。在白天,通常市电的价格较高,由热泵单独提供冷量或者由蓄冰设备单独提供冷量,或者也可以由热泵和蓄冰设备共同提供冷量。蓄冰设备承担一部分负荷,通过合理的设计,蓄冰设备甚至能承担全部负荷,达到省电节能的目的。在夜间,为了削峰填谷,通常市电的价格只有白天的一半甚至更低,此时热泵开始给蓄冰设备提供冷量,用于蓄冰。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运行方式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热泵本身的运行效率,并不能充分发挥热泵本身的节能潜力。另外,压缩机是热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热泵的压缩机工作环境恶劣,一方面压缩机工作在高温环境中,另一方面压缩机内部的润滑油容易跟随制冷剂进入循环管路,造成压缩机内部部件的过度磨损,这两方面都会严重影响压缩机的寿命,造成压缩机工作效率降低,增加热泵的运行成本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泵,通过合理设计热泵与蓄冰设备的连接关系和运行方式,并改进压缩机的结构,提高热泵的能效,改善压缩机的工作环境和润滑条件,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降低热泵的运行成本和维修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泵,包括蓄冰盘管、蓄冰容器、蒸发器、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和绕行管,所述的蓄冰盘管设置在蓄冰容器的内部,蓄冰容器中还设置有蓄冰用水,所述的蓄冰盘管浸没在蓄冰用水中;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第一四通阀连通;所述的第一四通阀和第一冷凝器入口之间通过第一气管连接;第一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一液管连接;所述的第一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第二四通阀连通;所述的第二四通阀和第二冷凝器的入口之间通过第二气管连接;第二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二液管连接;所述的第二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所述的第一阀和第二阀并联后与第三阀的入口连接;第三阀的出口与高压液管的入口连接;高压液管的出口与第二膨胀阀的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的出口通过低压液管连接到蒸发器的入口;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第二低压气管和第二四通阀连接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的蓄冰盘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膨胀阀连接到第三阀和第二膨胀阀之间;蓄冰盘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低压气管和第一四通阀连接到第一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的第一低压气管和第二低压气管之间连接有沟通管,所述的沟通管上设置有沟通阀;所述的第一低压气管上还设置有截止阀;所述的绕行管上设置有绕行阀;绕行阀的一端连接到截止阀和蓄冰盘管之间,绕行阀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阀和第三阀之间。所述的第一压缩机包括第一吸气管、压缩缸、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二吸气管,所述的压缩缸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储油槽;储油槽的上方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套设有压缩叶片和马达;压缩缸的内部还设置有压缩空间,该压缩空间与第一吸气管连通;所述的马达用于驱动旋转轴旋转,所述的旋转轴带动压缩叶片旋转,压缩叶片将通过第一吸气管进入压缩空间的气态制冷剂压缩到预定的压力并通过排气管排出到第二出气管,所述的第二出气管和第二吸气管分别与冷却换热器K连通;由第二出气管排出的气态制冷剂和润滑油通过第二吸气管重新回到压缩缸的内部,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储油槽,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一出气管排出。所述的第二压缩机与第一压缩机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的第一压缩机的第一吸气管通过第一四通阀与第一低压气管连通;第一压缩机的第一出气管通过第一四通阀与第一气管连通。所述的第二压缩机的第一吸气管通过第二四通阀与第二低压气管连通;第二压缩机的第一出气管通过第二四通阀与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的第二出气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的内管的一端插入排气管的内腔中,内管的另一端插入外管内部,内管和外管之间通过密封环密封,外管的端部抵接在排气管的端部;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储油夹套;所述的内管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过油孔,所述的过油孔与储油夹套连通;所述的储油夹套与第二吸气管之间通过过油管连通;所述的内管与排气管的内腔之间为过盈配合。在单独蓄冰模式下,所述的绕行阀、沟通阀、第二阀和第二膨胀阀关闭,第三阀、截止阀和第一阀打开,第一压缩机运行,第二压缩机停机,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一压缩机的出气口、第一四通阀、第一气管、第一冷凝器、第一液管、第一阀、第三阀、第一膨胀阀、蓄冰盘管、截止阀、第一低压气管和第一四通阀回到第一压缩机的吸气口,形成封闭式循环回路,制冷剂在蓄冰盘管中与蓄冰用水换热,使蓄冰用水结冰相变。在单独供冷模式下,所述的绕行阀、沟通阀、截止阀、第一阀和第一膨胀阀关闭,第三阀、第二阀和第二膨胀阀打开,第一压缩机停机,第二压缩机运行,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二压缩机的出气口、第二四通阀、第二气管、第二冷凝器、第二液管、第二阀、第三阀、高压液管、第二膨胀阀、低压液管、蒸发器、第二低压气管和第二四通阀回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形成封闭式循环回路,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在蓄冰利用模式下,所述的第三阀、沟通阀、截止阀和第一阀关闭,绕行阀、第二阀、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打开,第一压缩机停机,第二压缩机运行,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二压缩机的出气口、第二四通阀、第二气管、第二冷凝器、第二液管、第二阀、绕行阀、绕行管、蓄冰盘管、第一膨胀阀、高压液管、第二膨胀阀、蒸发器、第二低压气管和第二四通阀回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形成封闭式循环回路,制冷剂在第二冷凝器中放热冷凝后进入蓄冰盘管,被蓄冰容器内部的冰冷却,使得制冷剂的过冷度提高。在供冷蓄冰同时运行模式下,所述的绕行阀和沟通阀关闭,第三阀和截止阀打开,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运行,制冷剂的一部分依次经过第一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一气管、第一冷凝器、第一液管和第一阀,制冷剂另一部分依次经过第二压缩机的出气口、第二四通阀、第二气管、第二冷凝器、第二液管和第二阀,两部分制冷剂汇合后进入第三阀,然后制冷剂的一部分进入第一膨胀阀、蓄冰盘管、截止阀、第一低压气管和第一四通阀回到第一压缩机的吸气口,形成封闭式循环回路,制冷剂在蓄冰盘管中与蓄冰用水换热,制冷剂蒸发吸收蓄冰用水的热量,使蓄冰用水结冰相变;制冷剂的另一部分进入高压液管、第二膨胀阀、低压液管、蒸发器、第二低压气管和第二四通阀回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形成封闭式循环回路,低温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实现供冷。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节能环保的热泵合理设计了热泵与蓄冰设备的连接关系和运行方式,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包括蓄冰盘管、蓄冰容器、蒸发器、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和绕行管,所述的蓄冰盘管设置在蓄冰容器的内部,蓄冰容器中还设置有蓄冰用水,所述的蓄冰盘管浸没在蓄冰用水中;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第一四通阀连通;所述的第一四通阀和第一冷凝器入口之间通过第一气管连接;第一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一液管连接;所述的第一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第二四通阀连通;所述的第二四通阀和第二冷凝器的入口之间通过第二气管连接;第二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二液管连接;所述的第二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所述的第一阀和第二阀并联后与第三阀的入口连接;第三阀的出口与高压液管的入口连接;高压液管的出口与第二膨胀阀的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的出口通过低压液管连接到蒸发器的入口;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第二低压气管和第二四通阀连接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的蓄冰盘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膨胀阀连接到第三阀和第二膨胀阀之间;蓄冰盘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低压气管和第一四通阀连接到第一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的第一低压气管和第二低压气管之间连接有沟通管,所述的沟通管上设置有沟通阀;所述的第一低压气管上还设置有截止阀;所述的绕行管上设置有绕行阀;绕行阀的一端连接到截止阀和蓄冰盘管之间,绕行阀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阀和第三阀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包括蓄冰盘管、蓄冰容器、蒸发器、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和绕行管,所述的蓄冰盘管设置在蓄冰容器的内部,蓄冰容器中还设置有蓄冰用水,所述的蓄冰盘管浸没在蓄冰用水中;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第一四通阀连通;所述的第一四通阀和第一冷凝器入口之间通过第一气管连接;第一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一液管连接;所述的第一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第二四通阀连通;所述的第二四通阀和第二冷凝器的入口之间通过第二气管连接;第二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二液管连接;所述的第二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所述的第一阀和第二阀并联后与第三阀的入口连接;第三阀的出口与高压液管的入口连接;高压液管的出口与第二膨胀阀的入口连接;第二膨胀阀的出口通过低压液管连接到蒸发器的入口;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第二低压气管和第二四通阀连接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的蓄冰盘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膨胀阀连接到第三阀和第二膨胀阀之间;蓄冰盘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低压气管和第一四通阀连接到第一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的第一低压气管和第二低压气管之间连接有沟通管,所述的沟通管上设置有沟通阀;所述的第一低压气管上还设置有截止阀;所述的绕行管上设置有绕行阀;绕行阀的一端连接到截止阀和蓄冰盘管之间,绕行阀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阀和第三阀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缩机包括第一吸气管、压缩缸、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二吸气管,所述的压缩缸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储油槽;储油槽的上方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套设有压缩叶片和马达;压缩缸的内部还设置有压缩空间,该压缩空间与第一吸气管连通;所述的马达用于驱动旋转轴旋转,所述的旋转轴带动压缩叶片旋转,压缩叶片将通过第一吸气管进入压缩空间的气态制冷剂压缩到预定的压力并通过排气管排出到第二出气管,所述的第二出气管和第二吸气管分别与冷却换热器K连通;由第二出气管排出的气态制冷剂和润滑油通过第二吸气管重新回到压缩缸的内部,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储油槽,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一出气管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环保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压缩机与第一压缩机的结构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环保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缩机的第一吸气管通过第一四通阀与第一低压气管连通;第一压缩机的第一出气管通过第一四通阀与第一气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环保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压缩机的第一吸气管通过第二四通阀与第二低压气管连通;第二压缩机的第一出气管通过第二四通阀与第二气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环保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出气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的内管的一端插入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若桥段武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育昌肇庆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利事丰肇庆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