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58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凳,包括凳板,凳板两短边下面对称铰接有三级伸缩梯,凳板两长边中部分别设有两个支耳,两支耳分别与两根连杆一端铰接,连杆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三级伸缩梯上设的第一级方管的侧面,三级伸缩梯上并排设的第一级方管、第二级方管、第三级方管内侧相对面上沿方管高度方向设有长槽,沿长槽方向还均布有多个圆孔,相邻两圆孔与长槽相互连通构成哑铃形孔状;三级伸缩体上包括有多个梯杆,梯杆包括设在其两端的梯杆大端和中部的杆体,梯杆大端从圆孔穿过并设在两相对的方管内,杆体与相对两圆孔环面相切。它能调节支脚高度,在支脚高度调整后还能调节梯杆之间的距离,而且凳面也能加宽,操作方便,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凳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凳。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临时用于人操作施工用的凳子称为操作凳,操作凳的凳板为长条形,其四腿支架为钢结构焊接而成,具备一定的称重能力,但支脚高度不能调节,整体式结构又不能拆卸,而且凳面范围有限,不能放置太多物品,另外操作凳在施工的过程中,稳定性不够,有时需要人在下面搀扶,为施工带来很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凳,它能调节支脚高度,在支脚高度调整后还能调节梯杆之间的距离,而且凳面也能加宽,操作方便,稳定性好。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操作凳,包括凳板,所述凳板两短边下面对称铰接有三级伸缩梯,所述凳板两长边中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支耳,两支耳分别与两根连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三级伸缩梯上设置的第一级方管的侧面,所述三级伸缩梯上并排设置的第一级方管、第二级方管、第三级方管内侧相对面上沿方管高度方向设置有长槽,沿所述长槽方向还均布有多个圆孔,相邻两圆孔与长槽相互连通构成哑铃形孔状;所述三级伸缩体上包括有横向设置的多个梯杆,所述梯杆包括设置在其两端的梯杆大端和中部的杆体,所述梯杆大端从圆孔穿过并限制在两相对的方管内,所述杆体与相对两圆孔环面相切。进一步的,所述杆体通过卡子固定,所述卡子包括卡板以及卡板上设置的扇形凸起,所述扇形凸起的内弧面与杆体同轴且间隙配合,所述扇形凸起的外弧面与圆孔同轴且间隙配合,所述卡板内侧面与方管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三级伸缩梯下端两第三级方管的方孔内均套合有设置在固定座上的稳定方管,所述稳定方管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下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与地面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方管一面上设置的长槽贯穿其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级方管和第三级方管一面上设置的长槽穿过方管的一端面,所述圆孔的位置与第二级方管上设置的第一限位孔或者第三级方管上设置的第二限位孔在高度方向的位置相同。进一步的,所述长槽的宽度大于杆体的直径且小于圆孔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凳板两长边处还铰接有加宽板,两块所述加宽板与凳面接触时完全覆盖凳面。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多个铰接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三级伸缩梯,可很好的实现操作凳的高度调节。2、本技术的梯杆可根据不同高度进行调节两梯杆之间距离或数量,使用更加安全方便。3、本技术三级伸缩梯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座,能够放置操作凳移动,确保操作安全。4、本技术凳面宽度可调节,能同时容纳多件物品,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方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方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技术第二方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技术第二方管立体结构另一示图。图7为技术卡子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梯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固定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凳板;2、加宽板;3、连杆;4、第一级方管;5、第二级方管;6、第三级方管;8、底板;9、梯杆;10、卡子;11、铰链;12、三级伸缩梯;13、固定座;31、铰接孔;121、圆孔;122、长槽;41、铰接轴;44、第一弹簧凸起;51、第一限位孔;54、第二弹簧凸起;61、第二限位孔;101、扇形凸起;103、卡板;91、梯杆大端;92、杆体;71、稳定方管;72、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9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凳,包括凳板1,所述凳板1两短边下面对称铰接有三级伸缩梯12,所述凳板1两长边中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支耳,两支耳分别与两根连杆3一端铰接,所述连杆3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三级伸缩梯12上设置的第一级方管4的侧面,所述三级伸缩梯12上并排设置的第一级方管4、第二级方管5、第三级方管6内侧相对面上沿方管高度方向设置有长槽122,沿所述长槽122方向还均布有多个圆孔121,相邻两圆孔121与长槽122相互连通构成哑铃形孔状;所述三级伸缩体12上包括有多个梯杆9,所述梯杆9包括设置在其两端的梯杆大端91和中部的杆体92,所述梯杆大端91从圆孔121穿过并限制在两相对的方管内,所述杆体92与相对两圆孔121环面相切。进一步的,所述杆体92通过卡子10固定,所述卡子10包括卡板103以及卡板103上设置的扇形凸起101,所述扇形凸起101的内弧面与杆体92同轴且间隙配合,所述扇形凸起101的外弧面与圆孔121同轴且间隙配合,所述卡板103内侧面与方管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三级伸缩梯12下端两第三级方管6的方孔内均套合有设置在固定座13上的稳定方管71,所述稳定方管71下端设置有挡板72,所述挡板72下端铰接在底板8上,所述底板8与地面接触,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防止支架移动,确保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方管5一面上设置的长槽122贯穿其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级方管4和第三级方管6一面上设置的长槽122穿过方管的一端面,所述圆孔121的位置与第二级方管5上设置的第一限位孔51或者第三级方管6上设置的第二限位孔61在高度方向的位置相同,确保能够很好的调整梯杆9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长槽122的宽度大于杆体92的直径且小于圆孔121的直径,使梯杆9能在方管内移动,不需要拆下来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凳板1两长边处还铰接有加宽板2,两块所述加宽板2与凳面接触时完全覆盖凳面,增加了凳板1的面积,方便在其上放置更多的物品。进一步的,所述连杆3上设置有多个铰接孔31,所述连杆3用于调节两三级伸缩梯12与凳板1的角度,同时也起到固定作用。如图1-图9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安装为:首先将四组第一级方管4、第二级方管5、第三级方管6分别套合,将第一级方管4上设置的第一弹簧凸起44设置在第二级方管5上设置的第一限位孔51内,将第二级方管5上设置的第二弹簧凸起54设置在第三级方管6上设置的第二限位孔61内,根据不同高度设置在不同的第一限位孔51和第二限位孔61内,将四组方管铰接在凳板1上,使同一个梯子上的方管的带长槽122面相对设置;其次,将多个梯杆9的两梯杆大端91从到相对两圆孔121插入,并使杆体92与圆孔121相切,再将卡子10插入到圆孔121内,按紧。当需要调整梯杆9距离时只需拔出卡子10将梯杆9沿长槽122移动到其他圆孔121处,并重新装上卡子10即可。然后将固定座13上的两个稳定方管71插入到第三级方管6的下端,再将连杆3铰接在凳板1和第一级方管4上的铰接轴41上,然后紧固。最后通过铰链11安装好加宽板2,完成安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凳,包括凳板(1),所述凳板(1)两短边下面对称铰接有三级伸缩梯(12),所述凳板(1)两长边中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支耳,两支耳分别与两根连杆(3)一端铰接,所述连杆(3)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三级伸缩梯(12)上设置的第一级方管(4)的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伸缩梯(12)上并排设置的第一级方管(4)、第二级方管(5)、第三级方管(6)内侧相对面上沿方管高度方向设置有长槽(122),沿所述长槽(122)方向还均布有多个圆孔(121),相邻两圆孔(121)与长槽(122)相互连通构成哑铃形孔状;所述三级伸缩梯(12)上还包括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梯杆(9);所述梯杆(9)包括设置在其两端的梯杆大端(91)和中部的杆体(92),两端所述的梯杆大端(91)从圆孔(121)穿过并限制在两相对的方管内,所述杆体(92)与相对两圆孔(121)环面相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凳,包括凳板(1),所述凳板(1)两短边下面对称铰接有三级伸缩梯(12),所述凳板(1)两长边中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支耳,两支耳分别与两根连杆(3)一端铰接,所述连杆(3)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三级伸缩梯(12)上设置的第一级方管(4)的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伸缩梯(12)上并排设置的第一级方管(4)、第二级方管(5)、第三级方管(6)内侧相对面上沿方管高度方向设置有长槽(122),沿所述长槽(122)方向还均布有多个圆孔(121),相邻两圆孔(121)与长槽(122)相互连通构成哑铃形孔状;所述三级伸缩梯(12)上还包括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梯杆(9);所述梯杆(9)包括设置在其两端的梯杆大端(91)和中部的杆体(92),两端所述的梯杆大端(91)从圆孔(121)穿过并限制在两相对的方管内,所述杆体(92)与相对两圆孔(121)环面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操作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92)通过卡子(10)固定,所述卡子(10)包括卡板(103)以及卡板(103)上设置的扇形凸起(101),所述扇形凸起(101)的内弧面与杆体(92)同轴且间隙配合,所述扇形凸起(101)的外弧面与圆孔(121)同轴且间隙配合,所述卡板(103)内侧面与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远军马上奇王康马也坤马正春马川林马女卓陈聪刘恒颜海华刘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